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淳于三国
3255100000195

第195章 与皇帝做交易

大概半响过后,淳于琼跟着蹇硕走进了大殿,这座大殿应该石相当于后世的书房,不是什么正式上朝的地方。整个书房成正方形,长宽都在四丈左右,装饰得比较豪华,金光闪闪,一进去就给人一种威严感。

在大殿的正北面,一面墙上都是书架,上面堆满了竹简,还有一些纸装的书籍,但是不多。书架前面是一个巨大的书桌,长有一仗,宽有五尺,雕刻得很是精美。书桌上也布满了笔墨纸砚,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在书桌后面的一把巨大的椅子上,坐着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正用一双有一丝好奇的眼睛看着淳于琼。能坐在书桌后面的不用猜测都知道,只可能是汉灵帝刘宏。当然,这个时候还不能叫汉灵帝,毕竟汉灵帝是他死后的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青年男子身后的不远处站着两位年纪约在四十多岁的太监,这两位太监身材高挑,不胖不瘦,脸长得很是标致,满脸堆着微笑,一眼望去,给人一种慈祥的感觉。

淳于琼跟着蹇硕走到书桌前大概一丈的距离的地方停了下来,蹇硕向青年男子一鞠躬,道:“皇帝,淳于琼带来了。”说完,就走到了一旁。

淳于琼听力后,忙有样学样,朝刘宏一鞠躬,道:“草民拜见皇帝!”

刘宏没有立刻说话,只是默默地上下打量起淳于琼来,淳于琼看到刘宏一直没有说话,只好一直供着腰,等待皇帝发话。

一会儿后,刘宏笑道:“仲简果然石少年英才啊,快快平身!”

淳于琼直起身子,笑道:“谢谢皇帝夸奖。草民之所以是少年英才,乃是因为皇帝您做好了表率啊!”

刘宏听力,好奇地问道:“仲简,你是少年英才,与我有何关系啊?”

淳于琼笑道:“有关系呢,关系大了呢。正是因为您是古今少有的青年英明皇帝,我们这些草民才会以您为榜样,努力早日有所成就。”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更何况刘宏海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年轻的皇帝虽不希望自己有雄才大略啊,他最是希望自己在老百姓的心中有个好名声,淳于琼如此一说,正可谓是说到了刘宏的心里。

刘宏笑着问道:“仲简,我登基以来,可没有做什么大事啊!”

淳于琼笑道:“皇帝您太谦虚了,在您眼中的小事,在我们老百姓眼中可都是天大的大事啊,您废外戚,诛窦武;破先零羌,平东羌;用贤臣,灭叛乱;校《五经》,设鸿都门学等等,这哪一件事情不是天大的大事啊,只有您这样英明神武的皇帝才能办到啊。”

刘宏听了,哈哈大笑道:“好,好,好,仲简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甚是高兴,看来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啊,来人,给仲简看坐。”

刘宏左边的太监向旁边招了招手,两个小太监马上搬上来一把椅子,放在了书桌前面。

淳于琼惶恐道:“谢谢皇帝,只是在您面前,我可部敢坐啊!”

刘宏笑道:“仲简不要客气,我是年少英明的皇帝,你是年少聪慧的才子,当得一坐。”

淳于琼听力,也不再推迟,坐了下来。

刘宏问道:“仲简,我坐的这把椅子也是你们淳于家进贡的,这可是好东西啊,坐着很是舒服,比起跪坐在地上,我的腿再也部麻了。”

淳于琼笑道:“能为得皇帝的赞美,这是我们淳于家的荣幸。”

刘宏笑道:“不只这把椅子,你们淳于家的饭食也是美味不已啊,比我皇宫的饭食都要好吃得多啊。”

淳于琼笑道:“皇帝您的这句话传出去后,这可就是最好的广告啊,这样我淳于家的家具店和酒肆可是要挤破头了啊。”

刘宏好奇地道:“广告?何为广告啊?”

淳于琼忙解释道:“所谓广告,就是广而告之。您是天子,天子什么没有吃过啊,什么没有用过啊,您吃过的,用过的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您今天对淳于家的家具、美食进行赞美后,广而告之后,那么天下人一定都想体验和品尝一下我淳于家的家具和美食的,这样一来,我家的家具店和酒肆可部要被踏破门槛啊。”

刘宏一愣,道:“仲简,我的话居然还有如此效果啊。”

淳于琼点了点头,道:“皇帝,这就是名人效应啊!”

刘宏好奇地问道:“名人效应是什么意思啊?”

淳于琼解释道:“所谓名人效应,就是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统称。简单地说,名人因为有名声,所以其他人就向名人学习,模仿名人。例如您,您是全大汉最大的名人,您的一言一行,下面的老百姓都会关注,都会模仿,您说我淳于家的椅子好坐,那么老百姓就也想试试究竟好不好坐,您说我淳于家的美食好吃,那么老百姓们也想尝尝究竟好不好吃。如此一来,老百姓们都会去买我家的椅子和美食。”

刘宏听了,若有所思,道:“道理确实如此啊!”

淳于琼从椅子上站起来,道:“皇帝,草民有个请求。”

刘宏疑惑地看着淳于琼,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第一次见到皇帝,还没有说几句话就开始向皇帝提要求的。

蹇硕听了淳于琼的话,脸色都边了,他恨不得冲到淳于琼身边,给他两巴掌。皇帝身后的两个太监则似笑非笑地看着淳于琼。

反而是淳于琼很是淡定,一脸微笑地看着皇帝。

片刻之后,皇帝道:“仲简,你有什么请求啊,你说出来看看?”

淳于琼道:“谢谢皇帝,是这样的,我想请皇帝为我淳于家出产的家具和美食提几个字,夸奖一下我淳于家的家具和美食。当然,您题字不会白提,我淳于家愿意出一比润笔费。”

刘宏听了,来了兴趣,他坐直了身体,问道:“仲简,你要我题字,主要是为了广告效应吧。”

淳于琼点了点头,道:“皇帝英明,正是如此。”

刘宏问道:“这润笔费是什么啊?”

淳于琼回答道:“这润笔费就是为了感谢皇帝的题字所给的一比感谢费,只是说感谢费太俗气了,所以我叫润笔费。。”

刘宏想了一会,道:“哦,原来如此啊,不知道仲简能够给我多少润笔费啊。”

淳于琼道:“皇帝,这要看您提什么字了,不同的字有不同的价格。”

刘宏笑道:“不错,这才是做生意的样子,难怪你淳于家的生意能做这么大,果然和别人不一样,和皇帝都敢讨价还价。”

淳于琼笑道:“谢谢皇帝夸奖,送给皇帝的是心意,自然要按照心意的规矩来,而和皇帝做生意,自然也要讲究坐生意的规矩,只有讲究做生意的规矩,才是对皇帝的尊重和爱戴。而且皇帝也才是凭自己的真本事赚的钱,而不是用自己的权势赚的钱,说出去老百姓也会对皇帝心服口服。”

刘宏拍了桌子一下,哈哈大笑,道:“不错,不错,做生意自当讲究做生意的规则,自当凭自己的本事,仲简说得好。这笔生意我坐了。张常侍、赵常侍,赶快准备笔墨纸砚。”

刘宏身后的两位太监听了,道了一声“诺!”,然后准备起笔墨纸砚来。

淳于琼听了刘宏的话,想道: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十常侍之首的张让和赵忠啊!淳于琼不由得仔细打量起张让和赵忠。

张让和赵忠可能是感受到了淳于琼的关注,都和淳于琼对视了一下,微微一笑。

等张让和赵忠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刘宏拿起笔,问道:“仲简,我写天下第一家具和天下第一美食,你能出多少润笔费啊?”

淳于琼道:“如果皇帝写这两句,那么我不给一个铜钱的润笔费。”

刘宏听了,不解地问道:“仲简,这是为何啊?”

淳于琼回答道:“皇帝,我之所以不付钱,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这天下第一,是各行各业都追逐的目标,但是第一是那么好当的吗?第一会成为众矢之的,会给自己招来很多麻烦和烦恼的。第二,天下第一的家具和天下第一的美食只能够是皇家才有的,一旦写给了淳于家,那不知道要引起多少人开骂啊?这个可不是淳于家能够接受的啊。第三,淳于家的东西虽然好,但是部排除后面没有能超越的,一旦有其他的超越了,那淳于家也不好看了。”

刘宏想了想,点头道:“仲简说得有理,这样吧,我提个天下第三家具和美食吧。仲简出什么价格啊?”

淳于琼道:“谢谢皇帝了!这样的话,我愿意各出一万两黄金。”

刘宏听了,很是高兴,道:“好好好,就一万两黄金,就这么定了,我马上就写好,盖上玉玺。”

说完,就快速地写了起来!

其实在秦朝、两汉、唐朝时期,根本没有所谓的家天下的概念,那个时候的皇帝和臣民的财产所有权是分别得很清晰的,皇帝根本就不能随便占有臣民的财产的,而且即使是臣民犯罪被抄家了,其财产也是被收为国库的,而国库和皇帝的的财产又是分开的额,皇帝不能随意侵占国库的财产,国库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给皇帝钱财,用于皇室的运转。只有到了宋朝后期,才开始将家国并到一起,皇帝享有天下,没有任何限制。

到了刘宏做皇帝后,皇族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庞大,这样皇室的开销也很大了,而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下行,国库给予皇室的财产也少了很多,加上皇室的人才也越来越少,能够开源的基本上没有,如此一来,这样就导致皇室财政压力巨大。

刘宏能够通过提几个字,就有两万两的黄金入账,要知道这个时候两万两的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啊,基本上可以供皇室用两个月了,这可以让刘宏两个月不再头痛了,如此一来,刘宏自然高兴不已啊。

当然,对于淳于琼来说,其通过两万两换来的财富,将会是不计其数的,当然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广告意思,自然让淳于琼捡了个大便宜。

。。。。。。。。。。。。。。。。。。。。。。。。。。。。。。。。。。。。

因为一些事情牵绊,基本上有一个月没有写作了,现在重新开始,尽量保持每日两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