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寒冰走苏东
33122300000032

第32章 纳吉·伊姆雷之被纪念及其缘由

在匈牙利,否定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式多种多样。单就我观察到的而言,除了建立“恐怖之屋”博物馆和雕塑公园之外,对一个另类共产党领导人——纳吉·伊姆雷的纪念表达的也是相同的情感。纳吉生于1896年,1918年在苏俄加入了共产党,30年代长期旅居莫斯科。1944年回到匈牙利后,纳吉先后担任过农业、征购、内务等部的部长和国民议会主席,1953~1955年和1956年两次出任政府总理。1958年,纳吉被处死,罪名是“发动并领导阴谋推翻人民民主制度和叛国”。在被打入地狱差不多三十年之后,纳吉又成了匈牙利民族英雄。在如今的匈牙利,纳吉大概是唯一受到“善待”的社会主义时期的共产党领导人。

布达佩斯的纳吉雕塑

在上一篇专门写布达佩斯雕塑公元的游记中,我讲述了剧变之后匈牙利当局将社会主义时期共产党的先哲和圣人的雕塑几乎全都移至城边,表面号称公园,实际上就是荒郊野外。但是,纳吉的雕塑却出现在布达佩斯市内的一些地方。在离著名的链子桥佩斯一侧桥头不远,有一座宏伟的建筑,它现在就是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的主楼。在它一楼大厅里的墙上,挂着一个长宽约一米乘半米的黑色浮雕,它的右上面镶着纳吉·伊姆雷的头像,左下则印着“纳吉·伊姆雷,1896~1958”的字样。在浮雕的下面,挂着一个系着匈牙利国旗绶带的花圈。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在匈牙利,用国旗相衬的人也必定是民族的骄傲。因此,纳吉正面含义是不言而喻的。当然,考文纽斯大学墙上挂着纳吉的像还有一个特殊缘由。它始建于1853年,最早称匈牙利皇家大学,1953年更名为卡尔·马克思大学,匈牙利剧变后改为布达佩斯经济与公共管理大学,2004年再次更名为考文纽斯大学。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纳吉曾在此教授过农业经济学和从事农业问题的研究。顺便提及一下,这所大学在相当长的时间称卡尔·马克思大学也不是偶然的,据说马克思曾在此学习和研究过经济学。因此,在纳吉的浮雕对面有一座马克思的全身的坐姿雕塑,加上红色大理石底座,至少有两米半高。

当然,留给游人印象最深的还是离匈牙利国会大厦不远烈士广场上的那尊纳吉的休闲铜像。这是一个组合式的雕塑,身着西装、胳膊上跨着长柄雨伞戴着礼帽的纳吉站在一座穹形小桥。他双手扶桥栏,侧视的头神态既沉思又带忧伤,像学者也若绅士。毫无疑问,这尊雕塑匈牙利剧变之后的作品,因为1989年纳吉才被正式平反,匈牙利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但是,这尊雕塑到底出自何人之手、何时安放于此,在匈牙利时我忘记寻找精准答案。与诸如裵多菲、科苏特等匈牙利民族英雄的雕塑不同,纳吉的这尊雕塑没有任何文字解释,甚至连纳吉的名称和生卒时间都看不到。若不知道纳吉的独特身份,它就是街头上一尊普通的装饰雕塑,读不出任何政治方面的含义。然而,纳吉的确是一个政治人物。正因如此,也有人多少有些牵强附会地说,纳吉的侧身意味着向过去的社会主义告别。

墓地里的纳吉

在布达佩斯,我参观了两座公墓。到那里的目的也很简单,寻找两位匈牙利社会主义时期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个是在1956年事件中倒下并于两年后被处死的纳吉,它葬在布达佩斯郊区的“新公墓”。另一个则是在1956年事件后登上匈牙利政治舞台巅峰、在1989年剧变风暴刚开始时离世的卡达尔,他葬在布达佩斯第八区的一座老公墓里。2007年5月,卡达尔的墓被人破坏,他和夫人的遗骸丢失。何人所为,至今是谜。在欧洲,由于对历史和文化某些节点的兴趣,我在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波兰等参观多座有名的公墓。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布达佩斯“新公墓”特点的话,那就是真大。匈牙利国际问题研究所的一位年轻学者陪同我在里边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在墓地的一角找到纳吉墓。

坦率地说,这一角的墓地与其说是死者的安息之处,不如说是对匈牙利过去的一种社会制度及其当政者的无声指控。在我记忆中,纳吉墓位于1956年事件蒙难者墓地之中,是一块平放在地上的不算太大的乳白色大理石,上面刻着“纳吉·伊姆雷,1956年匈牙利总理”。与纳吉墓并列的还有一个完全相同墓,上面刻着“1956年无名的受害者”。它们都是只有墓,而没有碑。它们的周围是一排排整齐的墓或墓碑,其中,一些有墓又有雕刻有各种几何图形的褚色方木碑,一些只有刻着姓名的墓,但更多的只是孤零零的方木碑。木碑高矮粗细基本上差不多,都系着红白绿三种国旗色的带子。但是,也有个别粗一些和高一些的,上面还刻有表情忧伤的宗教人物造型。墓地是分区的,每个区都立着大小不同的标牌。在这些标牌中,有是对某一区域做的说明,有的只是列出某一时期死者的名字。从上面标注的日期上可以看出,葬在这里除了死于1956年的人之外,更多的是死于1947~1956年,还有少数死于1957~1963年。另外,这些解释性的标牌多半立于1994年,想必是这里有名的墓或无名的碑也都是在1994年前后移至于此。

这座公墓的这一角,实际上是与“恐怖之屋”遥相呼应的。它不仅是埋葬的不仅是那个时代死者的地方,更是埋葬者的一种政治情感的宣泄。或许正是因为有太强的政治情感,这一角不仅远离公墓的中心区域,而且在这个区域的入口处还设立了警卫小门房。我们去的那一天,有一个类似保安的彪形大汉坐在那里在,一条吐着舌头的大狼狗充满敌意地注视着我们。在匈牙利这样社会转轨国家中,活人拿死人说事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现象。政治情感越强,招来横祸的危险性也越大,卡达尔夫妇的墓不就被毁过了吗。

纳吉成了朝代转换的符号

就整体而言,剧变之后的匈牙利对过去执政的共产党和对于实行苏联模式的那个时代是没有任何好感的。然而,纳吉为什么还被纪念,他可是一个正宗的共产党人啊?1958年6月15日,纳吉在法庭宣判他死刑之后做的最后陈述中说:“我曾经两次试图在多瑙河畔挽救社会主义的声誉,那是1953年和1956年。第一次拉科西出来反对我,第二次则遭到了苏联的阻止。如果牺牲我的生命能够向人民声明,并不是所有社会主义者都是人民之敌,那么,我在所不辞。”从这段令人唏嘘不已的话中,人们不难看出纳吉毕生追求社会主义事业,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现在的匈牙利之所以仍然能容忍纳吉,那是因为他曾是匈牙利的民族国家象征。与中东欧其他国家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匈牙利无论在内政还是外交上基本上属于西欧或受制于西欧,而与苏联的联系比较疏远。战后初期和整个冷战期间,匈牙利归属了东欧并且成为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东欧大家庭中的附属部分,而与西欧的联系被彻底“硬切割”。匈牙利无法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希望这条道路能多少带有一些自己的民族特色。匈牙利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倚重靠山,但希望苏联能多少给它一些自主空间。在纳吉之前,匈牙利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是拉科西。拉科西是苏联在匈牙利的代表人,可以说是匈牙利版的小号斯大林。纳吉在两次出任政府总理期间试图争取社会主义的匈牙利特色和自主发展空间,1953~1955年在匈牙利领导并主持了名为“新方针”的调整与改革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针对苏联模式和匈苏关系的,受到了民众的普遍欢迎。但不到两年,纳吉就因“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反马克思主义、反列宁主义和反党观点”等罪名被解除了党内外一切职务并被开除出党。不过,正是由于有这种曲折经历,在反对苏联模式和苏联控制色彩更浓1956年十月事件中,纳吉又被民众推上了总理的位置上。在就任的这十几天中,纳吉先是吸收少数民主人士参加政府,接着组建多党联合政府,最后宣布匈牙利退出华约组织而中立。这些举措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挑战的确是苏联模式和苏联权威。最终,苏联出兵镇压了匈牙利事件,匈牙利的社会发展又回到苏联模式的轨道。

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被定性为“反革命暴乱”的三十多年中,纳吉头顶着“帝国主义走狗”、“卖国贼”、“右倾主义者”、“修正主义分子”等。1989年之后,匈牙利彻底否定了苏联模式的社会制度,也否定了将这种模式强加到匈牙利头上的匈苏关系,全方位地转向了西欧。与此相适应,纳吉也完全恢复了名誉,成了“主要民族独立的杰出的国家领导人”、“社会主义改革政策的代表”。许多人拾起纳吉在50年代曾举过的旗帜,争当他的遗嘱的诠释者和政治遗产的继承者。但必须指出的是,人们只是强调或放大了纳吉对苏联模式的改革和对苏联控制的反抗,而绝口不提纳吉对社会主义的终身追求。换句话说,如今烈士广场上站立的纳吉只是一个民族爱国主义者,而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