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疯狂的温州商人
32766700000073

第73章 纵横南北:从内蒙到广州

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敢于冒险。在CNN,梦想也可以变成现实。

——泰德·特纳(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创始人、总裁)温州地处浙江南部沿海,山多田少,区位条件较差,自然资源也无明显的优势,温州人多地少,要创业,他们只能向外拓展,不断寻找一个个新的发展空间。因此,温州商人在全国各地散布最广,南至三亚,北到漠河,西抵拉萨,东临青岛,到处可见温州人的踪迹。最初他们以原始的手工技艺为主要的生存手段,如理发、补鞋、裁缝,一个个散兵游勇燕子般地南来北往。他们既有朴实淳厚的一面,又有敢于冒险不怕风险的一面。他们兼备北方人的豪迈和南方人的纤细。自古温州人便以外出经商为荣,而且外出绝无漂泊的感觉。他们背井离乡走南闯北,为的是出人头地,赚钱养家。

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里,温州商人更是遍布中国乃至全世界,而且越来越由行商推销变为坐商经营,由游击方式转向坐镇赚钱。温州人用事实证明着他们比犹太人更能闯荡。

20年前,在内蒙大地上出现了一批操着浙江口音,做着摆地摊、弹棉花的生意的小商贩。如今,当年这些小商贩已聚合成拥有几百亿资本的商会财团,在内蒙古自治区,投资涉及房地产、电器、资源开发等领域,经商人数已过10万。内蒙古温州商会也于1999年10月成立。在风起云涌的商海中,滕有兴会长带领下的包头商会正在塞外民营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

“世界屋脊”温州人敢闯,人才汇聚的首都北京成了温州商人的北方大本营,甚至在金融发达的上海也是温州人的大显身手之地。

北京城里有遐迩闻名的“浙江村”,虽然名为“浙江村”,但基本上是以温州人为主体,他们散布在火车站、五道口、沙窝和大郊亭,呈星状围着整个北京城。如今,北京城有许多大腕级的温州商人,例如蜚声海外的“101”毛发再生精发明者、人称“红色大亨”的亿万富翁赵章光,饮誉海外的“中国阿信”徐小英,永嘉桥头纽扣市场出来的纽扣老板群,还有来自乐清柳市的电器电子大王,来自苍南金乡中国最大商标城的商标大王,也有一批年轻的在京城商海里搏击长空的一代温州商人。在上海,南京路是上海人最引以为豪的商品世界,而数以百计的店铺和柜台的真正主人却是温州人。

而遍地是黄金的广州、深圳一带,温州人更不会将目光移开。广州温州商会会长刘剑,10年前在广州创办了广州卡洛琳娜工艺饰品公司。之后他涉足酒店业、建筑材料、房地产和市政建设等多个领域,名片上已经有了7家企业的董事长的头衔。他还介绍说,目前,在珠三角地区的温商已经达到20万,遍布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等地,掌握着像鳄鱼、圣保罗、花花公子五十几个国际品牌的总代理权。并且在化妆品、灯具、五金等行业已经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175万在外温州人每年创造1600亿工业产值。”刘剑说,“温州商会已经从一个保姆变成了服务员,现在已经发展到集团军的时代。”

这就是温州人为什么能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温州不仅成了中国现在最富裕、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且涌出了“德力西”、“正泰”、“康奈”、“奥康”、“红蜻蜓”等一系列中国名牌。从而也出现了,在今天的的每10个地球人中,就有1人穿着温州人制造的真皮皮鞋;在每10元国内服装的产值中,就有1元是温州服装创造的。每年,温州有5~6亿只打火机走下装配线,并占领着出界70%的打火机市场;每天,温州有100万副太阳镜销往世界各地的“温州地带”的广阔影响力。

温州人的致富方式不仅让温州人富了,同时也影响着更多想要创业的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效仿温州人敢于走出家门外出打拼,从而来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疯狂语录:

我现在走到哪里都很方便,因为温州商会遍布全国各地,很乐意接待来自家乡的客人。有钱大家一起挣,有商机大家一起争取。

——温州市鹿城区副区长 熊洪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