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比富人少什么
32969300000127

第127章 什么钱都赚,最终会没钱赚

在城里,提起“福记西服”,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多年来,“福记”始终是那块老招牌。朱老板也总是那副笑容,挺着啤酒肚,站在店门口盯着每个过客的西装,上下打量。看到剪裁高明的,朱老板一定主动赞美:“这位先生,你的西服在哪儿做的?真高明!”遇到水平一般的剪裁,朱老板也很厚道,即使对方请他品评,他也只是笑笑:“还不错!还不错!”不知是否就因为朱老板会做人,所以生意兴隆,20年不倒。有人眼红,在旁边也开了几家缝纫店,但都抢不过朱老板。其实,“福记西服”的价钱并不便宜,式样也不算新潮。甚至可以说朱老板人固然和蔼,做生意却有点怪。譬如有人自己拿布料上门,请朱老板剪裁。料子太差的,朱老板一定拒收;顾客要求特别的花样,朱老板也难得接受。算算,这样推出去的生意还真不少。妙的是,每个“福记西服”的员工,都跟朱老板有同样的坚持,甚至出去开了分店,仍然秉持朱老板的原则。据说他们都是在看到朱老板的一件法宝之后,就成了忠实的信徒。那“法宝”是一件西服上装。“这是我早年在上海开业时做的。”朱老板总是指着那套衣服说,“有一天来了位顾客,拿着料子,要我为他剪裁,我一看布料,说:‘这料子太差了,只怕不值得吧?’顾客回答:‘你只管赚工钱就成了,管什么料子?’我心想也对,就接了。”朱老板解开那件衣服的扣子,叹口气,“接着,那顾客又要我把扣子和扣眼缝成不一样高。我笑说:‘那不是太滑稽了吗?’顾客还是那句话:‘你照做,只管赚工钱就成了!’我再想,只要他给钱,有什么问题呢?就答应了。”朱老板眼睛一瞪,目射寒光,“没多久,对门开了一家西服店把我的生意全抢了。只要有客人去,那店老板就会拿出一套衣服给他看,让对方摸摸布料,看看扣子,再翻翻领子里钉的商标,那是我的商标啊!”停了半晌,朱老板举起手上的西装,“我不得不关门大吉了。临走,我到对面那家店,拜访了他们老板,正是来我这儿做西装的那个客人。我说:‘我要走了,不在上海混了,惟一的请求是,能不能让我买回自己做的那套西装?’他给了,就是我现在手里这套。末了,他对我说:‘年轻人,钱固然重要,原则却更重要啊!’”几十年来,这套衣服一直挂在“福记”的柜子里,每个店员打开柜门拿东西时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