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怀孕圣经:超值白金版
32824600000004

第4章 选择受孕的时间

最佳怀孕时间

最佳受孕季节

专家们普遍认为9~10月份怀孕为最佳季节,预产期又是春末夏初,气候温和,有利于孕妇身体康复和促进乳汁的分泌,初秋时节,天气比较凉爽,有各种富含维生素的新鲜瓜果、蔬菜等等,为女性及时摄取并储备多种营养创造了有利条件。等到寒冬时节,新妈妈已经平安地度过了胎儿最易感染病毒的敏感期。临产时,正是凉热适宜的春末夏初,春夏之交的宝宝可有良好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的骨骼钙化,不易患佝偻病,避免了宝宝出生后因为天气炎热而生痱子,也有利于新妈妈的饮食调理和身体恢复。

最佳受孕时机

排卵期当天及前5天,此时性交受孕概率比较高,当然了,受孕率最高的还是排卵当天。需要注意的是,性交次数过疏或过频都不利于受孕,性交间隔过短,精液稀薄精子量少,不利于受孕,通常要在排卵期性交前节欲3~5天,以保证足够数量的高质量的精子受精。性交时间应尽量在最接近排卵日的时间。如果排卵之前过早性交,精子会在生殖道里停留时间过长;或者排卵后过迟性交,卵子等待时间就会过久,这两种情况都影响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不利于优生。

一天中最理想的受孕时刻

在排卵期时应综合各方面的条件,选择最理想的受孕日,一般安排在女性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17天以后同房受孕流产率较高。因为卵子排出后,一般只能存活12~24小时,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通常只能活1~3天,因此一般说来,同房时间过早过晚都不易怀孕。人体的生理现象和功能状态在一天24小时内是不断变化的,早7时至12时,人的身体功能状态呈上升趋势;下午13~14时,是白天里人体功能的最低时刻;17时再度上升,23时后又急剧下降,普遍认为21~22时同房受孕是最佳时刻。此外,同房后女性长时间平躺睡眠有利于精子游动,增加了精卵接触的机会。

受孕避开4个黑色时间

“黑色”受孕时间,指的是精子和卵子在人体不良的生理状态下或不良的自然环境下结合为受精卵。这样的受精卵容易受到各种干扰,质量受到影响。

优生学家认为,夫妻在受孕前和受孕时的心理与生理必须处于健康状态,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否则可能就会影响将来宝宝的健康,甚至造成悲剧。因此,准备受孕的夫妇应该避免以下4个黑色时机:

不要在情绪不佳时受孕

情绪与健康息息相关,并且还可影响精子质量。不良的情绪刺激可影响母体激素分泌,使胎儿不安、躁动,既而造成流产。因此,精神不愉快时不要怀孕。

不要在蜜月时受孕

不要在新婚时马上受孕。在蜜月里,身体一般处于过度疲劳状态,加之新婚夫妇性生活频繁,会大大影响精子与卵子的质量,故应该在婚后的一段时间后再受孕。

不要在不良的环境下受孕

我们的人体也是一个充满电磁场的导体,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这个导体的运转,如太阳磁爆、雷电交加、山崩地震、日食月食等,都会影响人体的生殖细胞引起畸变,所以在这些时间都不宜受孕。否则,容易生育出不健康或者畸形的孩子。

不要在炎热和严寒季节受孕

酷暑高温,准妈妈妊娠反应重,食欲不佳,蛋白质及各种营养摄入量减少,机体消耗量大,会影响胎儿大脑的发育。

另外,严寒季节孕妇接触呼吸道病毒的机会增多,容易感冒而损害胎儿的健康。

排卵期的计算方法

经期推算法

卵子对于女性而言极其珍贵,正常育龄女性每月只会排出一个卵子,并且卵子的有效存活时间也只有24小时。而男性的精子进入女性体内最长时间只有3天。一般而言,女性排卵前3天到排卵之后的1天,是最容易受孕的时段。显然,尽可能准确计算出女性的排卵日,并且把握好易受孕的这段时间,对于在计划时间内成功怀孕是至关重要的。

比较典型的计算排卵日的方法是根据女性的月经周期进行推算。月经周期往往因人而异,平均值在28天左右,提前7天或者推后7天都属于正常。这里首先需要女性明确的就是自己以往的月经规律,然后计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时间,而通常女性会在下次月经来潮的前2周左右排卵,也就可以因此来推算出排卵日的大概时间。

或者可以采用更为精确一点的推算方法:通过观察女性的8次月经周期,记录下其中最短的一次月经周期时间,以及最长的一次月经周期时间,然后用最短的时间减去18,用最长的时间减去11,得出的数字期间的天数就是下次月经来潮后的排卵期。在此期间有规律的性生活极易受孕。

不过,由于一些女性的月经周期并不是十分准确,因此想要提高计划受孕的成功概率,还要借助一些技术上的手段。比如女性保证6小时充足睡眠后,在身体尚未进行任何运动的状态下,对其进行一下体温测试,记录这个数值。如果几次体温一直保持平稳状态,则说明不易受孕。

但是,如果体温在不断升高,则说明这期间可能是在排卵,而在体温持续升高的3天内成功受孕的可能性极大。

体温测量法

从新婚起测量基础体温。每天清晨起床前,女性应先用体温计测量一下基础体温。在坚持每天测量的基础上掌握体温下降和上升的日期,以确定排卵日期。

基础体温测量方法如下:

早上醒后,在身体不做任何动作的情况下,用温度计测出口腔温度并将测出的体温数标在基础体温图表上。用曲线把一个月的体温数连接起来,形成曲线,由此曲线判断出是否正值排卵期。注意每日要在同一时间进行测量。

女性的基础体温是对应着月经周期变化的。孕激素分泌活跃时,基础体温上升;孕激素不分泌时,则出现低体温。正常情况下,从月经开始那一天,到排卵前的那一天,由于孕激素水平较低,一直会处于低体温,一般为36℃~36.5℃;排卵后,卵泡分泌孕激素,基础体温上升到高温段,一般在36.8℃左右。从低温段到高温段的几日,可视为排卵日,在这期间性交,比较容易受孕。

在排卵期前应适当减少性生活的次数,使男性养精蓄锐,以产生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精子。

排卵试纸自测法

女性排卵前24~48小时内,尿液中的黄体生成激素(LH)会出现高峰值,用排卵试纸自测,结果就会显示为阳性。

具体测试方法:

一般排卵试纸包装上都有说明(须严格按照说明做,才能尽量减少误差)。与早早孕试纸不同的是,不可使用晨尿,并尽量采用每天同一时刻的尿样,收集尿液前2小时应减少水分摄入,因稀释了的尿样也会妨碍LH峰值的检测。

要是月经周期比较规律,在经期前14天,这个时间的前三天加后三天,连续六天测定;要是月经不规律或者不正常,则一般在月经干净后第三天开始测。直到试纸上两条杠一样深或第二条杠比第一条杠还深,就说明将在24~48小时内排卵。当然,这是标准的排卵发生时的生理现象。试纸虽然使用方便,但由于制作过程、操作者本身等原因,准确率大概只有75%。另外,测试结果也并不是简单的“有”或“无”。有些人可能连续强阳几天,这样既有可能发生排卵,也有可能根本就没有排卵。

最后还有观察宫颈黏液法:在女性月经干净后宫颈黏液常稠厚而量少,甚至没有黏液,称“干燥期”,这个时候不易受孕。在月经周期中期随着内分泌的改变,黏液增多而稀薄,阴道分泌物增多,称“湿润期”。接近排卵期黏液清亮,滑润而富有弹性,如同鸡蛋清状,拉丝度高,不易拉断,出现这种黏液的最后一天前后48小时之间是排卵日,因此,在出现阴部湿润感时为“易孕期”。

如何计算预产期

根据末次月经计算

末次月经日期的月份加9或减3,为预产期月份数;天数加7,为预产期日。举例:末次月经是2010年2月1日,月份2+9,日期1+7,预产期=11月8日(2010年);末次月经是2010年4月15日,月份4-3,日期15+7,预产期=1月22日(2011年)。

根据胎动日期计算

如果孕妇记不清末次月经的日期,可以依据胎动的日期来进行推算。一般胎动开始于怀孕后的18~20周。具体计算方法为:初产妇是胎动日加20周;经产妇是胎动日加22周。

根据基础体温曲线计算

将基础体温曲线的低温段的最后一天作为排卵日,从排卵日向后推算264~268天,或加38周。

根据B超检查推算

医生做B超时测得胎头双顶间径、头臀长度及股骨长度即可估算出胎龄,并推算出预产期(此方法大多作为医生B超检查诊断应用)。

从孕吐开始的时间推算

孕吐反应一般出现在怀孕6周末,就是末次月经后42天,由此向后推算至280天即为预产期。

根据子宫底高度大致估计

如果末次月经日期记不清,可以按子宫底高度大致估计预产期。妊娠四月末,子宫高度在肚脐与耻骨上缘当中(耻骨联合上10厘米);妊娠五月末,子宫底在脐下2横指(耻骨上16~17厘米);妊娠六月末,子宫底平肚脐(耻骨上19~20厘米);妊娠七月末,子宫底在脐上三横指(耻骨上22~23厘米);妊娠八个月末,子宫底的剑突与脐的正中(耻上24~25厘米);妊娠九月末,子宫底在剑突下2横指(耻骨上28~30厘米);妊娠十个月末,子宫底高度又恢复到八个月时的高度,但腹围比八个月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