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32324600000054

第54章 调查研究(53)

二、宁夏全民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扶持力度有限,创业氛围不够浓厚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从“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5432”政策到其他一系列政策,已出台不少,但落实不到位、不彻底。很多政策“重大轻小”,微小企业和个人很难得到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创业基地建设主要靠当地政府投入,其他补贴资金严重短缺。在部分市、县(区),政府领导着急、牵头部门积极、其他部门不急的现象比较普遍。2009年银川市创业环境满意度仅为68.5%。全民创业开展以来,“三多三少”和“两高两低”现象比较普遍。即:群众对政策一般性了解的多、深入了解的少,创业队伍中打工的人多、自主创业的人少,小打小闹的人多、迈开步伐创大业的人少;全民创业和相关优惠政策,干部知晓率较高、普通群众知晓率较低,城市居民知晓率较高、农民群众知晓率较低,有部分创业者在创业成功后才知道有相关政策。

(二)创业服务体系不牢,配套设施亟待完善

从机构设置看,全区只有银川市设立创业办专司创业就业的管理、协调、服务职责,其他市、县(区)都是人社局或就业局承担,大部分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创业咨询、信息服务、项目推介、专业辅导、融资服务、工商代理等“一条龙”服务体系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没有形成政府强力主导、部门合力推动、社会协力联动的良好机制。社会中介组织没有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要求,在全民创业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补充作用。创业项目库的建设、更新、推介、指导远远不能适应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扶持资金严重缺乏,创业融资举步维艰

一是创业融资的整体环境较差。各地都反映,要求贷款创业的人很多,真正贷上的很少,尤其南部山区,融资难、贷款难,没有资金,迈不开创业步子的问题更加突出。据调查,整个固原市今年一、二季度只有36万元贴息资金和12万财政拨款。西吉县符合贷款条件和实际贷上的人为3∶1,泾源县为6∶1,有的地方甚至只有10∶1。二是创业基金筹集不足。上级财政投入迟迟不到位,下级配套资金远远跟不上,财政对创业的支持动作缓慢、发力不足、推力不强。三是反担保贷款门槛过高、限制过严、手续繁杂,众多农村创业者和低收入群体根本不具备贷款担保能力,无法享受小额贷款,从而陷入想创业没钱、想就业很难、没资金不能发展的恶性循环。四是大多数金融机构“嫌贫爱富”“贪大弃小”,严重“惜贷”,支持全民创业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责任心不强。

(四)创业主体整体素质偏低,教育培训压力很大

大部分创业者知识结构单一、观念落后、信息不灵、经验不足、方向不明、技能较差、行动能力低。部分私营企业管理模式仍以“家族式”“亲友式”为核心,现行的管理方式和自身管理水平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创业培训与就业培训紧密衔接的培训体系不完善,职业教育、创业培训的联动机制还没有形成。培训机构规模小、缺乏资金,实训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缺乏“双师型”培训教师,不能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培训机构层次普通较低,绝大部分主要是面对较低层次的初次创业者,商业、餐饮服务、计算机操作等培训机构过剩,生源不足,而面对较高层次创业者的培训机构较少,培训体系建设亟待完善提高。

三、宁夏全民创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和创新相关政策,改善和优化创业环境

一要狠抓政策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创业与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要重具体、重细节,抓好承诺兑现,抓好监督检查,尤其要盯住工商、税务、金融等优惠政策,抓好落实,见到实效。二要狠抓政策创新。继续解放思想,突破条条框框,创新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支持、参与创业的政策,鼓励有能力、有愿望、有技术、有项目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通过离岗、辞职、提前退休或停薪留职等途径走向市场,投身创业。解决好辞职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鼓励一部分行政事业人员带头创业、引领创业,不断壮大创业者队伍和企业家队伍。要落实好国家鼓励加快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严格落实和兑现市场准入、贷款融资、人才培训、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三要狠抓环境优化。通过政府引导,舆论宣传、教育培训、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创业文化建设等渠道和形式,努力形成全社会尊重劳动、崇尚创业和创意、支持创业和就业的良好环境。

(二)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创业层次

一要充分发挥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聚集和带动效应,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吸引大批创业者跟进创业。二要依托和围绕重大项目与大型企业集团,大力发展“卫星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吸纳和消化更多的创业就业人员。三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城乡统筹、农业产业化、村企联合,实现二次创业,开发更多的创业就业空间,有力促进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其中的优秀人才跟随他们创业。

(三)建立健全全民创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把建立健全全民创业服务体系作为推进全民创业的一项系统性工作,予以整体推进。一要支持各地建设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人才交流中心,对创业人员开展信息咨询、创业培训、企业管理、资金融通等全方位服务,提高创业服务能力。二要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拓展创业空间,最大限度增加就业容量,通过城市发展带动创业就业。三要推广YBC服务模式,积极搭建扶持青年创业服务平台。针对创业群体的特点,将MBA和SIYB培训模式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各种富有成效的创业培训新途径。四要按照创业类型分类建档,有针对性地制定后续服务措施,建立更好的后续长效服务机制。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大量开发就业岗位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发展餐饮、商业、旅游、社区服务、信息、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速度,扩大民营经济、劳务经济规模,全面拉动就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配套产业,努力扩大就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开辟小城镇生活、生产服务领域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促进就业。

(五)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创业培训

一要统筹和整合各类培训资金、场所、师资,发挥出最大效益。将创业培训与市场需求、创业项目、创业资金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创业培训体系。二要规范创业培训工作,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统一培训标准,提升培训层次。三要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了解市场需求、懂得经营管理、具有创业项目策划能力和实训教学水平的本土化、实用型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四要整合、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各种有资质、有条件、有能力的教育培训机构、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面向城乡劳动者、个体工商户及中小企业主的创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全力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和创业成功率。

(六)积极构建创业就业融资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全民创业的力度,加大支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基金的额度,及时下拨贴息资金,提高财政支持创业的时效和质量。二要加快发展社区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城乡合作金融等新型金融机构,放宽小额担保贷款条件和贷款期限,简化小额担保贷款手续,充分发挥好农村信用合作社支持全民创业的作用。三要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贷款支持,降低放贷门槛,提高放贷效率,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四要进一步加大创业基地建设资金投入,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各类基地对全民创业的助推和孵化作用。五要设立创业风险基金,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增值空间大、市场风险也大的创业项目,要创新思路,通过风险管理和风险投资等方式,注入资金,支持发展。六要鼓励引导各类民间资金以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资助中小企业,打造有效推动全民创业的民间通道。

主持人:****民 杨万仁

调研组成员:张其度 王明才 张秉旺 刘娟

执笔人:王明才 张秉旺 刘娟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