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疯狂的温州商人
32766700000056

第56章 商人要化腐朽为神奇

老实人:做生意走了下坡路,成了烂摊子就该舍弃。

温州人:不管做什么生意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烂摊子要积极整顿,要有化腐巧为神奇的能力,不能一遇到不好的境地就退缩或置之不理。

很多商人对烂摊子想躲避都来不及,但是疯狂的温州商人却不一样。他们会主动接受烂摊子进行整顿,让它重生。就是在经营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们也会耐心的将它治理好,而不是随意舍弃,这与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有关。

在温州人看来,亏损企业并非一无是处,它具备了行业基础,诸如生产技术、销售网络等,一切都是现成的,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既成优势一直都没发挥出来。一旦清除了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如运营机制呆滞、管理不善、制度陈旧等,使其原有的优势得以发挥,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比一个新的企业更容易走上轨道。

因此,很多发家致富的温州人都是靠承包亏损企业来扩展自己事业的。现任温州文成减速机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卓文生,就是依靠这一模式起家的。

1977年,卓文生怀揣300元钱开始闯天下,成为温州最早的购销大军中的一员。刚开始,卓文生对于从何入手很迷茫,后来,经过他仔细观察,许多国营企业由于机制过死,仓库里常有积压货物,很多产品都没能流入市场。

卓文生看到市场对这些产品还是有需求的,尚未饱和。他认为,积压产品其实只是旧了一点,质量上问题却不大,有不少都是原装好货。

于是,卓文生开始有选择性地专门购买国营企业仓库里的积压品和旧货,运回温州转卖。在这个过程中,卓文生几处碰壁,因此很多企业领导出于谨慎,不肯出卖库存的积压产品。通过说好话,甚至请客吃饭,一场又一场“人情”攻坚战,终于,卓文生买回了这些旧货。1983年,国家明文规定:国有企业的库存要全面清理,于是情况好转,货源开始充足起来。

有一次,卓文生在天津物资回收公司,看到了一批已被宣布报废的原装机电产品,他一口气买下了几十万元质量过硬的机电产品运回温州,受到当地市场的欢迎。

就这样,卓文生将一件件的旧货都重新出售,并且获得了好价格。卓文生就像一个产品医生一样,让这些产品又从此起死回生。正是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使得卓文生从很小的投入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作出了一番事业。

不管什么破烂东西到了温州商人手里,改头换面就都成了宝贝。其实,被精明的温州商人拿到手里的并不是破烂,对于有多种需求的市场来说,的的确确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离不开的宝贝,只不过宝贝生了锈,而温州商人凭借着敏锐的眼光,认出了这些宝贝,并把它们收拾得焕然一新,结果卖出了大价钱。

温州商人不仅可以将这些旧货重新售出,他们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也都很淡定,心中有一股狠劲,让生意挣脱掉腐朽的境况,从而从烂摊子中获取利润。

1990年,原轻工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温州生产的皮鞋列入重点整治的对象。温州鞋陷入了艰难的境地。这时候,许多温州鞋厂都倒闭了。

但是康奈集团的郑秀康、奥康集团的王振滔却从品牌和质量着手,经过10多年时间的卧薪尝胆,把康奈和奥康的形象树立起来了。

为了收拾因为劣质留下来的烂摊子,王振滔派人专门到山东去打假,并且果断决定:火烧假冒温州鞋!

王振滔说:“现在烧这把火的话,说明我们有信心把它做好,不但是我们这个行业,甚至所有的温州,包括政府也有信心,进行温州的二次创业、三次创业,再去继续发展。”

工作人员问:“火烧地点在哪里?”

王振滔毫不犹豫地回答:“杭州武林门,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1999年12月15日下午3点,在杭州武林门2000多双假冒温州鞋被烧为灰烬。

随后,王振滔带领员工一起整顿鞋子的质量问题。经过多年努力,如今的奥康已经是中国鞋业的名牌,几乎人人都知道奥康的那句广告词:“穿奥康,走四方”,美丽佳人李嘉欣的形象代言又为奥康的品牌增添了一份色彩。目前,奥康在国内拥有1800多家专卖店,1000多家专厅专柜。

王振滔破釜沉舟,将病态的奥康集团又重新赋予了生命。温州商人就是这样,将别人都想遗弃的机会紧握住,碰到烂摊子毫不畏惧,瞅准机会就接过来,继续经营下去,就像再造医生一样,化腐朽为神奇。

疯狂语录: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