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疯狂的温州商人
32766700000075

第75章 7500亿游资在市场流窜

老实人;有钱了就一定要防范风险,能不投资就不投资,能少投资就少投资,否则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很可能会毁于一旦。

温州人:有钱了就得升级一下赚钱的方式,风险和利润是共存的,不冒险怎么赚大钱呢?赚大钱就要想办法掌控市场。

温州商人对市场有着很强的把控能力,他们投身眼镜、皮革、成衣等实业经济,靠着勤劳打拼下一方江山,成为新兴的财富军团。富裕起来的温州人,手头的闲置资金开始多了起来,温州商人的赚钱胃口也随之大开。对财富孜孜不倦的追求,让他们在经济市场中呼风唤雨。

温州人投入市场的流动资金不可谓不巨大,对市场的左右能力不可谓不强。7500亿的游资在市场中左冲右撞,一时之间,市场几乎成了温州人的天下。于是不少人惊呼:“温州究竟有多少钱,温州的钱是不是能把整个中国买下?”从现实情况来看,人们的惊呼慨叹确实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温州的游资数额十分庞大,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么多的温州游资哪里来的?温州商人真就这么有钱吗?

温州游资的来源并不是单纯的温州商人的闲置资金,从整体上来说,温州的巨额游资来源是很广泛的,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银行贷款外,还有三个主要来源:

来源一:民间流动资本

民间流动资本主要是指游离于银行外的温州民间的流动性资金的总和。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广大温州商人私人手中的各种资金,包括个人在外地的购房、购地等各种投资。还包括以个人外币形式存在银行的资金。

这部分资金的数额也是很大的,从温州的“太太炒房团”的大手笔,我们就能窥出一二。

来源二:企业资金

企业资金包括企业内部资金、企业内部集资、企业投向外地的资金。其中企业投向外地的资金包括在外地的购房、购地、工地建设等的投资;企业内部资金包括企业用于生产、发展以及维护企业正常运转的流动资金。再加上温州的中小企业十分众多,温州所有大小企业的资金聚集起来也是很庞大的。

来源三:民间借贷资金

从2004年开始,温州的民间借贷规模就持续上升,民间借贷在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中所占比重达到了10%。据不完全估计,温州的民间借贷资金总规模大约在500亿-1000亿元之间,其中包括一部分高息贷款。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发布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选择“民间借贷”的储户占到24.5%,成为温州人的首位投资方向。

高达7500亿元的游资就是这样来的。温州人不仅自身的财富能量十分充足,而且善于投资,他们不会闲置着这些巨额的游资,他们要让小钱生大钱,要让财富生生不息。于是这些巨额游资开始在市场中流窜,靠着巨额财富,温商在市场中如鱼得水,对市场的准确把握,让他们成为市场的新宠。

首先是房市,实业起家的温州商人大量购进温州、上海甚至全国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不动产,楼市抢购,异常火爆,温商的购房路线成为中国楼价上涨的风向标。

接着是艺术品,身为商人的温州人也开始对文墨、古董等玩意感兴趣,艺术品收藏成为温州人的投资热门,于是各种艺术品拍卖纷纷涌入温州,字画、玉器等。很多艺术品都拍出了天价。

在然后是大蒜,在广州一个批发市场,白皮大蒜批发价已从6月份的1元/公斤涨到8.2元/公斤。北京大蒜的批发价也是高达8元/公斤,比年初最低时候的价格高了9倍。

温州商人对市场的掌控已经不言而喻。巨额的财富,商人的精明,敏锐的市场感知力、判断力,完美的组合让温州商人对市场的把握如虎添翼。事实证明他们确实有很强的对市场的掌控能力,他们过人的聚财能力确实令人感到吃惊。

钱多了,就要有更多的钱。温州商人对财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他们不会把手中的钱放置藏起来,生命在于运动,赚钱也是一样,钱只有动起来才能生钱,死钱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一潭死水,迟早都会发臭。把钱投入市场在温州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不管赔还是赚,他们都不安于固守财富。

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温州商人在商海中历练出的对市场的感知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温州商人对市场的熟悉为他们用游资掌控市场提供了前提。温州商人借助巨额游资在经济市场中叱咤风云,左右市场的超强能力与其过人的财技是名副其实啊。

疯狂语录:

现阶段温州游资其实是处于迷茫期,投资黄金或者农副产品的现象是存在,但并不是普遍情况。境外楼市的投资长期以来都有人在经营,可人员数量不多。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