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推着妈妈去旅行
33226600000001

第1章 代序 两个人的长征

当霉运像商量好了一样接踵而至,你会怎么办?他的选择是徒步去旅行,可是把腿有残疾的妈妈留在家里他放心不下,于是他决定推着妈妈一起上路。3359.8公里,100天,他不但完全释放了心中的痛苦,还收获了乐观、感动和爱情。

两个人的长征:推着妈妈到西双版纳看孔雀

2012年11月20日,樊蒙从西双版纳回到了北京。23日晚,记者在樊蒙的家中采访了他。去时樊蒙到车站接记者,走时樊蒙又坚持把记者送到车站。记者推谢时,樊蒙笑笑说:“走走挺好的,我现在已经习惯了在路上。在路上给人的快乐,讲不明白。”

徒步去旅行:走出去,在路上

2012年是不平常的,玛雅人曾预言这一年会有世界末日、地球消失、人类毁灭;2012年是平常的,因为时光前行,一切却仍相安无事。但对26岁的樊蒙来说,2012年就是他的世界末日。

2月,最爱足球的他在球场上受了伤,膝盖不得不接受手术,手术后,医生说能不能踢球还要观察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确定。紧接着,他和相恋4年的女友分手,曾以为会天长地久的爱情大厦瞬间倒塌。5月,疼爱樊蒙的奶奶去世了,除此之外还有磕磕绊绊的工作,不管怎么努力总无法平顺如常……

这四件事都让樊蒙难以放下,特别是和初恋女友分手,樊蒙说感觉明明走的是康庄大道却突然撞上了南墙,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日思夜想也给不出自己一个答案。

有一部老电影樊蒙百看不厌,那就是《阿甘正传》。在这部电影里,主人公阿甘有一种简单的品质——为了目标一心一意、执着坚持。电影的每一个情节都在樊蒙的心里烙下了痕迹,特别是当阿甘的爱人离去后,阿甘用双腿跑遍了美国。电影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只有忘记以往的事情,才能够继续前行。”

这时的樊蒙感觉自己已到了无路可退的情感极限,他觉得要么像阿甘一样忘记过往走出去,要么毁灭。

阿甘喜欢奔跑,在奔跑中用尽力气获得释放。每当遇到了挫折或者不顺心的事,樊蒙也喜欢奔跑或者做其他运动直到体力耗尽、累得想起都起不来。这一次,他觉得放下回忆需要更长时间也需要更疲惫,于是有了徒步旅行的想法。

初有这个想法时,樊蒙仍有两件事放心不下。首先是工作,他本想带着公司的任务,一个人徒步到内蒙古大草原,来回15天,工作和旅行两不误。更重要的是妈妈,樊蒙的妈妈寇女士因为幼年时的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无法行走。10年前樊蒙的父母离婚后,他就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照顾妈妈。因为母子俩的关系很铁,樊蒙常常用“大妞儿”来称呼妈妈。如果一个人走出去,大妞儿怎么办?

7月8日,樊蒙第一次跟妈妈提出想徒步去旅行时,寇女士并没有太当真,她笑着对樊蒙说:“那你得带上我,我打小儿就有个梦想——到西双版纳去看孔雀。”妈妈的话却激起了樊蒙新的想法。既然不放心大妞儿,不如干脆带上,但是带大妞儿去西双版纳就不可能15天来回了,樊蒙决定干脆辞了工作和回忆做一次更彻底的告别。

“我要去西双版纳,带着我妈,带着我的蝴蝶,用我的腿,好的,就这么决定了!”7月8日午夜,樊蒙把微博的签名改成了“我要去西双版纳”,也发出了第一条关于这次旅行的微博。

第二天上午,他辞了工作,准备出发。知道了儿子的决定后,寇女士有些意外和惊讶。可是,她听从了樊蒙的安排,没有责怪和不满。从三四岁开始,没有轮椅高的樊蒙就开始为她推轮椅了,在寇女士眼中樊蒙是个懂事的儿子也是个成熟的男人。很多东西,他心里有数。

“手电、清凉油、匕首、消炎药、帐篷、洗漱用具、换洗衣物……还需要什么别的东西吗?”7月10日,樊蒙在微博上列出自己准备的东西。

7月11日早上6点,和每一个早上看起来没有任何不同,樊蒙和妈妈关好煤气、电源,最后落锁,离开了他们熟悉的家。53岁的寇女士有些按捺不住的欣喜,这是她大半辈子以来第一次旅行,她特意戴了墨镜、遮阳帽,还穿了遮阳衫。两岁的小狗蝴蝶,摇着尾巴,也屁颠儿屁颠儿地跟着上路了,只有樊蒙心情凝重。

寇女士并不知道,除了旅行的一些必备物品,樊蒙在出发前悄悄买了5份意外伤害保险,受益人都是她。樊蒙说:“如果真的发生危险,我一定要把她救下来,还要让她日后的生活有保障。”

从北京到西双版纳的景洪市,樊蒙的手机导航显示全程3359.8公里。对寇女士来说,这是一次圆梦之旅。西双版纳在她的记忆里是个遥远神秘又美丽的地方,从儿时第一次读周总理和傣族同胞一起过泼水节的课文时就留下了魂牵梦萦的记忆。而对樊蒙,去哪里并不重要,他要的只是走出回忆的羁绊,在路上。

在路上:“别人”和风景都在改变

走出去之前,樊蒙对“别人”的基本认识有些偏差。他以为出门在外,最大的危险是“别人”,为此他特意带了匕首也牵上了蝴蝶。可是,走出去之后,他发现“别人”并不是他想的那样。

在一个路边的小加油站,樊蒙第一次向“别人”提出了给手机充电的求助,加油站的工作人员痛快地答应了,还坚持送了樊蒙母子两瓶水,这让樊蒙觉得心里很温暖。

继续前行,樊蒙发现好心人越来越多,有为他灌绿豆汤的老板娘、送新鲜瓜果的网友、送围巾的司机,帮他推车的热心人……很多人被他的孝行感动了,可是樊蒙说:“本以为路上坏人多,出来之后却发现都是好人。大家说我感动了他们,其实是他们感动了我。我就是带我妈出来玩儿的,正是他们的爱心给了我力量,让我更有信心坚持走下去。”

樊蒙母子上路十几天后,有媒体开始注意到他们,通过媒体的报道,更多人认识了在路上的这对母子。西双版纳旅游局知道了消息也特意打来了电话,愿意为他们免费提供机票和食宿帮助他们圆梦,樊蒙母子推谢了好意。

之后,想帮助他们的好心人更多了,除了给樊蒙母子送吃的、喝的和纪念品,直接给樊蒙母子送钱的也不少。有一次,一辆车从樊蒙母子身边开过后在不远处停了下来,认出他们的车主取出厚厚的一叠钱塞给樊蒙,少说也有三五千,樊蒙赶紧推辞,妈妈也连连道谢,双方互相推让了许久,车主才把钱收了回去。

一路走下去,不但没有遇到什么坏人,反而是好人无数,这让樊蒙对“别人”的印象有了颠覆性的改观,除此之外,他眼中的世界也正在改变。

自从在路上,樊蒙开始摆脱了夜不成眠的困扰,白天走得筋疲力尽,到了晚上一躺下来很快就会沉入安心踏实的睡眠。偶尔凌晨醒了,樊蒙就爬起来,静静地坐着,想那些心事,在黑暗中等待黎明。天色一点点地亮起来,朝霞慢慢浮现,开始有了欢快的鸟叫虫鸣,公路上的汽车多了,太阳懒洋洋地爬起来,然后越发明亮,气温渐渐升高。这时候,有人农耕,有人在路上行走,忙碌的一天开始了。此时樊蒙的心情也跟着舒畅开阔起来,有些东西你本以为离我们很远,其实很近。

叫醒大妞儿,出发上路。

在改变:从为了忘记到想要记住

对樊蒙来说,这场旅行,就是为了忘记。

一路走下去,他的体重从出发时的160斤到西双版纳时已经降到120斤,樊蒙说:“就是那么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瘦了。”对他来说,和体重一样不知不觉减轻的还有那曾压住他的四座山一样沉重的回忆。

刚上路时,樊蒙的速度时快时慢,主要因为疼痛。第一天走下来,全身上下肌肉都是酸疼的,关节、肌肉还有脚底特别胀。从第二天中午开始脚底就开始起泡了。之后的近20天里,他的两只脚一个泡套着一个泡长,没有停歇过,最后,半个脚掌全是泡,可是为了忘记,樊蒙觉得这点身体上的疼痛比起心里的疼来根本不算什么。妈妈看着樊蒙特别心疼,可是她却无法说服樊蒙停下来。“车把不在大妞儿手上,走不走由不得她。”樊蒙笑着说。

从北京到西双版纳,因为走错路和修路绕行,他们实际上的行程远不止手机导航显示的3359.8公里。整个行程,樊蒙和妈妈搭过三次车,第一次是因为轮椅的车胎爆了,第二次是因为有朋友请吃饭盛情难却,第三次是贵州的一段国道,正在修,路上都是巨石,轮椅根本无法推动,三次搭车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100公里。

尽管这段路对整个旅行显得微不足道,仍旧让樊蒙很懊恼,三次之后他再也不肯搭车了。可是,他们走的不是一路平坦的高速公路,遇上不好走的路怎么办?

妈妈的体重加上带的行李物品足足有300多斤,樊蒙说:“遇上大坡推轮椅特别吃力,常常推几十米就没有力气了。”这时,他就找来石头垫住轮椅的轮子稍稍休息一下,然后再推几十米停下来休息,这样的举动常常在上坡时重复数次。为了确保妈妈的安全,樊蒙在轮椅的两侧系了一根绳子,绳子围成圈套在他的脖子上,这样即使轮椅不小心没稳住,也会拖住樊蒙,不至于让妈妈受伤。

樊蒙要求自己每天走够60公里,旅行中除了一次轮椅的轮胎坏了,最长的停顿是樊蒙生病。那是走了40多天的时候,在贵州,樊蒙烧得温度很高,整个人头重脚轻。但他混沌的脑子里仍然有个固执的想法:不管病得多重,第三天必须上路。就这样,第三天,病还没好的他支撑着快虚脱的身体走了十几里地。

过了20天后,樊蒙脚上的泡不长了,他越走越快也越走越快乐。随着对那些回忆的释然,他开始对美景有了期盼,只要每天能在途中看到一次美景就会觉得很兴奋。越靠近西双版纳,那如梦如仙的美景更是让他们心旷神怡。

要记住: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收获

10月18日中午12点47分,樊蒙在他的微博中写下:“我们到了!”这标志着此次旅行终于圆满修成正果。

10月12日樊蒙母子进入西双版纳境内,受到了盛大而隆重的欢迎,西双版纳旅游局特意为他们准备了傣族服装,樊蒙被授予“感动西双版纳形象大使”而寇女士则被授予了“最爱西双版纳荣誉大使”。妈妈激动得频频落泪,倒是樊蒙显得很平静。

妈妈的目的地要到了,而对樊蒙来说,此时,所有的压力已经得到了完全的释放。樊蒙说:“最后的几天走得很慢很慢,因为心中是那种尽兴了的感觉。思想完全松懈下来之后就觉着累得要命,困得要命,走不动了。”

10月18日到达景洪市后,母子俩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幸福又美好的时光。樊蒙徒步推着妈妈到西双版纳也受到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佩服他的坚持,有人称赞他的孝心,还有人真心地追随。

对寇女士来说,真实的西双版纳比梦里想的还美,还动人。只是她很遗憾虽然去了孔雀园,却因为时节不对,没能看到孔雀开屏。而对樊蒙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内心的平静和成熟。“不管怎样,这次旅行让我不再浮躁,即使再有困惑绕身,也一定会心向乐观。”

肖然

(原《婚姻与家庭》杂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