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32324600000098

第98章 调查研究(97)

二、宁夏建工集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宁夏建工集团经过3年多的运行发展,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经过不懈努力,集团公司在宁夏建筑市场的占有率达到20%,已经成为宁夏建筑行业颇有代表性的企业,现已步入了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走上了新的发展平台。从科学地、系统地做大做强行业龙头企业的角度分析,从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审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宁夏建工集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质使用出现掣肘现象,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承揽

“一、二、五”公司资质法人主体丧失。2007年5月,根据宁国资发[2007]25号文件,将“一、二、五”三个公司解体,因未考虑资质体系的构建,致使三个一级房建总承包资质以及所属的专业承包增项资质丧失载体,但重组后资质仍然使用原一、二、五公司传承的三个房建一级总承包资质,以及所属的钢结构、装饰、幕墙、市政、水利、公路、体育、机电设备等专业承包增项资质。这种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合规。如果按文件规定,取消三个已过期的一级资质,又直接影响集团公司工程项目的承揽,减少市场份额,直接影响建工集团的生存和发展。

缺乏专业公司资质。建工集团重组是为了整合资源,提高企业综合实力,更好地占领市场,做大做强宁夏建筑行业。随着建筑市场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工程要求必须由专业承包公司承揽。因此,集团公司必须顺应市场需求设立专业子公司,如钢结构公司、机电设备安装公司、水利水电工程公司、路桥市政工程公司、铁路工程公司等,但因缺乏相关的专业公司资质无法进入市场,产业结构也难以调整,直接影响运营市场的开发。

现有资质等级低。由于近年来申办特级资质门槛提高,宁夏建工集团目前还未能申请到房建总承包特级资质,失去了参与一些大型工程项目投标的机会,影响了集团公司的发展。

(二)流动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企业正常运行

一是资金紧张。虽然集团公司产值、利润大幅增长,但资金紧张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缓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企业本身没有资本积累,没有流动资金周转。二是建筑市场不规范,恶性竞争,建设单位压标压价,很多项目降低标价达15%以上,工程造价、取费标准偏低,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减,直接影响到了施工企业的利润。此外,建筑材料、人工费价格大幅上涨,生产成本迅速增加,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三是肢解工程致使建筑企业收入锐减。往往一个工程项目在招标过程中被工程发包方随意划分若干标段,另再把门窗、基础、室内外装饰剔除,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企业效益。

(三)工程款拖欠严重,导致企业负债增多

截至目前,建设单位拖欠集团公司工程款数额约为11亿元。政府工程目前拖欠建工集团电力建设分公司工程款约6160万元,其中银川市行政中心拖欠677万元,固原市政府办公楼拖欠1554万元,固原市体育馆拖欠521万元,平罗政府办公楼拖欠1537万元。政府工程拖欠建工集团第一分公司工程款4234万元,其中银川市鸣翠湖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拖欠第一分公司工程款1260余万元。尽管自治区政府召开过专题会议,帮助建工集团清欠,但有些地市和部门采取完工工程不结算、结算工程不还款等拖和赖的办法,甚至出现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致使建工集团的工程款被一拖再拖,最长的拖欠达10年之久。而在建的绝大部分工程款并不是按施工进度100%支付,最多只支付60%~70%,施工单位为保证工程建设只能东挪西借,最终负债累累。

(四)招投标市场混乱,遏制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宁夏建工集团电力建设分公司在银川市招投标时,正常开标以后还要万般无奈地参与二轮、三轮再次竞价(实际为降价)。这种恶性的竞价使得投标单位发生了恶性的降价竞争,导致本来中标的单位落标,或者中标的单位由于价格低于成本价而无法承受,即使违心接受,却无法保证工程质量,这种恶性的招投标严重遏制了国有施工企业的正常竞争和发展。

(五)诉讼案件激增,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集团公司重组后,遗留债务问题繁多,在企业经营形势发展好转的情况下,多方积极筹措资金,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维护了企业稳定。但由于债权债务关系转移,很多债权人纷纷向法院提起诉讼,截至10月底,共有法律诉讼案件358件,涉案标的额12723万元,其中:电力建设分公司共有法律诉讼案件62件,涉案标的额1724.27万元;第一分公司共有法律诉讼案件30件,涉案标的额2674.45万元。公司账户经常被法院查封冻结,资金被划扣,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

(六)破产遗留问题较多,影响企业稳定发展

三公司、建机厂虽然已经破产,但由于以前年度拖欠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两家单位现有30多名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无法办理手续,导致上访事件不断发生,影响企业和社会稳定。此外,两个破产单位所辖小区物业分散,水、电、暖管线严重老化,由于企业困难,对小区物业维修投入较少,水电暖费用收缴率不高,两家单位每年需补助资金约200多万元。两家单位宣布破产后,物业管理让建工集团承担,针对现状,有效解决物业管理问题就必须对现有的水、电、暖等设施进行投资改造,而仅三公司水电改造资金就需380万元,供暖并网改造需资金1400多万元。破产本是减轻负担,让企业轻装发展,但承担破产单位的物业管理使建工集团又背负了沉重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