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比富人少什么
32969300000100

第100章 股市不做慈善事业

美国的沃伦·巴菲特,全球排在前三名的富翁,是华尔街活生生的投资神话。不说他那天文数字的财富,就是稍微与他沾点边儿的演义,也足以让普通人眼热心跳。据说如果你在1965年买一万美元巴菲特的基金股票,以后几十年都不碰它,到了1998年,你的投资将价值5100万美元!在这三十年间,巴菲特基金从每股19美元涨到7万。但是请注意,这说的只是一种如果,前提条件是你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还要在三十几年的时间里波澜不惊地跟它耗下去。这就像中国九十年代的股市神话中,那位买了深发展原始股的老太太,买了又忘了,误打误撞,一不小心倒捂出只金凤凰来。暴利不可能持续,那种一跤跌在金元宝上的机遇只是一时,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当金融市场逐渐成熟和稳定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场实力与技术的马拉松,如果没有血拼到底的决心,还真不要陷进去。股市上,散户们总是竖起了耳朵,东打听西打听的,无非是想听点儿消息,沾点儿主力的光,结果却常常被主力牵着鼻子走,成了他口中的羔羊。股市上的主力,说白了,就是有能耐兴风作浪的一小群人,是机构、炒家,或者上市公司本身。主力到股市是干什么来的?绝不是想解放穷人。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来了就要赚钱。然而是谁赚谁的呢?股市不是印钞厂,它只是一个资金流动的市场,钱不是从你的口袋落到他的口袋,就是从他的口袋落到你的口袋。市场上早就有关于主力的名言,他赚钱靠的是“养、套、杀”,活生生对付羔羊的办法。在每个人都想赚钱的情况下,被养、被套、被杀的最有可能是谁?结论不言而喻。有很多人在写书写文章,教散户如何与主力周旋,概括起来无非是两个方面,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然而作为一个财富不多而必须准时上班的工薪族来说,他又有什么时间去研读堆积如山的资料,去研判主力的动向,去和一群训练有素的专家周旋,还要决胜于呼吸之间呢?除非他有特异功能。“股市有风险,入行须谨慎”是最常见的一句套话,这就像在香烟壳子上印一句“尼古丁有害健康”一样,是轻描淡写的提醒与有意无意的诱惑。当然,入市本是最普通的投资,关键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别存着撞大奖的心态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