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疯狂的温州商人
32766700000003

第3章 创业路上拼抢当先

老实人:做生意就是要按部就班,懂得先来后到,不要贸然尝试,否则会让自己败得很惨。枪打出头鸟,做生意还是保守些好。

温州人:做生意讲求的是快速决断的速度,如果遇到商机把握不住那自己永远也不可能领先。快速的抢占市场才能做好每一单生意。

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强烈,一切竞争都趋向快速发展。这对于商海中四处寻觅商机的商人来说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抓住恰好的商机,这样才能领先于其他商人。温州商人就是这样一批队伍,他们总能够在商机出现时用最快的速度占领市场。

温州人在抢占市场上有着疯狂的劲头,“拼抢”两字点出了温州老板做生意的风格。很多的温州商人往往是在头一天打听到商机,第二天就拿到订单。这个速度让很多人为之惊叹。

1983年春节,一位温州华侨从美国注老家打来电话:“美国警察总署最新消息,美国警察要换服装,34万人,需要68万副标章,每人两套就是130多万。你们能不能做?”

这个电话一打过来让温州商人为之振奋,他们很快的意识到:商机来了。随后,两个温州商人火速赶到了美国,表明了合作意向。但是温商的主动并没有赢来美国警察局总署的认可,他们质疑中国是否真的能做出一流的标章。

看到美国人的反应,这两个温州商人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站在客户的角度上说:“中国有句古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你们派两位专员到中国去看一看,费用我们全包。”

美国人看一听是免费去参观,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随两位温商来到了工厂。两位专员亲眼见证了工人从投料到成品仅用了35分钟。他们很是满意,就在几天后带着100副样品回到了美国。

美国警察总署的领导一看样品,十分满意,再看价格也只是美国军工厂的一半不到,并且还不需要定金,于是68万的买卖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成交了。

在以上事例中,从发现商机到赢得商机,温州人仅用了三五天的功夫。温州人的经营思路是“务实和速度”。他们是一群敢为天下先的人,他们既不希图他人的扶持,也不靠外来资金的资助,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先开发市场,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抢入。在“抢”市场的同时,还不可缺少“拼”的劲头,如果觉得客户高高在上或竞争对手过于强大,而不敢进入市场,那么也就不会有创业的成功。

温州人在抢占商机上一向最为敏捷,毫不夸张地说,温州人看到有生意可赚,第二天就会弄台机器运转起来,机器可以放在家里或朋友的仓库里,行了,再盖厂房,厂房大了才请管理人员,这要是在其他地方,半年也论证不下来。

在快速变换的市场环境中,考量商人的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商机,并且将想法具体化。温州人之所以会致富,很重要的一点不是因为他们有聪明的头脑,而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抓住机会并且很好地将计划实施。

刘士舜出身于温州一个农民家庭。创业时,他把投资项目锁在了做皮鞋生意上。在市场调查时,他发现传统上的皮鞋批发只是总代理、经销商下单,厂家接单,按客户要求的尺码、款式等方面进行生产。刘士舜想:在市场上,是否每一份订单都能成交?工厂是否会多加工一些鞋以防出现次货?多出来的鞋到哪里去了?一连串的问号让刘士舜刨出了“尾货”的概念。

经多方打听,他了解到产品出厂后,工厂都会有些存货。为了清仓,厂家给出的尾货价竟比订单价便宜近一半。刘士舜窃喜他抓到了一个好商机。他想:温州少说也有几百家皮鞋生产厂,就算每年只有十几家甚至几家肯拿货给我,也能赚个盆满钵满。刘士舜当即花了3万块钱租下门面仓库,直奔皮鞋尾货市场。

由于尾货廉价,尾货经销有个特点:量大从优。厂家宁愿以极低的价格一次性拿一万双尾货鞋给一个尾货商,也不愿以稍高的价格占用更多的渠道和时间分别拿给几个尾货商。所以尾货商拿货的快慢就是一个“抢钱”的过程。

当别人还在等厂家的出货通知时,头脑灵活的刘士舜早就拨通了厂家的要货电话,一旦有尾货出厂,他总能逮到第一手消息,然后冲过去验货,抢回仓库,一般每天都有货进仓,少则几百多则上万。凭着这股拼抢的劲头,刘士舜创业还不到两年就在内销市场和外销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刘士舜在调查市场的过程中,发现了皮鞋尾货中蕴藏的巨大商机后就立即租下门面仓库,着手尾货经营,结果大赚了一笔。这关键在于他懂得提早发现商机,了解市场状况,然后见缝插针。如果不是如此迅速地发现商机并且有效地执行,那么刘士舜也不会创业成功了。

速度决定成败,拼抢中才会占得先机。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温州商人却越发精神,随时随地注视着商机的出现,用敏锐的眼光洞察创业路上的每处风景。

温商的实战经验也提醒我们,一旦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市场中,瞄准了商机,就绝对不要放过,一定要做到稳、准、狠,下手要快,坚定从鲜为人知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的信心,敢于拼抢,切忌犹豫不决,贻误商机。

疯狂语录:

我们温州商人就算是在伊拉克的炮火硝烟中也能嗅到商机,而且拎起包就直奔目标去了。

——沈阳中旭集团董事长 曾昌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