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淳于三国
3255100000055

第55章 童渊感慨

等到淳于老爷子等四人好奇地准备尝一下大锅里的野猪肉的味道时,大锅里的肉已经被小子们瓜分得差不多了,只见每个小子的碗里都堆满了肉和野菜,正坐在石头上,将碗放在面前,左手拿葱油饼,右手用筷子夹菜,每吃一口葱油饼,就夹一口菜。

国毅是四人中最先吃也猪肉的人,他尝了国渊给他的一口后,再也坐不住了,爬起来就学着小子们的样子,给自己的碗里装了一满碗的野猪肉和野菜,跑到他儿子旁边,拉着国渊就离得淳于老爷子远远的,好像怕他们抢自己碗里的肉一样。

淳于老爷子、李彦、童渊看着国毅的样子,突然发现野猪肉应该不一般,忙爬起来,去尝锅里的野猪肉,尝了一口后,三个人才知道自己的动作慢了啊,忙开始瓜分起来,将锅里的最后一点汤都给瓜分得干干净净。

小子们看着淳于老爷子等三人的表情,都站起身,拿了几块葱油饼,跑得远远的。

三个人看着碗里没有多少料,还有离得远远的小子们,只能相识苦笑。

半响过后,小子们都打着饱嗝,端着空碗,晃晃悠悠地走到大锅旁边,一屁股坐在地上,半躺着晒着太阳,好像吃得太撑了,只有这样才舒服一些。

等到淳于琼拿着空碗到大锅旁边时,童飞踢了淳于琼一脚道:“小子,老夫中午没有吃好,晚食务必要让老夫等几个吃好,没有猪肉了,老夫去打只野猪回来。晚食不仅老夫等几个要吃,而且家里的两位师母,还有几位丫鬟、仆人也要吃,知道吗?”

淳于琼摸了摸自己的屁股,只能点头连忙道:“师傅放心,猪肉还多的是,够晚上吃的,您歇着吧,不用再去打猎了。”

童渊这才满意地背着手离开了。

李彦走到淳于琼身边,放下空碗,道:“这两陶罐盐我先带回去,分给大家,你们下午辛苦一下,尽量多制作一点。”

淳于琼点点头,李彦就拿着两大陶罐盐转身走了,刚走几步,就回国头来,再抓了几片没有吃完的葱油饼,道:“也不要忘记你师傅说的话啊,我们酉时过来吃晚食啊。”

淳于琼连忙点头称是。

淳于老爷子从地上爬起来,伸了一个懒腰,道:“好久没有吃这么饱了,我得回去睡一觉了,晚上再来。”说着,就往村庄走去。

国毅看到大家都向村庄走去,自己也爬起来,拍了怕屁股,跟在三位的后面,和三位又说又笑地向村庄走去。

待淳于老爷子走远,淳于琼对小子们,道:“都给我起来,开工了,我们抓紧时间,下午我们务必制作三陶罐海盐。”

小子听了淳于琼的话,都乖乖地站起来,开始干活。就算是张绣和藏霸,现在对淳于琼的话也不敢说半个不字,当然更多的是不愿意,毕竟淳于琼的美食也好,制盐术也罢,还是他展现出来的心胸,都很是让张绣和藏霸很是佩服。

大家在淳于琼的安排下,忙碌了一下午,总算在酉时前,制作了满满三大瓦罐的食盐。

做完食盐,淳于琼开始指挥大家做起晚食来。淳于琼检查了桶里面的野猪肉,看到里面有很多五花肉,还有四只猪脚,于是准备做个红烧肉和大盘猪脚,虽然没有酱油,当然还有几个肉炒野菜。

葱油饼也不准备再做了,晚上搞点面吃一下,汤汤水水好消化一点。

淳于琼用水和了黍粉,放在一块大石头上使力地柔起来,淳于琼前世就很喜欢吃面食,特别是刀削面,每周都要吃一顿。后来因为感觉南边的城市的刀削面都不正宗,自己还找了个老师傅认认真真地学了一周。

待黍粉柔得差不多了,张绣也将五花肉切成了淳于琼要求的样子,还有猪脚也被典韦和鲍忠给弄成了小碎块。

淳于琼在于禁的烧火下,满脸油烟地将红烧肉、大盘猪脚、肉炒葱花、肉炒蒲公英,还有海带汤给做了出来。海带还是童飞打海水的时候发现的,淳于琼看到后,知道是好东西,马上要求童飞采了一些,用了两根筒子骨,煮了一大桶海带汤。

等菜刚炒完,淳于老爷子等四人很准时地到了,后面还跟着李彦和童渊的妻子,以及李彦和童渊家的几位丫鬟和仆人。

淳于琼正要向他们行礼,童渊道阻止了他,道:“都是自己人,没有必要那么多虚礼,你赶快把晚食准备好就行。”

淳于琼听了后,也就打消了行礼的想法,等大锅里的水已经开始沸腾起来的时候,拿起柔好的黍粉团,用一把三分之一长的匕首开始刷刷地做起刀削面来。

小子们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做法,都围过来看淳于琼的表演。就连淳于老爷子等也忍不住围了上来,很有兴趣地看着淳于琼,指指点点。

面削完了后,淳于琼让李丹将所有的晚摆放在大锅旁边,然后给每碗放了一点盐,再从准备好的猪油里舀出半勺子,放到每一碗里,最后将用蒜蓉、姜末,还有茴香、葱花等做成的酱料也一一分到每碗里。最后拿起葫芦,从大锅里舀出一葫芦带汤的刀削面放到碗里,示意李丹等先端给淳于老爷子等。

待淳于老爷子等长辈都有了面,小子们才开始端起自己的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还没有等淳于琼吃,童渊走了过来,把碗向淳于琼一推道:“再来一碗。”淳于琼听了这话,差点没有摔倒,刚才给童渊装的时候就故意给他多装了的,现在可不敢给他多吃了,万一伤着了脾胃拿自己的罪可就大了。

淳于琼忙给童渊弄上一碗,只是面少汤多。童飞灌下半碗面汤,心满意足地擦擦嘴,由衷地长叹一声:“师傅我吃了大半辈子的食物啊,这次才感觉自己在吃饭,以前吃的都是猪食不如啊。这又是你小子的独家之作啊,我可以说,就凭这碗面,你这辈子就衣食无忧了。最近你给我带来的惊喜太多了,你总有一天会风云天下的,只希望你能看在师傅的面子上,以后多喝这帮师兄弟相互提携啊,把属于你们的路走好,走精彩。”

淳于琼听了童渊的话,忙道:“师傅何出此言啊,弟子和这帮师兄弟相处下来,虽然时间不久,但是这帮师兄弟的为人、处事,性格无不显示出他们是一代人杰啊,弟子相信,只要好好习文练武,他们都会出人头地的。而且,与这帮师兄弟交往,我们都互相欣赏,虽然我们不是亲兄弟,但是我们比亲兄弟还要亲密几分,互相帮助、互相提携、共同成长是应有之义,师傅大可放心。”

童渊听完乐呵呵地道:“师傅是个粗人,但是老夫自认为是个有福之人,我和我师兄结拜为兄弟,无不赤胆忠心,不离不弃。现在我的小子,我的徒儿运气还是这么好,师傅一定多活几年,好好地看看你们能够创造出什么样的惊天动地的事业出来。”

童渊一碗面里品出了淳于琼对自己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情谊,这是一种弟子对师傅冰心一样的尊重和爱戴,比嘴里说出来的还要牢靠一万倍都不止。童渊怎么能不幸喜若狂呢,一直以来,童渊不担心自己的一身武艺没有人传承,他作为世外高人,怎么可能看不清未来的局势,他已经深深地感到未来的乱世即将来临,他怎么不担心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弟子在这个即将来临的乱世如何自处,如何建功立业,如何造福老百姓。现在观淳于琼,不仅文才出众,可以想象未来他的武艺一定也不会差,加上他为人有情有义,加上才智卓越,又机变百出,那么自己的儿子、弟子们能够跟着他,自己也就放心了。

童渊笑呵呵地看着淳于琼,道:“你还没有吃晚食,赶快吃,我去看看你师母吃得如何,不打扰你了,哈哈哈。”

淳于琼看着傻笑的师傅,不明白有什么好笑的。自己拿起一碗面,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黍粉做的面虽然赶不上小麦粉做的面,但是黍粉比小麦粉要糯一些,吃起来有自己独特的口感,味道还不错。

淳于琼端着汤面走到放菜碗的地方,只见菜碗里只剩下一点底汤了,淳于琼端起红烧肉的底汤,一把将其倒进自己的面碗里,用筷子拌匀,大口地吃起来,别人只知道肉好吃,其实不知道红烧肉的汤拌面那可是绝顶美味啊。

典韦看到淳于琼将红烧肉的底汤倒在面碗里,他也跑过来,将猪脚的底汤倒到了自己的碗里,学着淳于琼的样子,将面拌匀,大口地吃了一口,笑呵呵地小声地对淳于琼道:“还是老大会吃,这个底汤拌面,味道太好了。”

淳于琼用筷子敲了一下典韦,道:“你看起来一副老实忠厚的样子,我看你是我们这群人里最坏的。以后不知道有多少人被你卖了还要给你数钱。哈哈哈。”

典韦笑了笑,也不反驳,道:“我都是老大教出来的啊,怪不得我。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