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淳于三国
3255100000103

第103章 孔子赞

在祭拜完孔子后,孔家兄弟对于淳于琼等的热情和尊重又增添了一分。他们将淳于琼等迎进了大厅,喝起酒来。

酒过三巡,大家谈诗论道,宴会的气氛很是融洽、热闹。

孔融笑道:“淳于琼贤弟,我等久闻贤弟的才名,而且据说,贤弟每到一处都能就当时的情况做出闻名于世的诗文,不知今天,我们可否一闻贤弟的大作?”

淳于琼笑着回答啊:“文举兄,小子在孔夫子的家里怎么敢张狂啊,这不是班门弄斧吗?”

孔融听了,想了想道:“班门弄斧?哦,贤弟真是出口成章啊,这个班门弄斧就言简意赅啊。不过,贤弟太谦虚了,在这里怎么是班门弄斧呢?”

淳于琼笑道:“文举兄,小弟可是听说孔氏家学渊远流长,深厚无比。小弟这点学识,在其他人面前还是可以卖弄几分,但是,到了这里,我可是贻笑大方、东施效颦了啊。”

孔昱笑道:“淳于琼贤弟,你太谦虚了,你的哪一篇诗文不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你这样不痛快,可是不应该啊。”

其他孔家兄弟也忙开口附和。

淳于琼看实在是躲不过,只好笑道:“既然各位兄长一定要让小弟出丑,那么小弟就将脸不要了,只是希望各位兄长多少留一点颜面啊。”

孔融笑道:“贤弟,你可是太谦虚了啊,我们洗耳恭听。”

这时,早有下人抬来了长桌,准备好了笔墨布帛等。

淳于琼站起身,缓缓走到长桌前,提起笔,道:“各位兄长,既然今天到了孔府,自然要写点与孔夫子相关的内容,如果写得不好,还请各位兄长见谅啊。”

孔晨笑道:“贤弟你只管写,不要谦虚,放心。”

只见淳于琼提笔在布帛上一边写,一边念道:

“孔圣人,居阙里。依尼山,临洙泗。求真知,养浩气。开儒教,惊天地。

崇大道,尚仁义。尊贤者,重孝悌。十五学,始为志。一生乐,终不弃。

著春秋,存宏议。诗三百,无邪蔽。正雅颂,解周易。修礼仪,明伦理。

慕尧舜,轻私利。宪文武,疗乱世。游列国,不得意。倡善政,未曾已。

困陈蔡,奚所止。辱宋卫,何再起。归来兮,忘毁嫉。坐杏坛,课弟子。

从三千,难胜计。七十二,皆贤士。赞颜回,学犹是。在陋巷,不惟仕。

导仲由,莫刚愎。勤思索,乃及智。许端木,巧乘势。抗王侯,缘守己。

嘉卜商,言有致。善解句,故堪启。爱曾参,能弘毅。日三省,可远忌。

学不厌,诲不倦。凭渊博,存灼见。聚无类,教无隐。赖器识,发聪敏。

推忠恕,播仁心。藐富贵,如浮云。己不欲,勿施人。人所施,勿负恩。

如木铎,契上天。似金玉,振人寰。开鸿蒙,激洪声。总纲纪,集大成。

举公正,行中庸。憧小康,憬大同。荡荡乎!孔圣人!焕焕乎!其有文!

巍巍乎!孔圣人!炳炳乎!其有仁!”

等淳于琼写完,将笔一挥,就走向座位。

只见孔家六兄弟齐齐走到淳于琼面前,深深向淳于琼一鞠躬。

淳于琼忙站起来,手足无措地道:“各位兄长,你们也太客气了吧,我只是写了一首小诗文而已啊,怎么可以让你等行此大礼啊。”

孔晨笑道:“贤弟,你当得起我们行此大礼,你这样一首诗文,简简单单,通俗易懂,但是,却一下子将我家先祖孔夫子的一生描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言辞平淡,但是其中尽是赞美之意啊。最重要的是,你称呼我先祖孔夫子为孔圣人,可谓是对先祖孔夫子最高的称赞啊。”

淳于琼没有想到这样一首小诗,居然引起孔家的如此反应,要知道,孔圣人可是后世,儒生对于孔夫子的最基本的称呼啊。淳于琼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圣是很神圣的,基本上要三皇五帝才能被称为圣人之流,而天下名士淳于琼却将孔夫子认为是圣人,怎么不能孔家感激呢。

淳于琼被搞得很不好意思,脸有点红了,他原来抄袭后世的作品,为的是为了给自己创造名声,但是这次没有想到抄袭一首没有多少名气的诗文,居然换来了孔家的感激,这是淳于琼万万没有想到的,也是淳于琼不好意思的原因。

待大家重新坐好,孔昱拿着淳于琼的诗文,道:“淳于琼贤弟,这种字体可是否就是你所创造的名为楷书的字体啊?”

淳于琼点了点头,道:“世元兄,正是小弟所创,只是还没有趋于完善,还算不得一种字体,也只是我和几个兄弟朋友偶尔写写划划。”

孔昱将淳于琼的诗文递给旁边的孔礼,道:“贤弟谦虚了,这种楷书,果然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啊。贤弟不仅文才出众,才思敏捷,而且胸怀大志,听说武艺也是不弱,还独创了这种字体,真乃是天纵奇材啊。”

淳于琼笑道:“世元兄太过誉了,小弟愧不敢当啊,小弟之文不能安邦,吾不能定国,写些诗文,练些书法,比试一下力气,真的只能算是一些小道而已。”

孔昱笑道:“贤弟实在是谦虚了,贤弟年纪还幼,只要经过几年的历练,贤弟的聪明才智一定能用到我大汉的江山社稷上的。倒是为兄,蹉跎了几十年啊!”

淳于琼一怔,笑道:“世元兄,你才是我辈楷模啊,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啊!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难上加难啊!世元兄,你做到了啊!”

孔昱,?东汉末名士,鲁国鲁县人,孔子的第19世孙,孔宙七子之一,是孔褒、孔晨、孔谦、孔融等的兄弟。孔昱自小学习孔氏家学,大将军梁冀征召他做官,孔昱不作回应。太尉举荐贤良方正,孔昱因为回答问题不合皇帝的意思,于是称病辞去,后来因党锢之祸被禁止做官。汉灵帝即位,以公车征拜孔昱做议郎,补官为洛阳令。孔昱因为老师去世,辞去官职,死在家里。

孔昱是党锢名士领袖,与刘表和汝南陈翔,字仲麟;同郡范滂,字孟博;渤海范康,字仲真;山阳檀敖,字文友;同郡张俭,字元节;南阳岑桎,字公孝八人称“江夏八俊”或“八及”。“及”者,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

可以说孔融这一代,个个都是才华出众,为人忠厚,但是要说到最出色者就是孔融和孔昱两兄弟,如果孔褒不早逝的话,那么他的成就也不会低。

要说到孔家在这个时代的影响力,不像后世,完全靠着孔子,在两汉,孔家的实力和影响力都不小,主要是依靠其在朝堂上的努力。从孔昱的七世祖孔霸在汉成帝时历任九卿,封褒成君开始,孔霸的后代至孔昱这一代,爵位始终传袭不绝,家族中担任九卿、诸侯国相、刺史、太守共计五十三人,列侯七人。可见孔家真乃是这个时代的世家大族之一。

孔昱笑道:“贤弟客气了,为兄当不得你的称赞啊,实在是惭愧啊。”

孔融道:“淳于琼贤弟,你的这种字体,我甚是喜欢,可否给我留下墨宝一副啊,让我有时间可以参详参详啊。”

淳于听了,自然是二话不说就答应道:“兄长的要求,小弟但有不从,我这就给兄长书写一副。”说着,站起身来,就走向长桌。

要说淳于琼如果对于后世的东西,最想推广的就是楷书,原因就是淳于琼确实很不擅长看阅读小篆所写的文字,更不要说是书写了,如果这个时代更多点人写楷书,那么淳于琼觉得对于他来说,是件很愉快的事情。

淳于琼拿起毛笔,大笔一挥,另一首赞美孔子的诗文写了出来:

大哉孔子,天地化身。万教先圣,道贯乾坤。天罡所止,昼夜常明。

大周天界,细入微尘。天命使转,降衷下民。七日来复,祷告斯灵。

何殃不解,何福不臻。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大哉孔子,譬如北辰。

中和位育,敦化存神。范围天地,洋洋曲成。川流不息,荡荡无名。

范围天地,洋洋曲成。川流不息,敦化存神。渊渊其渊,肫肫其仁。

斯文在兹,万道并行。有教无类,?天下太平。万世师表,至神至圣。

大哉孔子,德集大成。?道贯天人,学综群圣。百王取法,建中于民。

道德齐礼,期月有成。礼运大同,千古一人。天地之大,日月之明。

鸢飞鱼跃,六合清宁。丕显惟德,百辟其刑。大哉孔子,教化世人。

各尽其性,?参赞化成。周游列国,悲天悯人。明王不作,待人而行。

删定系作,立极明伦。时中至圣,庸言庸行。温良恭俭,至诚如神。

德配天地,?道大光明。

孔融站在淳于琼的旁边,看着淳于琼挥洒秋毫,一边看,一边念出淳于琼所写,念得是热血沸腾。孔融实在是在淳于琼的文章中读到了淳于琼对于孔子的推崇。

等淳于琼写完,孔融向淳于琼两拜道:“贤弟,我要拜两次你,第一次是为我自己,能够得到你的墨宝,第二拜是为先祖孔夫子,你太推崇他了。这两拜,你不能够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