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比富人少什么
32969300000120

第120章 君子也可以爱钱

有句格言似的古话叫“君子好义,小人好利”,只爱不爱钱一项,就把人分成高下互见的两大阵营。对金钱最深恶痛绝的当推晋朝王衍了。《世说新语》里记载:王衍品行清高,从不肯谈“钱”字,认为说一声“钱”字,就会玷污了自己的高洁品行。他妻子不服气,你越是不想说,我就想办法偏要你说。于是想了好多办法想从他口中听到一个“钱”字,却无一成功。有一天她想了一条妙计,晚上王衍睡觉的时候,妻子叫侍女把一大堆铜钱绕着床高高堆起,挡着王衍,让他下不了床。王衍半夜起来要上厕所,起身一看四周都是钱。于是大声叫来侍女,侍女过来后,他说出了一句比较经典的语言:“举却阿堵物。”意思就是:把这个东西给老子拿开。“阿堵物”从此不胫而走,成了钱的代称,流芳百世,永垂不朽。王衍为什么可以恨钱呢?因为他是“名士”,不必为钱操心,所以才可以如此自由地表现自己的高雅。看看他们家,铜钱成堆,侍儿成群,妻子闲来无事,才这般饶有兴致地与他开玩笑。若衣食不继,怕是一天要把“没钱”两字念叨八十遍?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因为人家尚有种菊花的田产;李白千金散尽,因为人家以一流大诗人的身份,钱挣得简单。毕竟钱还是好东西,名人和俗人,谁离开它也玩不转。在我们尚未脱贫致富,底气还不足的时候,更没有资格说不爱钱。犹太人是世界上拥有财富最多的民族,是因为他们以赚钱为荣,从来不犹抱琵琶半遮面。上海张君,是二战时逃亡的犹太人后裔。中以正式建交后回到以色列,他的三个子女,开始重新接受犹太人的赚钱教育。与中国人的“教育从娃娃抓起”一样,犹太人认为“赚钱从娃娃抓起”。在犹太家庭里,孩子们得不到免费的食物,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每个孩子必须学会赚钱,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因为自己在做春卷生意,张君决定就从这里入手,把孩子们培养成为真正的商人。他将每个春卷以3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他们,让他们带到学校后自行加价出售,利润部分可自由支配。3个孩子卖春卷的方式截然不同:老三比较老实,按照老价钱,50雅戈洛一个零售,赚到了400雅戈洛;老二则使用批发手段,40雅戈洛一个,直接将春卷卖给学校餐厅,尽管只有200雅戈洛的利润,但是餐厅同意每天让他送100个春卷去;老大的方式比较出人意料,他在学校举办了一个“带你走进中国”的讲座,由他主讲中国国内的见闻,讲座的噱头就在于可以免费品尝美味的中国春卷,但是听讲座需要买入场券,每人10雅戈洛,每个春卷都被他精心分割成10份,他接待了200个听众,入场券收入2000雅戈洛,在付清学校500雅戈洛的场地费用后,利润为1500雅戈洛。当孩子们赚取了一定的资金以后,他们一家人以股份制的形式,集资开了一家中国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