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徒
3249500000057

第57章 一场豪赌

九鼎!华夏九州之象征,稀世之国宝!

传说大禹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商、周时皇室天子祭祀天地祖先行九鼎大礼。因此,‘鼎’成为天子王权的象征,进而成为传国宝器。

在咸阳时赵夏听说过,秦灭周后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只得到了八只鼎,传说第九只鼎不知为何被沉没在泗水,始皇帝出巡彭城时,曾派人打捞,结果徒劳无功。所以市井之间有个说法:大秦的霸业终究不甚完美,不能真正做到“定鼎”天下!

赵夏听到“九鼎”这个词时一个激灵,在他看来大禹所铸的九个铜鼎不过是个象征用的铜疙瘩罢了,但在这时的人看来,九鼎却是天子的象征,天命的象征,就连始皇帝都极力想获取的东西,可谓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虞家小姐捏紧剑鞘,不知道在想什么,赵夏却倒抽一口凉气,这虞家必定是参与进了九鼎之事,莫非他们从泗水里打捞出第九只鼎来了?这可是了不得的事,若是大秦朝廷得到了,就可以向天下名正言顺地示鼎,如果落在有心人的手中,那就是天命的象征,作乱造反的理由!

赵夏心思急转,看到那些人商量了一阵,都朝着通往淮阴的方向追去,这一下他倒是稳住了心神,九鼎意义重大,却不关他的事,他也没有实力介入这件事。不过由此可见虞家的图谋不小,肯定是有什么内幕隐情。

等那些人没了踪影,赵夏站了起来,警惕地盯着虞家小姐,佳人虽妙却神秘莫测,绝对不是个普通豪强人家的小姐,如果她就是那闻名千古的虞美人,那中间的隐情就更加值得玩味了。

“听兄长说先生是赵人?”虞家小姐率先问道。

“嗯,祖籍邯郸,赵地人。”赵夏模棱两可道,同时感叹大秦看来还未使天下归心,关东的黔首庶民都说自己是哪儿哪儿人,却没有承认自己是秦人的。

“想必祖上也是荣耀一时吧,这秦灭六国,大肆推行严刑峻法,兴劳民伤财的徭役,奴役六国庶民,杀戮六国贵胄,可谓是天人共怨,先生身为读圣贤书的士子,难道不当为天下人做些什么?”虞家小姐问道。

赵夏听完她的话,却不是完全赞同,试问哪一朝没有繁重的徭役赋税,就是历史上的西汉,其几乎完全继承了大秦的制度,赋税徭役一点也不轻,刑法更是没有减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有其时代的需要,因为这时的华夏不仅要大一统,还要对抗日益崛起的北方游牧民族,长城、驰道、运河等工程消耗民力严重,却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当然,像阿房宫和骊山工程就是始皇帝个人的骄奢淫逸了。

这个时代并不太平,大一统是历史的必然,期间虽然会有苦楚和伤痛,却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只是这份伤痛大秦完全承担下来,关东各地的人也将阵痛的怨恨记到秦人和大秦的头上。

但赵夏并没有说出心里的想法,而是说道:“做大事也要有实力才行,在下不过一介士子,兼半个殖货的商人,微薄之力并不能做什么,能保全性命已经不易。而在我看来,要为天下人做什么,并不是再次发起杀人盈野的征战,而是出现一个贤明的好皇帝,出现一群一心为民的能臣干将。”

说完这话,赵夏心胸豁然开朗,长久以来浑浑噩噩对未来的茫然一扫而尽,既然来到这个大变革的时代,身为一介男儿当然要尽一己之力,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大事,不论是为了关心自己的人,还是为了巍巍华夏!如果能青史留名,那也不枉这一生了,不然就是安逸富足地过一生,百年之后又有谁还记得你?

以前的赵夏,只想着自己的安逸,做事也畏首畏尾,他害怕未知的将来。

这时赵夏,已经觉定要做一番七尺男儿当做的事业,保护自己像保护的人,引导时代的脉络,即便是失败了,也不会庸庸碌碌地过一生。

“那先生的意思是,期望始皇帝变成圣君,秦朝廷那些百官变成贤臣了?”虞家小姐轻轻摇头,显然不太赞同赵夏的话。

“始皇帝是不是贤明的君主很难说,但下一任的皇帝未必骄奢淫逸,长公子扶苏素有贤名,即便始皇帝一朝做不到的,下一代未必做不到。”赵夏坚定道,他已经想通,要保住大秦河山,不仅要除去外部的隐患,更重要的是根除内部的野心家,如果是扶苏登基,那么一切都将改变,就是赢俪也应当不会殒命。

“始皇帝寻仙问道,一直图谋着长生不死,可见其志并不在社稷,长公子扶苏虽然在秦地名声不错,却未必能善待六国之民,寄托在赢秦一族身上,那太多变数了。”虞家小姐不住摇头。

赵夏微笑道:“我与小姐打赌,五年之内天下虽然会有变动,却是朝着好的一面前行,秦朝廷仁义为民,天下会变得昌盛,庶民也会安居乐业。”

“先生如此说,可是不知中原各地庶民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虞家小姐显然觉得毫不可能。

“那就赌一把,如果在下赢了,小姐就为我终生研墨持笔,如果小姐言中了,在下了却性命以谢世人。”赵夏半是玩笑半是坚定道,如果走上这条路,不成功只能是死路一条,所以不等自己了却性命,就已经身首异处。

虞家小姐秀眉一蹙,执笔研墨水显然就是做奴仆侍女,对于大家小姐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赵夏本以为虞家小姐会羞怒斥责,但她想了一会竟然答应道:“小女子跟先生赌上这天下的走势,不过先生输了却不要了断性命,只需要投到兄长手下,为天下苍生做事。”

赵夏本想用她不敢答应的赌约出口怨气,想不到对方却答应下来,还用投到虞子期手下为约定,不过走上这条不归路,不是成功就是身死,赵夏岂会怕了:“好,一言为定,我赵夏再次对天盟誓,五年之内不能使秦朝廷变得仁义为民,就投到虞子期手下,否则天人共弃不得好死。”

虞家小姐眸子中闪过一丝狡黠,跟着轻声道:“小女子虞筱对天盟誓,如赵夏先生五年内使秦朝廷变得仁义为民,天下安定庶民安稳,就侍奉其左右研墨持笔,如违此誓,天人共弃不得好死。”

豪赌,以人身为赌注,赌天下之走势,对任何人来说都算一场豪赌。

两人各怀心思各怀目的地打赌立誓,各自都满怀信心,不过此誓言说出后,两人同时不再言语,不知在想着什么。

赵夏并非盲目地冲动,他这一趟在关东中原安插下棋子,等回到关中侯就可以依托王家和祖父赵中老人,跟王汾一样在北地三郡经营势力、建立军功,只要三两年后跟蒙家王家一起扶持公子扶苏登基,那样秦朝廷就会有根本的改变,说不定关东那些有心人也造不起反来。

决定了走上保秦这条逆天而行的道路,赵夏在关东的所有计划都要重新安排。

“虞家,是楚地望族吧,你们立志复国,所以妄图染指沉于泗水的九鼎?”赵夏问道。

“打捞九鼎只不过送与有德者罢了,秦无德九鼎自然飞于泗水,九鼎一出有德者既出。”虞家小姐左右言他,显然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秘。

赵夏倒不追问下去,六国故地反秦的大有人在,旧贵族各种图谋层出不穷,但只要大秦的积怨一日没有爆发,他们就不敢率先起事,毕竟普通庶民也不愿意看到战乱,除非将他们逼到绝路。

两人各怀心思地隐蔽而行,既然那些人已经向淮阴赶去,两人一致决定向反方向而行,只要赶到城县之中,那些人也不敢乱来。

不过就在这时,天空上传来猎鹰的鸣叫声,一只大金雕扑着羽翼朝赵夏两人方向盘旋而下。

“糟糕!”赵夏一下忘记了这只大金雕,它可是会认主人的,盘旋在附近的金雕夜里看不到主人,可这白天竟然找到了赵夏。但坏事就坏在这里,这不是摆明了说这边有异状,要是给刚走不久的那些人看到天空盘旋而下的金雕,那情况就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