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淳于三国
3255100000023

第23章 托付典韦

蔡棱拉来身边的典韦,道:“季瑜兄,这小子是我外孙,可怜他父亲前年为贼人所害,他母亲因悲伤过度,也于去年过世。他母亲过世前恳请我将他抚养成才,我就将他接回家里,放在身边。”蔡琳忍不住泪眼朦胧起来,蔡棱就一儿一女,现在白发人送黑发人,怎么不让人伤心。

淳于老爷子拉着蔡棱的手道:“伯直兄,节哀顺变!”

胡广也起身,走到蔡棱身边,拍拍蔡棱的肩膀道:“伯直,人死不能复生,你要保重好身体,好好把小子养大成人啊。”

蔡棱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对胡广和淳于老爷子拱手,道:“谢谢,我没事了。”

胡广看了一会蔡棱,点了点头,坐回自己的座位。

蔡棱继续道:“季瑜兄,我这外孙小子,要养大成人问题不大,但是要教育成才我却没有把握。”

淳于老爷子看了看典韦,十分疑惑道:“为何如此说啊,我看小子四肢健康、头脑清晰,怎么了?”

“季瑜兄有所不知,我这外孙啊,四肢健康,智力也没有问题,就是有一点啊,读书读不进去,让他背个诗文,怎么想办法都背不进去。”蔡棱一脸无奈地看着典韦,很是恨铁不成钢。

典韦听着外祖父的话,很是不好意思,羞红的脸低的很深。

“伯直兄,这个教育问题要慢慢来的,毕竟他还小啊。”淳于老爷子安慰道。

蔡棱摆摆手,道:“季瑜兄,你有所不知,我这外孙兴趣不在读书啊,而且他天生神力,小小年纪就可以搬起百来斤石头,所以我思之很久,认为我外孙小子的未来不应该在于文学方面,而应该是在武艺方面。”

淳于老爷子认可地道:“是的,孔圣人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啊,贵外孙从小天生神力,只要培养得好,必定是我大汉的一名勇士。”

“可是,你也知道我家的情况,我蔡家虽然也算陈留大族,但是我家族一直以来都是书香门第,几十代未曾出现一位武将,而且也没有什么实力雄厚的武将或武士朋友可以托付。但是,我实在不愿意看到我这外孙的天赋被埋没。所以,今天就朝你恬不知羞地开了口。”蔡棱朝淳于老爷子再次施礼道。

淳于老爷子很是吃惊,更多的是疑惑。毕竟淳于家虽然每一代都出了一些武将,例如淳于琼的三叔就在雁门郡担任军司马,淳于琼的父亲担任过大将军府长史,但是总的来说,淳于家也还是以诗书传家为主,毕竟没有出过几位响当当的名将啊。

“季瑜兄,你不要感到疑惑,我知道你淳于家也是以诗书传家,但是你昨天说起,应你家琼儿的要求,要给他找寻武学名师,让他武艺高强。加上,你淳于家多多少少每代都有武将,对于武学筑基还是有方法的,不像我蔡家,是完全摸不着头脑,我小外孙只能够每天抱着石头在院子里跑圈,以打熬力气。”蔡棱继续道。

胡广看着蔡棱的表情,满脸微笑地地抚自己的花白胡须。

“加上,今天早上我去典韦居住的院落,看到我外孙坐在你孙儿的面前,一动不动,聚精会神,我在门口可是呆了约半个时辰,这是我家典韦从来没有过得啊,以前让他坐着待一刻钟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弟我就拉下脸,老不知羞地请你这次送你家琼儿外出求学时,顺便带上我这个外孙,一方面能有个机会学学武艺,另一方面,受受你家琼儿的熏陶。”蔡棱慢慢地把自己的请求道了出来。

淳于老爷子听了蔡棱的话,一时半会儿不知道如何回答。你说不答应吧,会伤了蔡棱的心,说不定还会毁了几十年的友谊。说答应吧,毕竟把这样一个小孩子带在身边,能够培养好还好,一旦培养不好,可就是害人害己啊。

蔡棱看着淳于老爷子犹豫不决,心里知道这有点强人所难,一方面多一个小孩就多一份负担,另一方面,这个时代的武艺可都是家里的不传之密,往往只能直系家家属才能相传,对于外人,很少有相传的。

蔡棱强装笑脸地道:“季瑜兄,为弟也知道唐突了,所以实在不方便也没有关系。”

淳于老爷子听了蔡棱的话,实在不知道如何回答。

淳于琼看着满脸不知所措的祖父,想道:这么好的保镖不要白不要,说不定在我的小说、故事教育下,典韦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名将,而不仅仅是个保镖,一个勇士。看来我要帮我祖父下定一下决心啊。

于是,淳于琼走上前,对淳于老爷子道:“祖父,我今日早上确实看到典韦抱着六七十斤重的石头在院子里跑了十几圈,真的是天生神力。我后来也试了一下,我抱着那块石头也只跑了十六圈就累得不行了,我八岁了,典韦才六岁呢。所以,典韦天生神力,只要有好的老师教导,他一定最差也是以一敌百的勇士,好一点就能成为勇冠三军、开疆扩土的大将。”

刚开始大家对蔡棱说典韦天生神力还不是很相信,只是以为比同龄人力气大一点,现在听了淳于琼琼说可以抱起六七十斤的石头围着院子跑十几圈,才知道典韦的力量有多大。当然更吃惊的是,淳于琼看起来文文弱弱的样子,居然也能抱着七八十斤的石头跑十六圈,也是天生神力啊。

大家一副了然淳于琼为什么要请高手教他武艺的原因了。

淳于琼继续道:“孙儿觉得典韦在武艺方面的天赋比我要强上很多,所以我们只要找到名师,能够教资质教差的我的话,也一定会愿意交资质更好的典韦,毕竟谁会选择差的,不会选择好的呢。再加上如果能培养出一位勇冠三军、开疆扩土的大将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啊。所以恳请祖父带上典韦。”说完,拉着典韦给淳于老爷子跪下。

淳于老爷子看了看淳于琼,又看了看典韦,只能无奈地摇摇头,道:“你们先起来,等我把话说清楚了,再做决定不迟。”

淳于琼忙拉着典韦站起来,知道祖父这么一说基本上就是答应了。

淳于老爷子对蔡棱道:“伯直兄,其实我不是怕我淳于家的武艺传给典韦,不说我淳于家的武艺算不上多高明,就算是很高明,能够传给真正的天才,将我淳于家的武艺发扬光大,我也是极欢迎的。我之所以考虑呢,主要是以下几点,如果以下几点你都能够答应,我二话不说,带着典韦就走。”

蔡棱听了,知道有希望,忙道:“季瑜兄,请说。”

淳于老爷子道:“第一,现在还没有寻到名家高手,我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寻到,就算寻到了名家高手,能不能收琼儿和韦儿为徒弟,我也不敢保证。所以,万一没有寻到,或者是寻到了不收,我就只能安排人将我淳于家的武艺毫无保留地传给典韦,绝不会有所影藏。不知可否?”

蔡棱拉着典韦,向淳于老爷子深深一鞠躬道:“兄长高义,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淳于老爷子点点头,继续道:“第二,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管谁教典韦武艺,最后的成就还是要靠自己,所以,典韦的最后成就到哪一步,我不敢、也不能保证。也请兄长以后不要有任何怪罪。”

蔡棱道:“这是自然的。怎么敢有任何怪罪呢。”

淳于老爷子一颔首,继续道:“第三,外出求学也好,习武也好,都是辛苦的,就如我孙儿的诗文写的:三更灯火五更鸡,典韦能否坚持?”说着向典韦看去。

典韦迎着淳于老爷子的目光,坚定地道:“爷爷在上,小子发誓,不管多苦多难,一定能够坚持下来。”

淳于老爷子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对典韦道:“小字,记住第四点:既然出门在外,那么一切行动都要听从安排,不许胡言乱语,不许胡作非为,交代的任务都要尽自己最大全力去完成,做到最好。一旦做不到或者犯错,我必有重罚,你能否做到?”

典韦一脸坚毅地道:“典韦一定能做到,一旦有些许做错,请严罚,我绝不有任何怨恨。”

淳于老爷子满意地点头,对蔡棱道:“伯直,去给典韦收拾行装吧,半个时辰后我们出发。”

蔡棱对淳于老爷子深深一鞠躬,然后对淳于琼一拱手,表示感谢。

典韦则在淳于老爷子面前深深地磕了三个响头,朝淳于琼深深一鞠躬,跟着祖父去收拾行李去了。

蔡琰也偷偷地跟着蔡棱向典韦居住的小院走去。

“好好好,好一个望孙成龙,好一个高义大气,好一个仗义执言,老夫这一趟来陈留收获满满啊。”胡广拍掌叫好道。

“既然你们这么大仁大义,那么我也不藏私,成就一件美谈。我刚好有一位好友,是一位武术大家,其武艺如果自称天下第二,绝对无人敢称天下第一。”胡广继续道。“拿笔墨来,我书信一封,刚好他也在东莱,你们到得东莱后,拿着我的信去拜访他,至于收不收琼小子和韦小子为徒,就看他们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