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晋江县志道光本
33046300000171

第171章 人物志【儒林】(1)

论曰:力学潜修,士人本务,使必以拖朝绅与拥儒褐者分观,非谶之陋哉;况多藏万卷,贮仕宦之先资,授徒传经,衍参稽以垂后,而行谊复见称于闾里,尤可以无憾矣。

清修

宋程囗囗 梁南一

王文献囗囗李中正

王宾囗囗 林峦

诸葛廷材 王次传

王隽囗囗 吕椒

梁亿囗囗 郭能

杨景隆囗囗陈伯春

吕肖翁囗囗杨伯安

梁椿选

杨应芊囗囗诸葛泰

许汝翊

杨颐翁囗囗杨盛基

温恭囗囗 陈真晟

郭贤囗囗 黄逵

蔡存畏囗囗蔡庆璜

张元玺囗囗赵瑺

林鸿儒囗囗陈良节

蔡润宗囗囗陈敦履

沈大易囗囗林养材

林甫任囗囗何耀

蒋际春囗囗黄矩孕

朱轸囗囗 张文郁

陈矩囗囗 邱寿民

黄贞囗囗 黄凯

尤默囗囗 童含山

黄伯瑞囗囗林可宗

林福囗囗 李仕弼

郭元恺囗囗郭允中

陈完囗囗 陈会

王时宾囗囗李璧

王国辅囗囗苏存淑

陈欲润囗囗李逢祥

洪有秩囗囗黄汝封

林忠囗囗 李芳

黄道焕囗囗苏存沛

留湛然囗囗王镛

陈继虞囗囗周良宰

王业囗囗 许东程

黄汝惠囗囗留景星

王尚诹囗囗苏庚新

温硕囗囗 郑邦俶

杨道恒囗囗黄虞龙

郭璘琮

国朝

陈大范囗囗曾炳

郑定谋升谋 王棠荫

王高贤囗囗王梦麟

吴映囗囗 朱希圣

郭敬业囗囗倪卢炎

王之珂囗囗蒋敏生

许麟勳囗囗许廷楫

薛人龙囗囗杨六庐

郭宏猷囗囗黄钺

黄德嵩囗囗黏敦轸

陈奏球囗囗蔡积玉

丁扬囗囗 丁奇昆

蔡魁丙囗囗张际盛

王文元囗囗陈洪书

池光远囗囗施万玉

颜超囗囗 黄国仪

宋程 字公范,有文行。大中祥符进士。宰相爱重其才,以为国器。后以刚直忤权贵,终著作郎,台州通判。

梁南一 字力行,绍兴十八年进士。居乡讲授,从游者众。有《六经辨疑》行于世。

王文献 尝撰《孝经详解》。绍兴间,诣阙进之,诏藏于秘府。

李中正 字少谦,博涉狷介,与傅忠简诸公友善。

王宾 朱子簿同安,请充学宾以教士,士民向风,多兴劝。

林峦 朱文公门人,能推所闻以讲学闾里。

诸葛廷材 字诚之,延瑞弟。授徒里中,究心学问。与朱子论陆子静,朱子答书勉其虚心熟讲,勿以粗心害道。

王次传 字嵓父,善讲析,指授生徒多贵显,再预荐不第。

王隽 字迪甫,精敏绝人。馆陈北溪于家,笔授字义行世。

吕椒 通史学。

梁亿 字伯安,克家子,襟度夷粹。母秦国夫人刚严,奉事无违。博亲师友,讲学不倦。以父任补官,累迁主管西外睦宗院,通判福州。卒。尝著《论语集解》,上之秘府,进宫一秩。孙均,通判信州。

郭能 乾道三年为古田丞,迁承议郎,赐绯鱼袋。阐明论《中庸》奥旨,启迪后学,户外屦常满。

杨景隆 字伯淳。开禧元年进士。博学强识,讲授经史,钩元提要,生徒常数百人。所著有《春秋汉唐通鑑》、《史志解》。学者传之。官终建宁司法参军。

陈伯春 字耀卿,邃“三礼”,有《戴记解》。又阮艮以《易》、黄清老以《春秋》,陈玠以《书》。皆驰声于场屋。

吕肖翁 字希圣,有俊才。方弱冠,人争售金币购其文。家居授徒,虽贫病羁穷不介意,人莫能窥其际云。

杨伯安 字仁叟。嘉定七年进士,主簿同安。朴素敦厚,动遵法度。退居,杜门不出,杯酒自娱。李竹湖嘉其才学足为后人矜式。

梁椿选 淳祐元年进士,有文学之誉。历官通守正言,寓居安溪,作湖山书院,学者多从之游。

杨应芊 工诗文,俗好不入其心。以荐辟,累官至提举盐使司事。

诸葛泰 字亨甫,少聪敏有学行。以父元中荫授汀州路明溪巡检,未几告归。居家力学,经传奥义,多所发明。永乐中,刊《四书大全》。诸儒姓氏首列泰名。弟晋。

许汝翊 号豹山。大德十一年乡举,经术湛深,文学该贯,授本州学正。年八十一致仕。著有《孝经析义》、《训词全书》。

杨颐翁 字正甫,性磊落,耻与俗人偶。辟小馆于古榕树之阴,蓄名书画器物,手不释卷。子本初。

杨盛基 字善继,为诸生,从周太初授《尚书》。为文博辨通畅,尤重躬行,敦孝友。永乐癸卯赴省乡试,场事毕,遘疾卒,年三十一。及揭榜,中式第十九名,时咸伤之。

温恭 字允恭,笃志经史,善楷法,鼓琴能知其音律。郡守胡志和荐征贤良方正之士,忽遘疾卒。

陈真晟 字剩夫,有志圣贤之学。天顺三年,用程颐故事,诣阙上《程朱正学纂要》,书上之吏部,为当事者所寝。归家,提学宪臣颁分勅谕教条,因采勅谕中要语,参以程氏、吕氏、朱氏议,作正教、正考,会通为条例,纂长书告当路,不省。郡守彭恒立石官道傍表其墓曰:“大明阙下两上书,请补正学泉布衣陈先生之墓。”

郭贤 成化丙午举人,以《易》经授徒。其年登乡榜者五十二人,皆其弟子。

黄逵 为粤东司训,与弟正皆受《易》于蔡文庄之门,三世皆以孝弟称。

蔡存畏 字思危,文庄长子。生而聪颖,稍长能文,瓴弘治戊子乡荐,上官至福州,道卒。年甫十九。

蔡庆璜 字朝佩。十六岁为诸生,七试督学皆首冠。与蔡清齐名,有大蔡小蔡之称。弘治辛酉举人,以疾不赴春官,卒年三十二。

张元玺 字国信,父旺。成化癸卯举人。居蔡文庄门下,以妙悟称。弘治辛酉,领乡荐,除沧州学正,迁国子监学正,擢建昌府同知,未抵任卒。

赵瑺 字惟德。弘治庚戌进士,授户部四川司主事,改贵州司,升员外郎中,著有《春秋管见》若干卷。

林鸿儒 字隐德,安溪人,徙居晋江。博学能文,六经子史无不涉历,尤精治《尚书》。郡士业是经者皆师焉。所著有《尚书目录》。王慎中大奇之。以通于毗陵唐顺之,唐亦惊异。久困场屋,绝意进取,与弟子讲学以终。子应从。

陈良节 字子操,为诸生,少颖敏强记,为文操笔立就。时从兄琛聚徒讲学于紫云寺,良节师焉。所口授《浅说通典》等书,点记疾抄,传诵于人。琛既辞官就养,好从杯酒,独爱良节,雅操与合。卒年四十七,门人丁自申为之传。

蔡润宗 字克恭,受蔡文庄《易》教。嘉靖乙酉举人,授余杭令。节约里甲,劝民务孝悌力田。刻《四书讲章》、《易学正言》以教诸生。左迁宁国教授。擢南京国子博学。丁忧,服除,补建昌府通判。寻称老乞归,杜门养恬。家无儋石,充然自得。足迹来尝及郡邑庭,监司守令往往造门礼焉。

陈敦履 字德基,琛子。嗜学好修,尝书先儒主敬穷理反躬之言贴座隅自省。从史于光学《易》。年二十为诸生。屡试不利,以父家居,绝念进取。父殁,以读书课子为务。己未,泉中兵寇,迁徙靡定。因修谱为合族计,寻觅祖坟追祀之。年八十余,丰神俊爽,虽子弟必正衣冠见之,寒暑无惰容。庄履丰志其墓。子复又以孝闻,盖能世其家云。

沈大易 字希周,童徲时即厌薄制举,锐志圣贤之学。稍长,洞识心体大原,造王龙溪公畿,受余姚师说。己游吉安城,尽游诸名公,诸名公无不倒屣倾心也。年逾八十,孜孜不倦,歌声琅琅,若出金石。著有《劝学质疑》、《正学传》诸书,方伯惕通会称其藩篱余姚,会合考亭。

林养材 孝义肃子。为诸生。沉酣经史,旁及百家。事亲克孝,与人交洞见肺腑。著有《语孟管窥》、《学庸臆说》。子寅宾。

林甫任 字光宏。为诸生。有志于圣贤之学,日取六经宋儒诸书读之,终日危坐,寒暑不辍。事父母至孝,侍疾,衣不解带者数月。亲殁,居丧悉如古礼,诚意动人。从游最盛,言谈举止,一循于理,遇之者不问皆知为甫任弟子也。著有《诗经翼》等书十余部,子辉宸。

何耀 工诗文,不求仕进。敦行孝弟,老而弥笃。著有《四书存采》等书,子乔遴,孙梦骏。

蒋际春 邑诸生。质甚鲁,然一笥腹中,竟年不忘。为文恪守传注,下笔纚纚藻缋纷披,王慎中奇之。著有《四书日抄》、《易经记注》。子光彦,孙德璟。

黄矩孕 治壁经,从学于庄奇显,得其条贯,编辑《尚书便览》,心血交瘁。年二十九卒。

朱轸 字朝矩。为诸生,居家孝友,言笑不苟,燕居必以礼,虽对妻子僮仆无惰容。专门《诗经》。学者宗之。

张文郁 号朋庄,以孝友称。言动合礼,接物避影,矜螯让以下人,暱学而疏于利,受《易》于蔡文庄。曾孙维枢、维机。

陈矩 字朝宪,受业于虚斋。用功纯笃,作字不苟。事继母孝,为宗族所称。正德庚午举于乡,未几卒。

邱寿民 号潜轩,深于经术,李光缙父仁师事之。子有嵓。

黄贞 字士守,游于蔡文庄之门,《蒙引》一书,与参末议。

黄凯 字文选,好学能文,为人仁恕廉洁。尝被投窜而不愠。捐遗金与老妪,乡闾称之。

尤默 字惟正,为文脱去恒蹊。诗歌序记丰约俭易,惟意所命,归于辞达而止。所著有《墨庄集》。

童含山 名未详,含山其号。卒时何炯祭之云:“恭惟夫子:学问渊深〔一〕。授之紫峰,以遡伊洛。短檠对静,圆木示觉。践履精纯,孝弟有绰。病叟载歌,吁嗟名薄。敬此诔章,以怀械朴。”可以知其为人。

黄伯瑞 习举业,为文一根于理。生平无势利态。不识不知,直道无隐无怀,葛天之民也。

林可宗 一新子,为诸生,淹洽经史,事父最孝。

林福 为诸生,以学行鸣于时。蔡克廉、王慎中、惟中、俞大猷皆受学焉。郡守延为乡宾。子宗濂,孙庭黄。

李仕弼 善治经,为诸生,祭酒。远从伊洛,近守文庄。体裁自家,渊源往哲,学者师之。

郭元恺 弱冠读书于郡城东之灵丘山舍,明灯达曙。乡先辈参议尤烈赏识其文,请与其季子相切摩。又与何乔迁交友,治诗,日益有声,竟不得举。

郭允中 为诸生,试皆首冠,饩于庠。遭倭乱,以子侄兄弟被难,拮据劳瘁而卒。子廷藩,为诸生,安贫守约,尝曰:“吾以书为家,以文为货,宁褐之不完于肤,精之不果于腹,不能俯首求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