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72变
3248200000003

第3章 生存最重要

天桥可是京城的一大景,从蒙元时期就有在这儿打把式卖艺的,到如今指望吃天桥这口饭的就更多了,要是连上周围的买卖字号那就多的数不过来。尤其是这十几年,允许满汉通婚,许多外地人涌进京城,在前门楼子南边买房子置地,连带这天桥这一块也繁华起来。

后来闹东洋小鬼子,许多日子本就不好过的人家也到天桥混口饭吃,尤其是在甲午之后,关外很多地方都打烂了,那边的穷哥们儿混不下去,跑到天桥找饭辙的也不在少数。

要说那些从关外来的穷哥们,也是有真本事的,胸口碎大石,单掌开砖这样的力气活大多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不过钱却挣不了几个。

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光练不说那是傻把式,关外的哥们就是傻把式。

关外的哥们人是实诚,就是不懂这卖艺的诀窍,一上来就那么几下了,嗨呦嗨呦的劈砖碎石头,力气费了不少钱却赚不到几个。等真功夫露完了,围观的看官也走光了,自然赚不到钱。

李五是在天桥混了十年的老京油子,先用细细的白沙撒上“父母亲朋。多多捧场”八个开场的字儿,然后打好了场子,耍了几个仙人解帕、空手变烟卷的小套子活,陆陆续续的围上几个瞧热闹的。

天桥上五方杂处卧虎藏龙,要想在这里混口饭吃不是光有一身真本事就成的。指望天桥吃饭的有好几千人,大致上是分五门八行,而李五的戏法就是“彩门”的一个主要分支。

李五耍的这几个小套子活并不需要多大的能耐,不过是彩门最初级的基本功。虽然不能指望这些入门的东西混饭吃,开场的小套子活却是万万少不得,只有把小套子活耍好了才能聚集人气儿,才能开口说话。

不管多大的能耐,要想在天桥上混的开,除了一身的好本事,还要有好嘴茬子。

“好马长在腿上,好汉长在嘴上。”

这是李五入门的时候师傅说的第一句话。

“各位老少爷们,您大老远跑过来看我变这个戏法,那是咱们的缘分。我能在这里给您耍这个戏法儿,那是我李五的福分。不瞒您各位说我也是初学乍练,您要是看我戏法耍的好,您就拍巴掌喝几声彩,给我也鼓鼓劲,您要是看我戏法耍的赖,您调头走人我保准儿不拦您。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我这就给你变个新鲜的戏法,叫做五福临门,走着——”

趁着说话的当口,李五左手把障眼的彩布抖开,右手从领子里拽出一条彩带,上书“五福临门”四个金字。

这一手快活儿是李五玩熟了的,干净利索的劲头立刻博得一声喝彩。

作个罗圈揖,李五把五福临门的字幅展示一圈:“各位老少爷们喝彩,那就是给我脸面,我今天就舍出命去也叫诸位瞧的痛快……”

其实这几句话是把观众留住的关键,让观众期待后面更精彩的部分,行话叫做“粘围子”。只有把观众粘住了,才有希望要钱不是。

又变了个神仙摘豆,看场子里的气氛上来了李五这才大叫大嚷的白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只身一人在京城,上有天棚下有板凳,吃饭要饭钱住店要店钱,白天黑夜都是花销,等会我拿手的绝活练完了,诸位有钱的捧我个钱场,赏我几大枚吃饭;没钱的您也不要走,就是一文钱不给我也不恼,你还能给我捧个人场不是?我最恼的一种人,就是他早也不走晚也不走,就等我一把子力气卖在这儿了,他调头就走,不给钱不说,还把要给钱的给我挤走了,诸位里头有这种人没有?”

京城的爷们都好面子,被李五拿话将在这儿了,轰然一声:“没有这种孙子,京城的爷们都瓷实着呢……”

“嘿嘿,谢谢诸位爷,我也不是都要钱,俗话说家有万贯也有一时不便,您要没有带钱也不要紧,我李五只要您脚下留德,站住喽,给我呐喊助威,您一样是我衣食父母。万一您兜里还有几大枚,您就可着劲的给我扔,我的话就撂这了,是爷们的不要走,看我的拿手绝活——一气贯青蜂!”

所谓的拿手绝活一气贯青蜂实在算不得真本事,不过是口吞宝剑而已,那宝剑是有机关的,剑锋可以伸缩,看着是瘆人,其实半点的危险也没有。真正的本事就在前面的那一大堆话上呢。

李五刚出说的那一大堆用行话来说就叫做拴马桩,这才是卖艺拿钱的关键。只要把观众拿住喽,拿话拴死了就算成功,尽等着拿钱了。

一气贯青蜂表演的有惊无险,三尺的长剑从嘴里一点点的捅进去,观众看的毛骨悚然,生怕李五再把自己的肚皮戳破。其实李五是一丁点的事也没有,嘴里叼着大概三寸的剑锋绕场一圈儿,观众纷纷掏腰包扔钱……

表演罢了,李五一再的称谢。变戏法和杂耍卖艺不同,不能用铜锣去接观众的钱,观众要把钱扔在场子里,只有观众散去之后才能去捡拾,这是彩门祖师爷定下的规矩。

李五喜滋滋是把钱捡起来,数了数有四十多枚。

今天收成不错,够喝一壶的了,还能弄俩带荤腥的好菜,等后晌再撩一回摊场差不多就能赚一块钱了。

新发行的洋钱虽然不及银子实惠,一块钱也能买好几斤洋面粉呢,够吃好几天的了。

尤其是后面还站着好几个洋人,金发碧眼眉高目陷的样子在满是长袍马褂的国人当中,就好像是羊群里钻进来几头骡子,要怎么扎眼有怎么扎眼。

这几天京城的洋人多了,也有不老少的洋人来天桥瞧热闹,洋人虽然是外行看不出什么门道,可是他们舍得掏钱。若是把活儿耍好了,洋人大把的铜子就撒下来了。上个月的二十六,卖大力丸的牛三炮耍了一回胸口碎大石,洋人瞧着新鲜,当场扔出一英镑,还和牛三炮照相了呢。

早先几年,人们根本就不敢叫洋人照相,就怕那照相的机子把人的魂魄摄了去。现如今洋人多了,洋玩意儿也就多了,大清国的子民们瞧的西洋景也就多了,再不象以前那么土包子,对于照相这样的事情也就不怕了。

能不能叫扛着照相机子的洋人也给自己照一回相李五可不在乎,李五想的是怎么样才能赚到洋人的英镑。英镑可是洋钱,听专门去花旗银行打听过的牛三炮说,一英镑顶大清国的好几两银子呢,要是换成新发行的银元,都快顶二十块钱了。

李五自认自己的戏法比牛三炮的胸口碎大石好看,既然牛三炮那夯货都能赚洋人的英镑,那自己就更能把洋人口袋里的英镑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