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病家庭疗法1000问
32296700000065

第65章 高血压的针灸疗法有哪些

针灸一般疗法

针灸复溜、太溪、足三里、太冲四穴,可相互配合,起滋水降火、平肝潜阳作用,收控制血压之功效。或者取穴风池、百会、合谷、阳陵泉等,也有一定疗效。

体针法

取双侧曲池、风池深刺。进针5~10厘米左右,得气后,以捻转提插手法行针1分钟后留针。风池穴进针时可令患者仰卧,枕头略高,颈部悬空,以利进针,针感以放射至前额为佳,运针1分钟后留针。合谷、太冲,以上、下、左、右的顺序进针,运针1分钟,留针40分钟左右。

艾灸法

艾灸足三里、绝骨、涌泉或石门等穴,也有一定降压效果。其他如曲池、三阴交、内关、行间、人迎、大陵、肝俞、中封等穴位,也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温馨提示: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俞穴的作用,以及运用一定的手法,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医阴阳学说认为,高血压为肝肾不足、水亏木旺、虚阳亢盛所致。复溜、太溪穴属足少阴肾经,可补益肾阴,滋水涵木;足三里是常用保健穴,可以防止虚阳上亢,与足厥阴经的太冲穴相配,起平肝降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