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800外用验方
33275600000020

第20章 臁疮

1.红膏药

【主治】适用于臁疮、疔毒。

【药物】黄丹100g 没药、儿茶、血竭、朱砂、樟脑、水银各5g 麝香、冰片各0.5g 黄蜡、水牛油、猪油各50g

【制法】上药研末,先化蜡入油和匀,再入药末搅匀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治臁疮方

【主治】适用于湿烂臁疮,并一切顽疮不收口。

【药物】麻油柏油各125g 贯仲15g 象皮2.5g 血余一大团

【制法】同煎发枯去渣,待滴水成珠时,下炒飞丹25g,再下朱砂、儿茶、轻粉、没药、川椒、樟脑各5g,乳香17.5g、血竭5g,共研细末搅匀,再下黄蜡12.5g铅粉75g熬膏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清·叶天士,《公选良方》。

3.三香方膏

【主治】止痛生肌。适用于臁疮溃烂。

【药物】乳香10g 松香15g

【制法】共研细末,香油调匀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广丹白及膏

【主治】化腐生肌。适用于慢性溃疡下肢溃疡(臁疮)。

【药物】广丹5g 白及面10g 凡士林50g

【制法】调匀成膏。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5.三香膏

【主治】适用于臁疮。

【药物】乳香、松香、轻粉各等份

【制法】共研细粉,以香油调匀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人民卫生出版社。

6.水银膏

【主治】适用于臁疮。

【药物】水银、银朱、黄丹、无名异、百草露各等份

【制法】共研细末调匀,用桐油调成膏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国书店影印,(《拔萃方》)。

7.生肌象皮膏

【主治】促进生肌、长皮、收口。适用于各种溃疡的收口期,特别是臁疮、压疮等经久不愈者。

【药物】象皮10g 当归15g 龟板15g 血余炭15g 土地25g 炉甘石粉30g 生石膏粉50g 黄蜡120g 香油1500g

【制法】先将象皮泡入冷水中,3~4月后捞出,再切成小薄片,晒干,用黄土或砂子慢火将象皮炒至黄色酥脆为止,然后研成细末,再将龟板(捣碎),当归、生地、炉甘石粉、生石膏粉、血余炭(研末),同时浸入放有香油的铜锅内,在炉火上熬制,火候要大,煎熬至当归呈焦竭色后,捞去药渣。将象皮末徐徐撒入油锅内搅匀,慢火煎熬30分钟左右,再加入黄蜡,微火熔化后即成膏,最后将熬好的药膏倒入罐内盖好,把罐浸入凉水中24小时拔去火毒,便可使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外科(此系古方新制)。

8.白玉膏Ⅱ

【主治】适用于臁疮。

【药物】乳香、没药、象皮、白蜡各25g 轻粉20g 密陀僧、铅粉、黄蜡各100g

【制法】以上除黄蜡均为细末,生用真桐油500g放锅内,火上滚透去油沫,先入密陀僧末搅匀,再入蜡熔尽搅匀,稍温入余药,搅300余遍,以大棉纸摊上备用。

【用法】外敷疮面上。

【来源】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国书店影印,(《公选良方》)。

9.夹纸膏Ⅰ

【主治】祛湿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臁疮。

【药物】炉甘石10g 没药30g 当归50g 乳香30g 轻粉25g 樟脑20g 白蜡300g 猪脂3200g

【制法】上药为末,猪脂熬炼去渣,加白蜡,兑入药粉搅匀备用。

【用法】油纸1张,刺数小孔放在患处,摊药于上,再敷油纸1张。

【来源】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商务印书馆。

10.夹纸膏Ⅱ

【主治】适用于臁疮。

【药物】黄丹、轻粉、没药、雄黄、血竭、五倍子、银珠、枯矾各等份

【制法】共为细末。取油纸两张,夹药于内,周围用面糊住备用。

【用法】用时刺孔外敷患处。

【来源】清·吴谦,《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

11.南京夹纸膏

【主治】去腐生肌。适用于臁疮。

【药物】桐油25g 铜绿6g 黄蜡30g 白蜡12g 冰片3g

【制法】先将桐油熬滚,加入蜡熔化,最后加入铜绿,冰片粉搅匀,趁热以棉纸在油内拖过,待冷后再拖1次,以厚薄适中为度,备用。

【用法】按溃疡面大小煎1块贴患处绵布包扎。

【来源】徐福松,南京中医学院。

12.祛腐生新膏

【主治】祛腐生新。适用于臁疮。

【药物】丹参30g 当归30g 制没药10g 血竭10g 紫草15g 白芷15g 轻粉10g 蜈蚣10g 甘草10g 煅龙骨15g 熟石膏15g 白矾3g 冰片1.5g 珍珠粉1.5g 白蜡60g 香油500ml

【制法】将草药浸于油中,煎熬枯过滤去渣,将药油加热后放入制没药、血竭、轻粉、蜈蚣、煅龙骨、熟石膏、白矾、冰片、珍珠粉、白蜡搅均,冷后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倪毓生,南通市中医院。

13.黄连甘乳膏

【主治】解毒收敛,止疼生肌。适用于下肢溃疡(臁疮),女阴溃疡(阴蚀),脓疱疮(黄水疮)等后期。

【药物】黄连粉50g 乳香粉50g 炉甘石粉100g 祛湿药膏(或凡士林)350g

【制法】调匀成膏。

【用法】外敷患处。

【注意】用药前后勿用水洗患处。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14.紫霞膏

【主治】此膏善除湿热,拔毒生肌。适用于梅毒,臁疮,瘰疬。

【药物】纲绿25g 血竭25g 乳香25g 没药25g 松香50g 蓖麻子100 粒轻粉10g

【制法】将前5味药共研细末,投入石臼中,再加蓖麻子、白蜡并滴入清油数滴,同捣约二三千杵即成膏。如不成膏再加麻子仁数十捣,直软如棉,收贮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张觉人,《外科十三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5.翠玉膏

【主治】适用于臁疮。

【药物】沥青50g 黄蜡、铜绿各10g 乳香、没药各5g

【制法】将铜绿研细,香油调匀,将沥青、黄蜡入内,加火开后入钢绿、乳香、没药。去火毒,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元·罗天益,《卫生金鉴》,商务印书馆。

16.莹珠膏

【主治】去腐定痛生肌。适用于溃疡臁疮下疽等。

【药物】白蜡150g 猪脂油500g 轻粉75g 樟冰末75g

【制法】先将蜡油化后入轻粉,樟冰末搅匀,再入冰片末5g调匀备用。

【用法】外敷局部。

【来源】清·吴谦,《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

17.臁疮膏Ⅰ

【主治】除油解毒。适用于臁疮,溃烂流水。

【药物】血竭10g 乳香25g 松香40g 轻粉20g 红粉10g 银珠5g 冰片4g 宫粉20g 黄丹20g

【制法】共为细末,取大麻子油适量与上药和匀,成膏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商务印书馆。

18.臁疮膏Ⅱ

【主治】去腐化瘀,生肌敛疮。适用于臁疮、脓腐未净,肉芽欠活而暗者。

【药物】煅龙骨、制甘石各12g 轻粉、甘草各3g 血竭6g 制没药9g 煅石膏24g

【制法】分别将上药共研细末,过120目筛。取药4份,加凡士林6份,调匀为膏备用。

【用法】视疮面大小,涂布纱布盖贴,隔日1次。

【注意】脓腐较多不易脱者,可酌情撒入相应海升散(低浓度为宜),脓腐已尽,肉芽转健,生肌不速者,应更换海凡膏涂敷,若伴有湿疹者,可取止湿痒剂散或油膏外治。

【来源】陈鸿宾、倪毓生,南通市中医院。

19.九胜散

【主治】消肿渗湿,解毒止痒。适用于黄水疮、臁疮肿痛溃烂者。

【药物】苍术25g 黄柏100g 苏叶100g 杏仁200g 乳香60g 没药60g 薄荷100g 轻粉25g 红粉25g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取药末适量,以花椒油调敷患处。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中药制剂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20.二轻膏

【主治】适用于臁疮久不愈。

【药物】轻粉5g 官粉10g

【制法】上药粉以猪油调匀备用。

【用法】调敷患处。

【来源】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1.黄白散

【主治】适用于臁疮。

【药物】黄柏50g 轻粉15g

【制法】共为细末备用。

【用法】取药末适量,以猪胆汁调敷患处。

【来源】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