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32324600000114

第114章 决策参考(15)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和建议

(一)从执行好支农惠农政策上促增收

一是坚定不移的将党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使中央的政策不走样,农民得到的实惠不缩水,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农业产业发展。要整合各项产业引导资金,调整建设投向,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流通领域。三是金融机构要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合理调整贷款结构,创新贷款机制,适当增加农业贷款总量,特别是对技术含量高、信誉等级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扩大授信额度。黄河农村商业银行要坚持以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支持农户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积极推动农民增收。

(二)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促增收

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努力争取国家的支持,全力搞好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加快马铃薯、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冷链储藏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农居改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吸纳农民工参与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三)从产业结构调整上促增收

要坚持市场导向和打绿色牌、赚健康钱的原则,重新审视宁夏的产业优势,进行新一轮更高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保证全区粮食供给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按照三大功能区做好产业布局,通过政策引导做强做大产业。引黄灌区围绕现代农业,在特色上下工夫、在精品上做文章,引导发展精品农业、生态休闲农业;中部干旱带要围绕节水农业,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种养业;南部山区要围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畜牧业和高效马铃薯产业,使宁夏的产业结构更符合产业经济规律和市场需要。要十分重视畜牧业发展,着力提高质量,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养殖,在标准化养殖、疫病防治、品种选育上有一个大突破,促使畜牧业大发展,使其真正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

(四)从培育龙头企业上促增收

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根据市场需求,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产品加工业领域,通过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要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加大扶持力度,培育或引进若干个带动力强、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大型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返还部分利润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利益连接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大发展。

(五)从培育品牌上促增收

宁夏已有宁夏大米、盐池滩鸡、西吉马铃薯等26个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获得了农业部地理标志认定,大多特色农产品销往周边及南方省区。要切实注重产品商标注册和品牌培育,形成若干个西部驰名、全国著名、世界知名品牌。中卫市设施蔬菜统一打“沙坡头”无公害绿色品牌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同时,在培育品牌的基础上,生产优质高档产品,打入高端市场,青铜峡市塞外香公司生产的有机、富硒香米每公斤售价30元以上;灵武长枣以较高价格打入香港和国内高端市场。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气候或地理环境优势因素,推行严格的专业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开发培育高品质、高营养、高安全、高附加值的高端特色农产品,打造特色农产品高端品牌,使宁夏更多优质特色农产品进入高端消费市场,从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六)从设施农业提质增效上促增收

目前宁夏设施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要在提质增效上下工夫,确保设施农业健康发展,重点解决三大制约因素:一是创新设施农业融资机制,解决好资金投入,特别是前期投入问题。二是加大技术支撑力度,使设施农业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棚、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真正把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手段带到设施农业发展中去。在重点产区要建设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先进适用技术集成示范,从良种选育、标准化生产、贮藏加工等各个环节对农民进行实地培训,加快科技转化应用,提升设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三是向流通要效益,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化运作,鼓励创办适合设施农业发展、农民需要的设施农业的技术和销售服务企业或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使产品能够顺畅销售,提高效益,增加收入。坚决避免因销售不畅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七)从发展劳务产业上促增收

要从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和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劳务产业的发展,作为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大力推进。一是通过多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就业能力,逐步实现体力务工到技术务工、就业务工到创业务工的转变。二是努力培育劳务品牌,像同心县、利通区的阿语翻译群体到发达地区商海创市场、打天下那样,形成县县都有自己劳务品牌的格局,带动劳务产业升级。三是努力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和领域,从工业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到现代服务业,从农村到城市等各个方面都要有农民工就业平台,使农民走出农田进入企业和城镇,千方百计增加工资性收入。同时引导和鼓励有实力农民到城市安家落户或回乡创业发展。四是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各项权益,解除后顾之忧,激发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八)从顺畅流通上促增收

要把培育市场作为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形成以市场带产业、以销售带生产、以流通带效益的产业发展格局。要像山东寿光那样,在主产区建立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形成若干个如中宁枸杞市场、贺兰设施园艺及农产品物流园区、固原的马铃薯市场等在西北有影响的农产品集散地,带动农产品大生产、大销售、大流通,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益。要着力推广中卫市设施蔬菜生产销售一体化服务的新模式,政府主管部门牵线搭桥,促进产地和销地对接,统一产品品牌包装和注册保护;大力培育、扶持和提升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建立生产、技术、销售一体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农户—基地—合作组织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增强分散农户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农产品顺畅销售。积极引导供销社加快转型,利用现有营销网络建立农产品销售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农产品销售。要积极推广永宁农超对接销售模式,组织相对专门的队伍瞄市场、跑市场、占市场,既要研究即期市场、又要谋划预期市场,既要巩固现有市场、又要开发未来市场,既要抓住目标市场,又要瞄准战略市场,既要占领国内市场,又要拓展国际市场,使市场开拓走在生产前面,使产品产得下、卖得出、价格高、效益好。要利用宁夏特色农产品规模集中度较高,质量安全有明显优势的条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区外或国外著名农产品营销企业参与宁夏农产品营销,利用其在大中城市或国外的营销网络,推动宁夏农产品顺价销售;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加强农产品流通的管理;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生产流通信息系统,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防止盲目生产。由此,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益,使农民从顺畅流通中获得更多收益。

主持人:****民 周鸣和

参加人:韩治泰 王慧春 常青 强云 李育钢

执笔人:韩治泰 王慧春 常青

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