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徒
3249500000050

第50章 巫楚秘闻

蒙家亲卫,又是蒙家亲卫!赵夏强压下心中思绪,领着司马见跟那武士策马向东边而去,乌氏胖管事袁回眯眯眼,一副若有所思地模样。

上百骑手将一片空地隔出来,当中一骑上是位身着绛红绒衣的女子,身材丰美容貌艳丽,不是俪公主是谁。

旁边冷眼打量着赵夏的是那个蒙家武士头目蒙威,这个刚毅勇猛的军士让赵夏印象很深。

赵夏跳下马来,迟疑了一会,拱手施礼却没有说什么。

蒙威哼了声,挥手领着那些武士走出二十多步,将两人围在中间,司马见也识趣地策马走出二十多步。

被围在中间的两人谁也没有说话,沉默了整整一刻钟。

赵夏不敢直视她的眼镜,最后忍不住道:“那罪证和契书是你帮的忙吧,还没来得及感谢。”

赢俪没有说话,取出一根短笛抛给了赵夏。

“这是?”赵夏惊讶不已,他接到的是一根短笛,正是那根训鹰的短笛。

“待会让训人随你一段路,教会你训鹰。”赢俪淡淡道,说完她拉住缰绳就要掉头。

“等等!”赵夏忍不住喊停她,心中一股说不清的思绪萌发,“那辟邪,我一直带在身上……”

赢俪身子一颤,拉住了缰绳。

赵夏有些茫然,自己究竟是在怕什么?是权势滔天的李家,还是滚滚而来的历史车轮?如果一切都没有变化,两三年后这个如花娇艳的女子就要随着大秦王朝一起陨落。但她这般的情意,自己难道不应该做点什么?至少也该让她平安吧!

想到这,赵夏只觉得一股血气上涌,对着赢俪的背影道:“我会回来的,用我的双手改变一切,保你一声的平安!”

听到这宣言般的话,赢俪呆了呆,没有回头只留下一句“等你回来的话”。

能有这般胆识和主动地女子实在不多,但并不说明秦汉的女子不刚烈奔放,卓文君的私奔,平民女子的休夫,都说明了这时候还是有奔放的热忱地女子!恰好赢俪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感情这种东西说不清道不明,赵夏只能感慨造化弄人,而他今后的道路,恐怕要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赵夏策马上去几步,对那喝令撤退的蒙威说道:“替我感谢你们蒙大人,并转告他,有些人是睚眦之仇也必报,小心中车府令。”

那蒙威愣了一下,不怎么理解这话的深意,但还是点头答应。

商队很快也出发,赵夏策马跟在队伍中间,摸着那块玉辟邪,心中的思绪起伏不定。要保住赢俪的命,就必须稳住大秦的江山,要稳住大秦的江山,就必须除去那些隐患。但大秦最大的隐患还是在内部,勤勤勉勉却野心勃勃的赵高,德高望重却贪恋权位的李斯。但赵夏只能想尽办法除去外部的忧患,那两个在不久后煽动星火的人!

从咸阳南下,经霸上蓝田、出蛲关、商,最后出武关就可以直奔南阳郡,这一条路线是赵夏定的,虽然道路崎岖了一些,但经过的关卡少了,征收的关税也少了,更重要的是那两个墨家弟子被发现的概率也更小了。

这一路上,赵夏都是沉默不语,武关这条道路两旁山势险峻,遮挡住众人的视线,就像这个时代一样,纵然赵夏知道了结果,却也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沿途关卡和城县排查得很严密,不过乌氏弄到的符信让商队很快通过,那个络腮胡墨鸣装扮成赵夏的护卫,那个女子也装扮成随身仆役,他们两人的户籍都给安到了六槐里,旁人不知底细,也以为他们是赵夏的亲随手下。

五天后,巍峨地武关出现在商队面前,武关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合称“三秦要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历史没有改变,几年后的楚汉之争,这里将是战场之一。

赵夏定眼看去,只见险峻的山势,宽厚的城墙,三层的城楼,这里的防备丝毫不差于函谷关,乃是进入关中的咽喉之地,也是关中东进的一条重要通道。

商队并没有停留,而是直奔南阳郡的析县,那里将是出关后第一个落脚点,之后如果顺利到达南阳郡治所宛县,那里将是关东的第一个据点。

俗话说“一阵秋雨一阵凉”,商队还没有赶到析县就遇上一场秋雨。

秦汉时候除了驰道,其他道路并不是很好,一遇上雨天就泥泞不堪,甚至山洪爆发引起坍塌的话,道路往往一两个月都堵塞不通。商队赶路还没有什么,如果是三两人赶路,在大多数路上都将是是渺无人烟,深山荒郊处处都是,盗匪猛兽就是旅人的噩梦。

天色渐渐暗下来,秋雨虽然逐渐变小,但已经不适合赶夜路,胖管事跟赵夏都一致决定停歇下来,等天明之后再赶去析县。

一众护卫和伙计护理好货物后,将牛皮麻布帐篷搭起来,就连杨大胆、司马见和那个墨鸣都一起帮手,很快在入夜前居住的帐篷搭好,在几个帐篷中还点上了火盆。

因为干柴木炭并不多,这能升起几盆火,所以司马见、柳下退、杨大胆、管事阿方还有两个墨家弟子,也到赵夏帐中烘烤衣物。

柳下退饮了一碗酒,骂骂咧咧道:“这一出关啊,老天爷就是不一样了,你们见过九月天那么冷的吗?盗爷我却是没见过。”

“山中遭雨自然是冷。”司马见也取来一碗酒,“不过盗兄弟你怕是没去过北地吧,那里虽然雨水少,却是更加冷,这时候的夜里都要披毛裘了。”

“那种荒蛮之地还是不去也罢。”柳下退摇摇头。

“司马大哥去过很多地方,可来过南阳?”赵夏问道。

司马见点点头:“南边的除了会稽、西边的除了陇西、北边的除了两辽,其它地方大多去过。”

“那司马大哥给俺们讲讲这南阳有啥乐事。”闷声闷气的杨大胆问道。

司马见笑着添了一根炭条:“要说这南阳啊,当年游荡到这里时还真的有些奇闻趣事,你们都知道列国时这南阳是楚国故地吧,要说发生在这儿的大事着实不少,不过呢咱们说说一些民间趣事吧。”

司马见不愧是游侠出身,可以称得上见多识广,说起一些各地风俗来引得几人都听得入神。

讲到一半,司马见话锋一转:“不过呢,到了南方特别是楚国故地,有些事还是要小心的,否则一不当心惹上了,可就是祸患无穷。”

“有啥担心的,咱们又不是干的见不得人的买卖。”柳下退不以为然道。

司马见摇摇头:“这儿说的不是别的,而是小心那些乡民,特别是深山里住的乡民,如果得罪了他们的旅人,往往会死于非命,当年我就是见到一支商队,莫名地暴毙与道上,也没有人敢来收尸,最后都被豺狼叼走了。”

暴毙!在这漆黑清冷的雨夜,众人寒毛不禁竖起。

司马见饮了一口酒,“这确有其事,因为楚人特别喜欢那些巫蛊之术,有时候甚至拿死人来做那些见不得人地勾当,据说被咒死的或被毒死的敌人,会给他们暴晒只剩下骨架,他们又能用巫术驱动这些死尸来害人,当真是防不胜防!”

先秦时候,楚国是中原移民跟当地土著混居,虽然中原人群占了大多数,但楚人还是继承保留了很多荆楚地区的习俗,其中最为神秘的就是巫蛊之术。先秦时期巫术并不是贬义词,反而是十分崇高的职业,君主遇到征战等大事都要请大巫师占卜。

这时期巫跟医更是不分家,庶民百姓病了往往不请大夫医者,而是请巫师来治病。但到了战国和秦代,中原各地巫文化逐渐没落,唯有楚地完好保存下来。

所以楚国即便极力的模仿中原文化,也是搞得不伦不类,因而被中原诸国取笑。就连屈原的诗歌中,也有很多鬼怪巫神的描述,可见楚地的文化跟这些神秘事物的联系。

司马见说道:“盗兄弟你这就不知道了吧,楚人很喜欢这些神啊怪的啊东西,当年楚国没有灭亡时,宫廷之中就有巫师担任祭司的,楚国的祭典、征战、王位传承都是那些巫师主持的,所以那些巫师在楚王宫中地位很高,甚至还传承起来,最大的一支叫做……”

“巫楚!”

回答的不是司马见,而是一直沉默的墨家弟子墨鸣,在闪烁的火光映衬下,众人也看到他脸色有些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