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徒
3249500000044

第44章 牵连深远

丞相李斯脸上满是怒意,对儿子欺瞒的做法恼火非常。

“什么!王家竟然如此做!”李放也是惊讶不已,他也知道那青年士子跟王汾有关系,却想不到竟然牵扯出了王贲这个老的。

李斯重新坐了下去,闭目思考着什么,既然王贲这个通武侯出面,就是代表王家,这就不得不权衡利弊再做对策了。

“管他王家怎么插手,只要卫尧将案情报上廷尉那里,王家也不能徇私保他不是。”李放倒是不以为意,大秦以法治国,凡事都讲律法讲规矩,权贵不是没有特权,王家却也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士子冒险。

“你还是太小看王家了!”李斯眯眯眼,心中叹息这个小儿子思考地不周全,“在军中最能说话的就是王家和蒙家,王贲一出面,就是陛下也会卖个面子,事情也会不了了之。”

“不会吧,通武侯在军中退下来后,连早朝也是不参与的,他养病这些年,能见过陛下几次?”李放还是不相信王贲有那么大的能力。

“虽然是病虎,却余威尚存!”李斯目光犀利深邃,“陛下最为信任的,除了为父之外,就数王家、蒙家,况且王家一门两代封侯,你说陛下能不给王家一个情面?”

“也就是说廷尉不会受理次案?”李放脸色阴沉。

“你实在不该欺瞒为父,而擅自假传信令给卫尧的!”李斯显得矛盾挣扎。

“可是,可是阿俪……”李放急起来,“是父亲你让我将阿俪抢过来,不能便宜王汾的,如今出了个赵夏,阿俪竟然出宫就是到那酒舍去,还将装饰的贡品给了那士子!”

“混账!”李斯眉头一挑,:“此等儿女私事岂能放到台面上说,还假传为父的信令,要是被别人知晓,这篓子捅得有多大?”

“那干脆让卫尧放过那赵夏得了。”李放赌气道。

“到这时候梁子已经结下了,还能放手么?”李斯冷冷道,这句话出乎了李放的意料。

“跟赵夏那士子结下了仇,但跟王家还没有撕破脸吧?”李放对父亲的回答吃了一惊。

“王家暂且不管,不论那士子的死活,我们都是陛下最亲近的臣子,里面不合外面也得和和睦睦的,倒是那个士子,不将他定罪永绝后患,你就要被人家永远记恨着了!”李斯语气阴冷,竟是下决心除去儿子可能的敌手对头。

“父亲是说要除去这个赵夏,由您出面给他定罪?这下他赵夏不死也永无出头之日!”李放兴奋起来,只要父亲肯出马,大秦丞相的能量肯定轻而易举地摆平一个小小的士子。

“我这是为你着想!”李斯看向儿子的目光复杂,“不给你摆平这个隐患,哪天为父不在了,李家跟你都要遭殃。切记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记恨你的人,前丞相范睢就说过,睚眦之怨也必报,等那结怨之人一朝得势,你将死无葬身之地!”

“儿子记住了。”李放掩饰不住兴奋,对父亲的话却不以为然,一个小小的士子,就是跟王汾走得近点,能有什么作为?

李斯挥手屏退这个小儿子,用手敲打着长案:“赵夏、赵中、王贲,放儿不知道自己惹下多大的麻烦!”

******

王家偏院。

赵夏坐立不安地望着门外小院落,王家这处院落的环境十分幽雅,他却静不下心来细细品味。

“夏少!”五六个人同时走进院子,远远见到赵夏就喊起来。

“快来说说外面的情况!”赵夏招呼着他们在院中石墩上坐下。

酒舍博舍的管事于夫、俞甘,司马见、杨大胆、柳下退五个,还有王汾一起围坐下去。

王汾眼神有些闪烁地看了看赵夏,说道:“查清楚了,据一些差役说,丞相府的人到官署找卫尧密谈后,卫尧就审理孙别一案,至于那个孙别的妻室,其实是他一个妾,那时候孙别被发配北地,她在娘家躲过了,因为是妾所以那些执行的差役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丞相府?哪个丞相府?”赵夏心中算是猜到大概,但还是不怎么回过神来。

“自然是李家,左丞相府!”王汾答道。

“夏少,您不知道,咸阳令府的差役查封了博舍跟酒舍!”管事俞甘恨恨道。

“什么!”赵夏吃了一惊,这事也在他意料之中,却心中不爽。

管事于夫心有余悸道:“幸好夏少你让王家少爷派人来报信,这还不到两刻钟,差役就来查封店舍了,我跟俞甘还有几个主事的收拾了金钱账簿就跑,险些被抓住了。”

“人没事就好。”赵夏舒了一口气,店舍经营得的金钱大都放在家中复壁和地窖里,店舍除了那些器具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先前最担心的是于夫俞甘他们被抓住,然后屈打成招,给卫尧抓住了把柄。

“还好,水粉店并没有被查封,不知是不关孙别产业的缘故,还是乌氏的缘故。”俞甘说道。

赵夏笑起来:“只要大伙没事就好,等案子结了,店舍重新开起来还不简单?”

“对啊,重新开起来简单啊!”俞甘等人跟着附和,在他们看来,夏少能请动王家帮忙,肯定会平安无事。

这时候又有两人走进院落,前面一个雍容典雅的女子,后面一个三十多岁的壮汉,正是王瑶和武强。

“赵先生,你这位仆役给你带来了。”王瑶对赵夏点点头。

“武叔,阿爷那边没事吧?”赵夏急问道。

“赵公怎么会有事!您不用操心。”武强将一叠帛书递给他,“这是小少爷您要我从家中带来的契书,赵公说了,如果通武侯给你出面,那他就放心了,让你一切听通武侯的吩咐。”

赵夏将契书收好,这可是证据之一,若是被卫尧那些人搜出来,就能说成是罪证。

“赵先生,我父亲说了,要给您脱罪,这官司估计免不了,他能出面保着您,不让卫尧胡来,但怎么翻案就要使些手段了。”王瑶轻声细语地说道。

“通武侯怎么吩咐,我就怎么做。”

王瑶看看兄长王汾,又看看赵夏:“父亲说,怎么脱罪怎么阻止卫尧判罪,你们先商量着办,有了主意再通报他。”

“这赵兄不熟悉官务刑狱,怎么是卫尧的对手?”王汾摇头道。

“不止是赵兄,二哥你也要想办法,父亲说的你们,二哥你就是其中一个。”王瑶说道。

“我也在内?”王汾直皱眉,“我是想帮赵兄,但我更不熟悉官务刑狱。”

赵夏若有所思,心想这是王贲在考校自己和王汾,此举能锻炼王汾的办事能力。不过如今事情乱成一团麻,都不知从何下手。

“一人智短,众人智长,通武侯是想让大伙齐心协力,为赵某渡过这个难关,也是小小地考校王兄你。”赵夏一言道破,给王汾一个提醒。

王瑶眸子一亮,赞赏地颔首微笑。

赵夏接着取来一根树枝在地上画起来:“咱们先来看看这个事情的始末,丞相府的人跟咸阳令卫尧斯谈,然后孙氏就告状到卫尧那里,卫尧于是派人来传我去咸阳令官署,接着他摆出了一道道预先准备好的套子,要置我于死地,显而易见,是丞相府或者丞相府中某人的意思,让卫尧借孙别一案将我定罪。”

“那会是丞相府的何人?”柳下退急问道,问出了众人心中疑惑。

“李放!”王汾突然说道,看众人疑惑地目光,他眼神闪烁一下,解释起来:“李放跟我是对头,看赵兄跟我结交这是其一。骊山苑中赵救了俪妹妹,又得到公众装饰贡品的指定,这是其二。他这人外表斯文风雅,其实心眼很小,又被李丞相宠溺,看到不喜的人,设计点阴谋诡计来陷害是很有可能的,而李丞相是个稳重的长者,跟赵兄无冤无仇,不可能要加害。”

众人恍然,王汾这么一说,至少知道了下黑手的敌人是谁。王汾的头脑眼光怎么样暂不做讨论,但他对李放这个看不顺眼的对头是蛮了解的,所以一言道破了主谋。

“既然知道了是谁下黑手,那么接下来就要想法子不让卫尧抓到把柄!”赵夏沉声道。

虽然说得简单,但能掌握的证据都给卫尧搜到了,他对这些证据怎么说就是怎么样,况且还有张狱吏这个人证。

众人都思索着,能有什么办法不让卫尧抓住把柄。

王瑶微微笑了笑,提醒道:“其实主使人太心急了,如果他能等一等再发难,那就真的是人证物证齐备,但如今很多疏漏都可以被利用。”

(抱歉,今天才赶回来,明天正常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