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疯狂的温州商人
32766700000053

第53章 把生意做成一种文化

老实人:小本生意哪有什么文化可言,能够赚钱才是硬道理!

温州人:只能够赚钱的生意是干瘪的,能够把生意做成一种文化,才是高超的,同时还能够促进盈利。

“红蜻蜓”“虎牌打火机”“康奈”“美丽佳人”这些名牌都是出自温州。温州商人从小本生意开始做起,直到将生意做成一种文化,品牌远扬,这究竟是借用了怎样神奇的力量呢?

其实,温州商人把“将生意做成一种文化”看作是追求。文化,不仅是一个企业品牌的持久魅力,也是许多杰出的企业家始终钟情的对象,也正是这种对文化的偏好使他们走向了成功。

我们都知道,“红蜻蜓”是温州的一个鞋类品牌。钱金波和他的红蜻蜓集团,也是温州人打拼天下的一个成功例子。

钱金波出生在国家级风景区楠溪江畔的一个小山村。当改革大潮涌向楠溪江两岸时,钱金波开始走南闯北,经销起皮鞋来。经过几年的磨炼,钱金波带着以文化为品牌导向的永续性经营战略,带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理念,于1995年3月回乡创建了永嘉县红蜻蜓皮鞋公司。

仅用五年多时间,钱金波就淋漓尽致地演绎、放飞了充满诗情与遐想的“红蜻蜓”,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为全国无区域跨行业集团公司。

钱金波之所以选用“蜻蜓”这个意向是因为蜻蜓是东方人喜爱的一种美丽轻盈的昆虫,加上一个“红”字,更增添了十足的韵味,这个品牌首先从文化意蕴上征服了人心。“红蜻蜓”的飞翔是文化的飞翔,是梦想的飞翔,它一直汲取着文化、自然、亲和的力量。

而将品牌名字定为 “红蜻蜓”,是因为钱金波考虑到,温州早几年的大背景是经济气氛浓厚而文化氛围薄弱,更多的产品是借船出海,更多的品牌名称是模仿,没有特色,没有内涵,更别说民族文化的意蕴了。

但是,蜻蜓很容易让人与自然、情趣、一个人的童年联系起来,“红”是中国的民族色,能让人想到红旗、红对联、红双喜、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充满喜庆吉利的东西和场景,因而适合作为民族文化品牌。

1999年10月,红蜻蜓集团成立了全国首家也是迄今唯一的鞋文化研究中心,开辟了产品与文化共同演绎的新天地。

温州商人钱金波很看重文化的内涵。在他的心中,文化是一种具有永恒魅力的东西。同时,这也是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法宝。

钱金波始终坚持这一观点:“设计和工艺可以克隆,文化不可抄袭。”为此,他不断吸收文化养料,充实鞋文化,从而成功放飞“红蜻蜓”。

如今,红蜻蜓已在国内拥有三大开发设计中心、五大生产基地、八个销售中心、43个办事处、2000多家专卖店、店中店,营销触角直达销售终端。“红蜻蜓”已飞进千家万户,“红蜻蜓”的品牌文化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国鞋都”温州的一面旗帜。

“红蜻蜓”已经慢慢成为了一种企业文化,当人们在购买“红蜻蜓”皮鞋时,也就想起了它的意义。文化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企业立足点。在企业文化上做得好,可以展望企业的发展前途,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即使红火也只能是一时的。

我们发现,也只有有文化的品牌,才能成为名品牌。也就是说,名牌产品的背后必须是文化,文化承载量越大,其效益释放量也就越大。

因此,经商的人要在头脑中产生一种培养企业文化的概念。名牌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就好像人与影子的关系那样密切,若没有文化的内涵和积淀,而仅有商业操作,这样的品牌将难以持久。只有将生意做生意中文化,才能成为经商中持久的动力。

疯狂语录:

设计和工艺可以克隆,文化不可抄袭。

——红蜻蜓董事长钱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