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臣的智慧
32530800000017

第17章 郭子仪不跟“敌人”作对

做君子实在很难,一方面,君子的境界很难达到,另一方面,即使你是君子,碰上了小人,你会总是吃亏。郭子仪虽然宽怀大度,但如果鱼朝恩不知悔改,郭子仪的君子风范也只会对牛弹琴。

中唐时期,大将军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功勋卓著。但他从不自夸功劳,毫无跋扈之态。

一次,盗贼挖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官府搜捕盗贼,但没有抓获。人们认为大臣鱼朝恩向来嫉恨郭子仪,怀疑是他指使人干的。

朝廷害怕郭子仪因此反叛,在他进京的路上派了很多人防守。郭子仪拜见代宗时,痛哭道:“我长久带兵,却不能禁止残暴的行为,因而许多士兵掘墓盗财。今天挖了我家坟墓,是我自作自受,不关别人的事。”

皇上因此才放下心来,解除了对他的防范。

郭子仪曾下令禁止在军营中无故驰马奔走。郭子仪的妻子南阳夫人奶妈的儿子触犯禁令,被都虞侯乱棍打死。

郭子仪的几个儿子在他面前哭诉,要求惩治都虞侯,郭子仪狠狠地训斥并将他们赶走。

第二天,郭子仪跟属僚们说起了这件事,叹息道:“我的几个儿子都是奴才,他们不赞赏像父亲一样的都虞侯,却痛惜母亲的奶妈的儿子。不是奴才是什么昵?”

公元769年,郭子仪入朝,鱼朝恩邀请他一同去章敬寺游玩。有人告诉郭子仪说:“鱼朝恩想对你图谋不轨。”

郭子仪不信,执意赴会。

他手下的将领们听说后,拿刀挂剑要随同保护。

郭子仪说:“我是国家的大臣,鱼朝恩没有天子的命令,怎敢暗害我!如果他受皇命而来,那是谁也保护不了的,你们这些人又有何用呢?”

于是,郭子仪只带了几名家僮前往章敬寺。

鱼朝恩见郭子仪仅带几名随从,感到惊讶。郭子仪将听到的都告诉了鱼朝恩,并说:“带那么多人来害怕麻烦你张罗。”

鱼朝恩抚胸拱手,痛哭流涕地说:“如果您不是长者,能不怀疑我吗?”

郭子仪曾经奏请任命一名州县官员,宰相却未予答复。僚属们相互议论说:“以郭令公的功勋和德行,奏请任命一名从属官员竟然得不到批准,宰相岂不是很无礼?”

郭子仪听说后,对僚属们说:“自从兵兴以来,武臣大多飞扬跋扈,凡是他们所要求的,朝廷经常委曲求全,尽量满足。这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对他们抱有疑虑,怕他们谋反。如今我所奏的事,皇上认为行不通而搁置起来,而不用对待武臣的方法来对待我,这是亲近信任我,各位应该替我高兴,又有什么可责怪的呢!”

僚属听了,都很叹服。

郭子仪深谙自保之道,祖坟被挖,却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以打消皇上的疑虑。听说鱼朝恩要谋害他,仍前往赴会,是忠心如铁的表现。如果皇上想冤杀他,他根本不想反抗,尽管他有颠覆大唐政权的能力。此等忠臣,世所罕见。

忠诚是一个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诚信是为人之根本,没有了诚信,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将成为最贫穷的人。”

诚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谁丧失了它,谁就会失道寡助,招致失败厄运,谁恪守它、珍爱它,谁就会得道多助,人生道路就会越走越宽。我们从郭子仪的忠诚中也可看出这种品质,是多么的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