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淳于三国
3255100000014

第14章 平辈而交

“仲慈,赶快把第二首离别诗告知我们,我都有点等不及了!”庞德公拍案对荀靖大叫道。

“是极,是极,我也急不可耐了!”司马微连连点头。

“第二首诗是琼儿上车后作的: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好小子,不错,实在不错,就凭你这首诗,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学成归来,出人头地!来来来,为了这句学不成名誓不还,我们一起祝贺小友一杯。”庞德公拍案叫绝。

在坐的都把酒杯举起,对着淳于琼一饮而尽。淳于琼站在几案后面,躬身对着大家,待大家喝完后,自己才一饮而尽。

“季瑜兄,你淳于家得此才子,淳于家一定会再次一飞冲天,真是可喜可贺啊!”司马微对淳于老爷子道。

“德操兄客气了,现在犬孙还小,当不得各位赞扬!”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淳于老爷子的骄傲与得意那是毫不掩饰。

“德操兄过谦了,小友胸怀大志,又兼孝心可嘉,实在是让人高看啊!值得我等赞美,小友你说呢?”司马微评价道。

“德操先生,小子感谢大家的赞美,年前,有一位老先生路过家旁,和我说过一个故事,我想讲给大家听,请各位先生给予指点,不知可否?”淳于琼道。

“什么好故事,快快道来!”司马儁道。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延熹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夫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淳于琼缓缓地将《伤仲永》背诵出来,只是在背诵的时候根据当时的情况已经做了相关修改。

待得淳于琼讲完,大家看淳于琼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前面因为淳于琼的诗文,大家只是有些惊喜,现在这篇《伤仲永》的文章出来后,大家的感觉就是惊奇和佩服了。

毕竟方仲永是一个小才子,淳于琼也是一个小才子,方仲永后期不学习,导致最后泯然众人,淳于琼从这篇文章里读出先天虽异,但是后天的教育更加重要,可见淳于琼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心态和理念,那么前途一定明了。

“好故事啊,小友的故事发人深省啊!”宋忠听完后,最先评论道。

“季瑜兄,你家的孙子教育得好啊,这种教育方法我得好好学习啊,不然以后我司马家比起你淳于家,那可是拍马不及啊!”司马儁对淳于老爷子道。

司马儁作为司马家族的这一任家主,为家族的兴旺发达那是呕心沥血,今天听到这么一个号的教育后辈的故事,自然觉得要好好告诉家族的后辈,让后辈们也能珍惜后天教育。

不是吧,司马八达个个都是牛人啊,再一教育得更好后,那不是天下无敌了,看来我以后再在司马家的面前,一定要低调低调再低调,不能让他们成为我以后的路上的最大对手。淳于琼在心里腹议着。

“元异兄过奖了,这个故事可不是我安排人给犬孙讲的啊,我这也是第一次听这个故事。”淳于老爷子忙摆手解释道。“坤儿,你听过这个故事吗?”

“回父亲,孩儿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淳于坤连忙摆手道。

这一下子在坐的都对淳于琼更加另眼相看了,毕竟能在小小八岁的年龄听到这个故事,牢记这个故事,按照这个故事来求学,那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要知道绝大多数八岁的小孩子还在玩泥巴。

“可惜啊,可惜啊!”宋忠感叹道。

“仲子兄,可惜什么啊?”庞德公一脸好奇。

其他的也是满脸疑惑地看着宋忠。

“可惜此小友要去康成公那边求学了,我不得将其推荐给我师傅,实在是可惜啊,遗憾啊!”宋忠满脸感叹地道。

宋忠师从赵歧,是东汉著名经学家,初名嘉,字邠卿、台卿。京兆长陵人。

大家看得宋忠一脸遗憾的样子,都哈哈大笑起来。

“季瑜兄准备在颍阴呆几日啊?准备何时重归颍阴啊?”司马儁问道。

“时间紧迫,我们准备明日起行,至于归期啊,现在还没有确定,这次外出,一个方面带我孙儿去康成公处求学,另一方面也想与我孙儿到处去看看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啊!”淳于老爷子回答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季瑜兄,你淳于家了不得啊,句句金玉啊!这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可是让我耳目一新啊!”司马微笑道。

“是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突然眼前一亮啊,好话语啊!”庞德公也感叹道。

“各位过奖了,此句话也是我那小孙子说给我听的啊,我觉得好,一不小心就说了出来!”淳于老爷子忙解释道。

“小友,此金句是你说做啊?”宋忠转头向淳于琼问道。

“仲子先生,此句是小子所做。小子母亲常让小子多读书,小子父亲经常让小子在读书的时候去外面看看,多动动手,小子有一天突发奇想,读万卷书,应用到生活中还需要在生活中多看看、多听听、多动手,而且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也不一样,所以小子就想,读万卷书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行万里路,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呢?此是小子的不成熟的想法,请各位先生指正!”淳于琼想母亲出生荀氏这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奇技淫巧的动手大家,现在拿他们两个过来做挡箭牌应该是不错的。

“好好好,小友不仅文采出众,而且能举一反三,实在是让人佩服!小友,可否让我们同辈相交啊?”庞德公大笑着道。

能够让庞德公这样的名士和年仅八岁的淳于琼平辈而交,可对于淳于琼那是最大的认可,一旦传扬出去,淳于琼将会名声迅速传遍九州,对于庞德公,也将会树立一个重才重能,折节下交的好名声。

当然,这也是淳于琼想好好表现的目标。淳于琼忍者心里的兴奋,一脸谦卑地道:“尚长先生,折杀小子了,使不得,使不得!”

淳于老爷子也急了:“尚长兄,不可啊,不能与小子一般见识!”

宋忠站起来,对淳于老爷子道:“季瑜兄,我也认为可与淳于小友平辈而交。我们相交的是学问,是才识,不是年龄,你就不要阻拦了!”

“是的,是的,季瑜兄,我和德操也要和小友平辈而交。你不得阻拦。.”司马儁也站起来道。

司马微也站起来,向兄长司马儁点头,表示认可。

淳于老爷子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看向淳于琼的眼光更是满是温暖和慈爱。

淳于琼看了看祖父,见祖父微微地点了点头,忙拿起酒杯对各位先生举杯道:“承蒙各位先生看得起,小子敬各位先生一杯,一表感激各位先生的认可,二是希望各位先生以后能给予小子指点和帮助,三是希望各位先生能时刻鞭策在下,让在下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淳于琼一饮而尽。

司马儁、司马微、庞德公、宋忠忙拿起酒杯,也一饮而尽。至于淳于老爷子,毕竟是淳于琼的祖父,不好参与。淳于坤、荀靖是淳于老爷子的晚辈,淳于老爷子不动,他们也只能不动。毕竟四位牛人可没有说和他们平辈而交啊!

“小友,你不能再自称小子了,也不能再称呼我们先生了,我们痴长你一些年纪,你就称呼我们为兄,自称小弟即可。”司马儁道。

其他三位牛人亦是点头认可。

淳于琼朝自己的祖父看了看,祖父微笑着给了淳于琼一个点头。淳于琼道:“各位兄长在上,小弟恭敬不如从命!“

“恭敬不如从命,好句子啊,元异兄,今天我们这大厅要传出多少金句出去啊,实乃我们的福气啊!”司马微感叹道。

淳于老爷子一脸兴奋地,哈哈大笑。忙忙谦虚地摆着手。

“元异兄,我们虽然和令孙平辈而交,我们和你也是平辈而交啊,你不要以为可以占我们便宜啊,想都甭想啊!”司马儁和淳于老爷子开玩笑道。

“你个老不羞的,我才懒得占你的便宜呢,我如果有你这么大个孙子,不成了别人口中老不死了!”淳于老爷子也回过去一个玩笑。

哈哈哈……

大厅里笑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