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疯狂的温州商人
32766700000027

第27章 胆识是成功的关键

老实人:做生意不能太张狂,还是按部就班的好,我不奢望能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只要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可以了。

温州人:如果只想混日子,那你最好不要经商。既然选择了经商,就要设定一下宏大的目标,就要争取做行业的强者。

温州人做生意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这种在别人看来有些张狂的想法,其实正是温州人非凡胆识的集中体现,也正是温州人在商海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美国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说过,要使自己的产品在顾客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好的办法是使产品或产品的某一方面成为市场同类产品的“第一”。温州人更是深深地懂得,只有做到了行业中的第一,才是维持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尽管许多温州人都是从小打小闹发展起来的,但是,他们却始终如一地、顽强地朝着行业的最强者进发。

温州人认为,没有胆识的人,永远与成功无缘,与财富无缘。无数温州人就是靠着这种“桀骜不驯”的胆识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攻占了一个又一个“顶峰”。

温州人虽然大多从小生意起步,但是他们依然具备着做大、做强的胆识,拥有成为行业领导者信心和决心。他们不甘于被动地追随别人的步伐,而是用自己的能力向强者发出挑战,所以温州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浪潮中脱颖而出,甚至扬名国际。

林凯文曾经是温州“百万销售大军”中的一员。20世纪90年代初,他通过销售水泵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接着,林凯文一手创建了“永嘉瓯北水泵厂”(这家厂子就是凯泉的前身),开始了他的水泵事业。

为了让自己的企业成为行业王者,林凯文费尽了心思。1993年,企业达到了1000万销售额,在永嘉成为头号水泵企业。但是,1994年,公司的业绩却出现了衰退的迹象。林凯文发现是技术的低能导致产品质量不过硬,规格型号太单一。再往下追根溯源,就是缺少技术人才。于是,1995年,林凯文毅然决定移师上海,公司改名为上海凯泉给水工程有限公司。他说:“我要借上海的优势,打造我的生产基地,把我的‘泵’像导弹一样发射升空,辐射全国甚至全球。此时不来,更待何时!” 搬到上海后不久,林凯文结识了一位水泵业的高级工程师。两人通过交谈互有好感,工程师表示愿意帮助他招募人才。林凯文一听,很是欢喜,于是给了工程师一张多达一百五六十人的需求表。 工程师对林凯文的野心非常惊奇,但是更令林凯文惊奇的是,这位工程师竟然真的为他找到了人才。有了人才的林凯文如鱼得水,他率领凯泉集团先后参与建设了东方明珠、磁悬浮列车等标志性工程,凯泉品牌也从此名扬天下。 这期间,林凯文仍不断地 “招兵买马”,壮大技术力量和销售队伍。目前,上海凯泉集团员工有70%是大专以上的人才,有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等10多位高级人才,有31个硕士生,其销售网络遍布全国。 正是他的远见和胆识,使林凯文的企业在同行中迅速成长,并脱颖而出,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1998年,集团销售额为2.5亿,名列全国泵业前8名。 1999年,集团销售额为3亿,名列全国泵业前3名。 2000年,集团销售额为3.5亿,成为全国泵业第1名。 如今,林凯文的凯泉集团已经连续5年稳居中国泵业的王者地位。2003年,林凯文当选第十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排名比姚明还高出一位。2004年,又被评选为温州民营经济十大年度人物。 他的当选理由是:“凯泉泵业能做到全国同行第一,难能可贵;作为温州人而能在精英荟萃的上海滩崭露头角,难能可贵;以上海为主的企业而能在温州国税百佳企业中榜上有名,难能可贵。” 如今,凯泉集团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企业的考察。而林凯文一直默默地把眼光盯住了世界泵业的头号巨子:ITT,一个年销售额达到100亿的美国跨国公司。“我个人认为,世界的泵行业的前列里面必然会有中国的泵行业的品牌,这个品牌我认为就是凯泉,这是我自己的目标。”林凯文坚定地说,“总有一天,我们会是世界泵业的最强者。”

林凯文靠着温州人独有的胆量和见识,从温州的老家走向了上海都市,又从上海都市走向了国际市场。他的成功源自于他“敢于成功”的气魄,源自于他“争当王者”的霸气。作为一个温州商人,林凯文比别人更加懂得“胆识”对于经商的重要性。

不怕你不行,就怕你不敢。作为一个商人,没有胆识,就意味着不会有突破,就只能成为别人的附属品。这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商人都不想成为的角色,而作为温州商人,他们更加抵触成为他人的附庸,他们渴望闯出自己的天地,渴望占领每一座高峰。

更加可贵的是,他们不仅敢想,而且敢做。温州商人用近乎疯狂的“胆识”向世人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商人”,以及怎样成为真正的“成功商人”。

疯狂语录:

胆识是经商的第一关键。

——杰克?韦尔奇(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