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淳于三国
3255100000144

第144章 路遇打斗

不说淳于琼等向沛国走去,就说袁家在淳于琼等离开后,在袁平的召集下,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讨论淳于琼。在这次会议上,袁家一致认为淳于琼有大才,但是其大才也主要是集中在文才和文化传播上,而在政治方面,则表现为一个愣头青,并不是很突出。而且,袁绍提出,尽量将淳于琼变为袁家所用,为袁家未来的霸业增添一些名气和人才。袁平对于袁绍的建议很是认可,于是亲自给自己的弟弟袁逢和袁隗写信,让袁逢和袁隗共同向皇帝推荐淳于琼,然后征辟淳于琼琼,让淳于琼打上袁家的烙印。

袁平虽然没有出仕,但是就其能力和才华来说,他并不比袁逢和袁隗差,只是他为了家族,从而放弃了出仕的机会。袁平作为袁家的家主,为袁家的兴旺发达做出了重大的恭喜,所以其在袁家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袁逢和袁隗虽然在朝廷担任高官,但是他们对于袁平时相当尊重的,对于原平的意见很是重视。所以,当袁平写信给他们后,他们深以为然,于是开始为淳于琼的出仕忙碌起来。当然,这是后话。

其实淳于琼最先去拜访袁家,一方面是祖母之命,另一方面是为了见见袁绍和袁术,但是在淳于琼见到他们后,突然想起了一个注意,那就是让袁家产生招揽自己的想法,从而为自己的出仕增加一些助力。要知道现在的朝堂,宦官、外戚与清流党人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只要是一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那么另一方则会为了反对而反对,根本不考虑是否对大汉有利,对天下百姓有利。所以,虽然淳于琼已经做好了向宦官和外戚买官的准备,但是,如果有了以袁逢和袁隗为首的清流党人的支持,那么可以说,淳于琼的出仕就相当于上了保险了。

淳于琼等离开汝南后,直接穿越汝阴,往沛国而去,淳于琼之所以取沛国,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去见自己以后的最大的对手曹操及他的宗亲曹家、夏侯家。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三国的创立者分别是曹操、孙权和刘备。淳于琼对于这三个人虽然都很是关注,但是能让淳于琼真正当为对手的还只有曹操。至于孙权,只能算是守成之主,而且靠的是长江的天然险阻,才能让东吴能够苟延残喘,而来自后世的淳于琼,则有无数种方法破解这一状态。至于刘备之所以能够成事,最主要的就是有个好名声,就如后世《厚黑学》所说的脸皮厚,而淳于琼所生活的二十一世纪,对于包装和抹黑淳于琼可是看得不能再多了,淳于琼觉得自己有至少上千种方法让刘备身败名裂,更不要说真正论起投靠和背叛来说,刘备可是比吕布有过之而无不及。

淳于琼除了去拜访曹操及其铁杆支持者外,淳于琼还想去寻找一下华佗。之所以淳于琼要去找寻华佗,最主要的原因是华佗是古今中外的外科手术第一人,而即将来到的乱世,可谓是战乱频繁,有战争,那么就一定有所伤残。在古代,没有抗菌药的情况下,可以说,无论是将领还是普通士兵,一旦受伤了,则只能靠自己硬挺,能够挺过去,那么则保住了这条命,如果挺不过去,一但被感染了,那么可以说,就丢了性命。据历史记载,一场战争发生后,真正在战场上被直接杀死的人不到死亡人数的十分之一二,相反,死于感染的人和失血过多的人则占了十之七八。所以,淳于琼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找寻到华佗,和华佗探讨一下后世的医学知识,从而和华佗创造出一套适合当代的战场救护制度,从而让更多的青壮得以存活下来,让华夏民族的脊梁不至于被折断。

这一日,淳于琼一行到得汝阴与沛国,还有淮南的交界地方,在前方探路的护卫打马跑回来,对昌豨道:“报告百夫长,前方有打斗。”

昌豨听了,拍马到淳于琼等坐的马车上,道:“报告主公,前方有打斗,我等是否上前?”

淳于琼听了,从马车中探出头来,道:“良确,前面具体什么情况?”

昌豨朝护卫道:“具体什么情况,快禀报给主公。”

那护卫点了点头,对淳于琼道:“少爷,前方有一位大汉,年纪约十七八岁左右,引着七八人在和另一方人打斗,另一方人为首之人,约三十多岁,后面跟着约七八名。”

淳于琼听了,点头,道:“良确,既然被我们遇到了,我等还是上前去看看吧。”说完,就和荀谌、程秉下车,换上了马匹,在护卫的带领下,带着十位护卫,向前面奔驰而去。

淳于琼等向前行了约两里多路,只见在路旁的一块草地上,一位十七八岁,长得很是高大威猛的少年男子正和一位三十来岁、形象儒雅的男子在草地中间比试打斗着。而草地的两边各站着七八位男子,正紧张地看着打斗的两人。

淳于琼仔细地看了看打斗的两人,只见十七八岁的少年身高约八尺,身体很是健硕,容貌雄毅,一看就是力大无穷之辈。此少年的武艺主要以硬功为主,拳拳直来直往,打得虎虎生威。

而三十多岁的儒雅男人,则身高约七尺,显得有些清瘦,他虽然面对着少年的铁拳,但是依然显得不慌不忙,脸上还带着一股笑意。淳于琼仔细地打量着这位儒雅男子的招式,感觉他的招式很是灵活多变,有些像一些动物的动作,能够轻轻松松地将少年的拳风一一化解,像后世的太极,有点四两拔千斤的感觉。

昌豨跟随淳于琼等有了大半年的时间了,在淳于琼等的指点和帮助下,其武艺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基本上进入了一流的行列。在武艺进步的同时,其眼光更是进步不少,他看着场中打斗的两人,对淳于琼道:“主公,这两人的武艺都不弱啊,特别是那少年,一看就是力大无穷之辈啊。”

淳于琼点了点头,道:“良确,不错啊,眼光有了很大进步啊。”

昌豨笑道:“我跟随主公也有那么久了,主公身边可是没有庸手啊,天天在这些高手的眼皮底下,再不进步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啊。”

淳于琼边看着中间打斗的两人,边道:“良确,因为你的年龄也不小了,加上天赋的原因,你的武艺进步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了,但是,我曾经说过,武艺高强,最多也就是个十人敌、百人敌,千人敌,要想做万人敌的话,还是得靠脑袋。你头脑灵活,为人聪明,我相信,只要你将心思放在兵法战策上,你将来的成就一定不会比那些武艺比你高强的人差,甚至,你很有成为当代名将的潜质。你要加油啊,在看书过程中,有不懂得,可以随时找我探讨啊。”

昌豨听了,朝淳于琼一拱手,道:“多谢主公教诲,属下一定努力学习兵法战策,以后定然不让主公失望。”

淳于琼点了点头,道:“良确,你也不能只顾着看兵法战策,其他的书也要多读,只有让自己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掌握的知识越来越丰富,那么你才能够在战场上能够利用更多的资源,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取得胜利。”

昌豨点了点头,道:“谢谢主公,能遇到主公,实在是我昌豨的福气。”

淳于琼笑道:“良确,你不用太客气的,我们都是一家人,我只是希望你们这些跟随我的兄弟们,能在未来的乱世中,有更多保命的手段,取得更大的成就。”

昌豨、荀谌和程秉听了,齐齐向淳于琼拱手,道:“属下谢谢主公,我等有如此的主公,实在是我等的福气啊。”

淳于琼摇了摇头,道:“你们太客气了。快看,这两人现在是越斗越勇了,你们在这里等着,我上去将两人分开。这两人武艺都很是不错,如果伤者了哪一个,都不是很好。”

程秉和昌豨自然知道淳于琼的武艺,所以点了点头,程秉道:“主公,注意安全啊。”

淳于琼点了点头,翻身下马道:“放心,我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荀谌不甚了解淳于琼的武艺,看到淳于琼已经下马,也不好阻挡,于是问身边的程秉,道:“德枢,主公的武艺如何啊,我看你和良确可是放心得很啊。”

程秉笑道:“友若不要担心,说起武艺,不是我吹牛,主公的武艺应该是天下一流,这个世界上,能够胜过主公的,我觉得不会超过十位。到目前为止,我见过的武艺超过主公的只有一位,那就是主公的大师兄吕布。但是,以吕布之能,也至少要千招以后才能击败主公。所以,我和良确可是丝毫都不担心。”

荀谌听了,惊得目瞪口呆,他实在是不敢相信,淳于琼文才可以说是非常出色,在政治方面的才华也可谓是当时顶尖,加上其在技巧方面的成就也是当时很少有对手,没有想到淳于琼居然在武艺方面亦是如此的出众。他想起郑玄对于淳于琼的评价,也不惊在内心感叹道:天生淳于琼,真乃是如此啊!

这时,淳于琼已经快步走到了比斗的两人中间,只见淳于琼快速地使出太极拳中的左右穿梭一招,然后转手一招左右揽雀尾,一把将精壮少年和儒雅男子的手给抓住,然后一招如封似闭使出,将两人的招式都给封阻,最后一个转身摆莲,自己一个转圈,也带着两人转了一圈,一下子将两人给分了开来。

被分开的两人收力不住,一屁股给坐到了地上,大口地喘着粗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