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席卷天下
32550200000402

第402章 赈灾是谁的功劳

天子车驾逃入洛阳,这若是寻常人,也就是听听。但对于北方霸主秦峰,关东霸主曹操来说,却是天大的事情,因此各起精锐兵士五万前来救驾。

当然,明面上大家都是去救驾的,但其实用意是什么,两人心里彼此清楚。

如今都要做出一副忠君的模样,两人又互相牵制,所以到底汉献帝跟谁走,还真是汉献帝自己有了自主权。

在汉献帝做出选择之前,秦峰、曹操双方保持了一定的克制,就此大军只在城外驻扎。互相威胁之下,谁也不敢轻易领兵入城。

就说此时,李傕、郭汜的联军即将来到洛阳。探马传来消息,秦峰、曹操的大军已经先一步进入了洛阳。

李傕,郭汜便想着,这些兵马原来疲惫,计议一番后想要速速决战。

作为谋士的贾诩,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道:“秦军,曹军联合,兵精将勇,不如降之,求免本身之罪。”

李傕隐隐得到风声,说是贾诩帮忙放走了献帝,如今又见他说降,就认为是真的。大怒中,拔剑要杀贾诩。郭汜与众将劝住,贾诩才得以脱身。

贾诩脱身后,不敢在军中久留,就此单骑望洛阳而去。

……

洛阳东城外,曹军大营。

“这一次吾与秦子进互相牵制,谁也无法强行动手。看来这一次,还真是需要天子同意,才能以大义迫使秦峰就范,从而带天子返回许昌。秦峰这人最好名声,若是天子答应随我走,他一定不敢动手。”曹操对当前的形势看的很透彻,然而他一时间没有具体的主意,就问道:“奉孝,仲德,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天子答应?”

程昱说道:“自古君王,喜爱仁义忠臣的臣子。主公千里来救驾,已经表现出一个忠字。若是能够在此期间多行仁义的举动,一定能够打动天子的心。天子见主公忠心又仁义,洛阳破败不堪无法居住,一定会很放心的跟主公迁都。”

“这……。”曹操闻言十分不满,心说我跟秦子进比仁义,就秦子进那假仁假义的家伙,这天下谁能够跟他比仁义,刘玄德都要靠边站。然而他也知道程昱说的不错,自古君王就待见这样的臣子,他叹了口气,实话实说道:“若是这样的话,不用比,我就输了。”

程昱也突然想到秦峰的仁义之名,天下无人出其右,于是十分尴尬。

但是郭嘉却不以为然,笑道:“记得颍川学院时,徐庶师兄在策论的时候每次都是第一,然而有一次输给了程昱师兄。司马先生好将徐庶师兄一通骂,一个月见面都不与他说话。”

大家都是同窗,程昱闻言一笑,然而他突然醒悟,道:“奉孝所言极是,过去只能代表过去,现在才是最重要的。主公只要抓住机会,就能够超越秦子进。”

曹操一想也对,这人多数只看眼前。因此阴沉的脸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就开始问道:“那么,怎么才能示人以仁,以义呢?”

大略有了,其余的就简单多了,程昱抚须笑道:“这个容易,洛阳百姓十几万,如今荒年,吃树皮草根度日,若是能够赈济一番,十几万人一起称颂主公,传到天子耳朵里,高下立判。”

曹操大喜,道:“有道理,有道理。马上传令夏侯惇,拿出军中粮食,救济洛阳百姓。要让百姓知道,是谁救了他们。”

于是,曹军马上行动了起来,就在城东开设粥棚,放粮食救济百姓。

百姓一听说发放粮食了,一个个发了疯一样,就涌了过去。

另一方面,城北秦军大营。

“救济洛阳百姓?”秦峰闻荀彧之言连连点头,“好好,我实际上也有这个意思。”他深知自己手下有军师四人组,有这么多无双猛将,都是名声带来的好处,所以对于扩展名声的事情,秦峰从来不反对。

徐庶笑道:“要让百姓知道是主公的善举,此事传到陛下那里,一定会加重主公在其心中的分量。”

秦峰的军师与曹操军师,不谋而合。

然而秦峰后世而来,猛然就想起了其中一个桥段,心说臣下岂能与天子争功!于是他就连连挥手说道:“不可不可,如今洛阳饥荒,民不聊生。这赈济灾民,一切都是陛下勤政爱民也。因此,放粮食的时候,一个字也别提到我,全部是陛下的功劳。”

众人一愣。

徐庶瞬间恍然,抚掌笑道:“妙,妙……。吾一时竟然没想起来,还是主公谋高一筹。”

秦峰心说你家主公跟你的谋略无法相比,只不过后世阴谋算计的大片看多了,自然就比你们知道的多。他立刻说道:“典韦,去传令子龙,赈济灾民,就说是陛下仁义爱民,拿出自己的口粮,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让百姓吃饱。”

典韦挠了挠头,说道:“主公,这事情简单,让俺去做吧。”

秦峰闻言微微一笑,心说这事情,还是让儒雅的子龙去做,最能争取民心,没见后世大老美竞选,化妆都要女性化吗。他就说道:“你走了,我的安全谁来负责,不可假手他人?”

“对,俺要保护主公!”于是,典韦开开心心去传达命令了。

于是乎,城北的秦军,城东的曹军都开始救济洛阳无食的百姓。有饭吃才是最重要的,百姓闻之,欢呼雀跃中奔走相告,风风火火就在临近的城门出城吃粥。一炷香的时间后,城北城东就聚拢了十几万百姓。

……

话说原野之上,一骑快马,带着一个中年文士,很快就来到了洛阳。

此人来到洛阳后,第一时间就发现,秦军与曹军争着放粮救济百姓。此人微微一笑,就知道了其中典故。于是他也不着急进城,就来到各处粥棚转转,要看看这粮食,到底是谁,放的更好一些。

他首先来到城东曹军的粥棚。

“排好队,排好队,不要乱。”

“玛德,不要乱,没听到吗,打!”

嘁哩喀喳,曹军十分愤怒,就将几个争抢的百姓打倒在地。

百姓见曹军士兵残暴,肝胆俱裂,畏畏缩缩都站好了,若不是因为十分想要吃一顿饱饭,早就四散而逃。

“都听好了,这是我家主公曹操将军,怕你们饿死,所以给你们些粮食。你们,要,感恩戴德,知道吗!”军官喝道。

“知道!”百姓为了喝到稀粥,无力呼道。

军官手中马鞭当头劈下,恶狠狠说道:“玛德,大点声。”

“知道!”

“再大点!跟着我这样大声喊,曹将军仁义,天下无双,千秋万代,辅国安民!”

“曹将军仁义,天下无双,千秋万代,辅国安民!”数万百姓痛苦中又撕心裂肺的喊道,于是这呼声传遍了洛阳城。

呼声传到了皇宫,汉献帝正好在与诸位重臣商议,到底是跟着谁,闻之心中甚慰,就对马日磾等人说道:“曹将军真乃忠良也……。”

马日磾,杨彪,董承三位辅国重臣深以为然。

曹军大营的曹操听到后,喜笑颜开,拿着一部典籍,开心的念道:“圣人云:得民心者的天下!”他很少听到如此多百姓赞扬自己,兴致一起,就道:“来人备马,吾要出去走走。”

有些时候,上面的好想法,到了下面就变了味,虽说任务是完成了,但是过程就不能恭维了。曹军士卒就是如此,他们已经习惯对百姓打砸抢了,猛一下要笑脸相迎嘘寒问暖,送吃送喝,岂能受得了这个反差。

所以在救济灾民的时候,自然就将自己当成了高高在上的神明,而百姓就是嗷嗷待哺的小鸡仔,心说要没有自己救济,你们早他吗饿死了,还不乖乖的感恩戴德。

于是就出现了高高在上,怒骂殴打的情况。百姓为了尽快吃到饭,忍辱负重,得到饭后,也就此不在念曹军的好。

就说曹操出来后,就被手下士兵发现,于是在士兵的威逼下,百姓不断高呼曹将军仁义,辅国安民。曹操乐得合不拢嘴,就在各处粥棚转悠,学着秦峰的模样,频频挥手示意。

然而百姓只是一脸惊惧,下意识一直嘟囔曹将军仁义。

曹操见无人呼应自己的挥手,掏了个好大的没趣。心说一群贱民,全被秦子进忽悠了,就秦子进仁义个屁,就是一个卑鄙无耻之徒。就此,他也没啥脸面留下来了,又道总有一天让你们看清楚秦子进的真面目,就拨马要走。

希律律~

转身就遇到两个人,由于百姓拥挤,就被到了路上,差一点就撞上。

曹操大怒,就说开骂的时候,定睛一看,是一个女子带着一个丫鬟。

女子得知是曹操来了,花容并没有失色,急忙行礼,盈盈拜倒,“小女子殷氏见过曹将军。”

眸若秋水,红唇润泽,贝齿如玉……等等等等。曹操大文学家,立刻想出了许多的形容词,就此也就不生气了,十分大度的就在马上笑道:“不知夫人出自何人之家,为何到此?”

女子一笑,就听她银铃清脆之声道:“小女子是国舅董承大人的外宅家眷,只因朝廷无有俸禄米食,听闻将军放粮,无奈出来求取。”

原来是国舅董承的外宅,国舅董承,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坨屎而已。心说真是瞎了一个人。

女子这时候又行礼道:“多亏将军开仓放粮,我们这些人才有饭吃。”

一旁跟随而来的曹洪,是曹操心腹,见曹操没有言语,提醒道:“主公……主公……。”

曹操这才醒过神来,就此说道:“夫人乃是尊贵之人,岂能来这等地方,国舅也太不像话了,也不说照顾照顾。不如我送夫人回去,就让手下送去米粮,如何?”

“如此,就多谢将军了。”女子说完,又是一拜。

于是,曹操大手一挥,曹洪立刻就调拨来了一辆马车,曹老板亲自护送,就此兴致勃勃入城而去。

粥棚外驻马观看到这一切的中年文士就此皱眉,微微摇头,道:“兵士如此小人行径,为上者又怎能得其相助,成就大业!曹孟德此等作为,岂能成就大事,不投也罢。切去城北看看,若也是如此,就不如返回乡里,颐养天年。”于是,他就策马望城北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