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条道路上都拥挤着盲目的人群,能够过大众的“独木桥”的人肯定只有少数的幸运者。因此,在许多关键时候,十分有必要换一种做人思路,不再被大流裹挟前进,这样才有可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独木桥”来。尽管自己走的也是独木桥,但由于只是一个人走,其难度必然大大降低,这样,独属于自己的“独木桥”也就成了“阳关道”。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可以说是异常稳固,科举应试是读书人最大甚至是惟一的出路。因此,一个人若不参加科举,那简直算是最大的脱离潮流、离经叛道。
但是,人类社会毕竟又是由一个个生命个体组成的,每一个生命个体,作为一个高级动物,一个有高级思维能力的主体性的人,在客观世界面前并不是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有时,他们的那种只有人才具有的主体意识,不但会使自己适应客观世界,而且还会在这种适应中开拓出另一片新天地。这样一些人,是人类的智者,也是人类的佼佼者。左宗棠在三次落榜后,绝意于科场,发誓再不参加科举考试,这绝不是意气用事,而是在人生路口上从另一种思路出发作出的新选择。但是,值得说明的是,这种选择并不是以消极的或者反动的方式进行的:像有的人那样,一旦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到点挫折和坎坷,不是沉沦消极,怨天尤人,就是不思进取,自暴自弃,而是以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观,通脱放达的人生态度,独辟蹊径,走向人生的另一境界。
当然,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有相当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要有相当程度的自信心,三是要有在人生关键时刻敢于重新选择自己命运的勇气和魄力。三者缺一不可。因为,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不能正确对待经过多次努力后的失败,就不能承受这种比摧毁人的肉体更具杀伤力的对人的心理和精神的摧毁;没有对自己相当程度的自信心,就不能在挫折和坎坷中重新站起来,并且一直走下去,更不会有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放弃大家都走的路,而重新选择属于自己的出路的勇气和魄力。当然,做到这一点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当社会为个人的重新选择提供了某些新选择的愿望和意向相当或者相同时,人的重新选择就容易得多。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时势造英雄,时势一般指时代形势处于变化多端,社会环境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实际上等于给一切具有英雄气质的人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并且成为英雄的机遇,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需要英雄而且必将产生英雄的时代。如,曹操的脱颖而出在相当程度上就是时代需要和他个人的努力相一致的结果。但是,如果社会并没有为英雄的产生提供条件,或者社会正处于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这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也自然会处于相对平稳状态,这时英雄的产生就比较困难。特别是,当一个人的选择与时代的要求和同时代人的选择相左时,这种选择不但不会为时代所容纳和承认,同时也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左宗棠无疑属于后者。这也从反面证实了在正确方法下勇于放弃和选择的做人思路。左宗棠当时所处的那个时代,科举几乎是人们惟一的通道。这一通道不但是时代给人们选择好了的,同时也是人们的惟一的选择和需求。也正是如此,左宗棠的父辈自始至终给他灌输的都是科举之道。
但是,左宗棠并没有按照时代和家庭给他规划好的路线走下去,当他明白无误地看到自己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后果,特别是当他看出这条路的弊端时,他便义无反顾地对他的人生进行了重新选择。实践证明,左宗棠的选择不但显示出他过人的胆识和魄力,而且也说明,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是多样的,关键是你能否正确地对待自己,客观地估价自己。一个人只有正确而客观地对待和估价自己,他才能够面对现实对自己的人生之路作出正确的选择。当然,当人对自己的人生之路进行重新选择时,还应该具有超前意识,也就是说,这种选择应该是以对社会的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为前提,而不应是盲目的,这样,你才能保证重新选择的正确性。如左宗棠,如果不是对大清朝前景的准确把握,如果不是他冷静而敏锐地看出“经世有用之学”对大清朝重振雄风的作用,他也许会作另外的选择。不随大流走自己选择的冷僻路,是一条充满荆棘与鲜花的刺激之旅。要么跌得很惨,要么掌声雷动。但肯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是要付出很多的。读了十几年八股文,考了数次科举的左宗棠,敢于在那个时代放弃读书人惟一的一条人生天梯,不仅表现了他超人的胆气,也表现了他不随大流走,善于换一种思路做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