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800外用验方
33275600000007

第7章 阳证疮疡

1.五妙散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软坚散结。适用于一切阳证疮疡初起,肿硬明显者。

【药物】黄柏10g 苍术8g 羌活4g 大黄4g 红花3g

【制法】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注意】局部红、热明显者用蜜水调敷。局部红、热不盛者用醋调敷或用凡士林配成20%浓度软膏外敷。

【来源】成都中医学院,文琢之。

2.五灵散

【主治】适用于恶疮肿毒。

【药物】皮硝50g 章丹50g 硫黄15g 雄精15g 轻粉5g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以油调和外敷患处。

【来源】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3.乾坤一气膏

【主治】适用于疟疾,诸风瘫痪,湿流注,各样恶疮,男子遗精,妇人赤白带下、男女精寒血冷,久无嗣息者贴之。

【药物】当归、白附子、赤芍、白芍、白芷、生地、熟地、穿山甲、木鳖肉、巴豆仁、蓖麻仁、三棱、莪术、五灵脂、川断、元参各50g 乳香、没药各60g 阿魏100g 麝香15g

【制法】上嘴片用香油2500g、存后4味皆入油浸3~7日,煎药枯,滤净,每500g入飞丹500g,槐枝搅成膏,去火下阿魏,后下乳香、没药、麝香搅匀,贮罐内备用。

【用法】临用汤中顿化,敷患处。

【来源】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人民卫生出版社。

4.消肿止痛散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阳证疮疡初起肿痛及外伤瘀肿。

【药物】五倍子20g 黄柏20g 半夏20g 大青叶40g 川芎20g 红花20g

【制法】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备用。

【用法】用热醋调敷患处。

【来源】钟以泽,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5.消肿散

【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适用于阳证疮疡初起肿硬疼痛及外伤肿痛。

【药物】黄柏50g 苍术50g 姜黄30g 大黄30g 陈皮30g 香附30g 甘草10g 透骨草30g 散血草30g 芒硝50g

【制法】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备用。

【用法】取药末适量,疮肿用热水调敷,外伤用酒调敷。

【来源】罗禹田,成都中医学院。

6.黑虎膏

【主治】适用于杨梅风块,肿痛及痈疽瘰疬。

【药物】草乌200g 南星、半夏、大黄各100g 五倍子(炒焦)150g 干姜25g 姜黄50g 黄柏50g

【制法】共为细末备用。

【用法】取药末适量,以葱醋调敷患处。

【来源】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7.五福膏

【主治】适用于各种阳证疮,已溃、未溃皆有奇效,又可贴刀伤,骨折等。

【药物】全虫30只 蜈蚣30条 巴豆30粒 斑蝥30只 独头蒜30头 清油500g

【制法】先用油将上药炸焦,取出研细末,再入油内熬至滴水成珠,加黄丹、铅粉各若干,老嫩得中即成。

【用法】外贴患处。

【来源】张觉人,《外科十三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8.乌龙膏

【主治】适用于诸般疮毒,红肿热痛。

【药物】木鳖子100g 草乌250g 小粉200g 半夏100g

【制法】将上药炒焦研细备用。

【用法】取药末适量,以水调敷患处。

【来源】清·吴谦,《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

9.乌金膏

【主治】适用于恶疮。

【药物】桑枝、槐枝、榆枝、枸杞枝、桃枝、柳枝各30~35cm

【制法】用麻油200g熬枯去渣,入铅丹25g、黄蜡50g,搅匀备用。

【用法】敷于患处。

【来源】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0.亚圣膏

【主治】适用于一切破烂诸疮等。

【药物】象皮50g 驴甲1块 鸡子清3个 木鳖子7个 蛇蜕10g 蝉蜕20g血余15g 穿山甲30g 槐枝、榆枝、柳枝、艾枝、桑枝各70cm 黄丹、黄蜡、麻油各1 500g

【制法】上药浸油7日,煎枯去渣,每500g油入黄丹350g,煎成膏后入黄蜡25g,再加入血竭25g、儿茶15g、乳没各15g、烤牡蛎25g、五灵脂25g,上药皆为末入内成膏。

【用法】摊贴患处。

【来源】清·吴谦,《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

11.阴阳起死膏

【主治】适用于十大恶疮。

【药物】金银花850g 生地400g 当归150g 川芎100g 黄芪250g 牛膝200g丹皮100g 荆芥75g 防风50g 茜草根35g 人参25g 元参250g 生甘草35g 麻油2750g

【制法】上药熬黑去渣,再熬滴水成珠样,将黄丹1 000g、木香75g、没药75g、血竭75g、象皮35g、麝香10g各为细末合匀,入油中搅,少煎即可。摊膏每贴重50g。

【用法】先用刀去其边上腐肉,上五倍子散,再贴膏药。五七日即愈。

【来源】张觉人,《外科十三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2.治肿方

【主治】有疮而敛,未成疮者涂肿亦内消。

【药物】牛皮胶50g

【制法】水250ml,熬令化,黄丹50g入胶中,煮3~5分钟。放温冷即可使用。

【用法】外敷疮口。

【来源】宋·苏轼、沈括,《苏沈良方》,人民卫生出版社。

13.松乳膏

【主治】清热解毒,化腐生肌。适用于疮疡各期。

【药物】松香15g 没药15g 樟丹5g 麝香0.1g 蓖麻油适量

【制法】将油加热,放入樟丹搅匀,待凉搅入上药粉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潭宏儒,沈阳铁路局吉林中心医院。

14.神密万金膏

【主治】适用于疮疡。

【药物】草乌30g 川芎30g 当归40g 赤芍40g 白芷40g 连翘40g 白及40g 乌药40g 官桂40g 木鳖子40g 柏柳20g 桃桑枣20g 一方加苦参皂角各25g

【制法】诸药共为散,用麻油1 000g浸1宿,用火熬枯去渣,再熬滴水成珠时,入黄丹600g,再入乳香、没药各20g,一方加苏和香15g为万应紫金膏。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5.解毒膏

【主治】适用于阳证疮毒。

【药物】白芷、白敛、白及、川乌、草乌、黄芩、独活、细辛各7.5g 荆芥、栀子、连翘、羌活、黄连、阿胶、海藻、山甲、昆布、大黄、木鳖、血余、赤芍、薄荷、牛膝、木瓜、防风、石燕、海带、黄柏、桃枝、柳枝、桑枝、杉枝、天丁密陀僧各50g 水粉(炒过)200g 黄丹150g 香油400g

【制法】将香油入锅熬,将前药(除血余、黄丹、陀僧、铅粉)入内熬枯去渣,然后下这4味药至黑滴水成珠,停火以备用。

【用法】以软纸摊贴患处。

【来源】张觉人,《外科十三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6.四黄膏Ⅰ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适用于阳证疮疡。

【药物】黄连、黄柏、黄芩、大黄、乳香、没药各等份

【制法】共为细末,以凡士林调膏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顾伯康,《中医外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7.四黄膏Ⅱ

【主治】消肿止痛。

【药物】黄连、黄柏、黄芩、土大黄、芙蓉叶、泽兰叶各50g

【制法】共为细末,取香油500g熬开后放黄蜡200g温化,再加上药细末调匀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段馥亭,《中医外科证治经验》,人民卫生出版社。

18.芙黄膏

【主治】适用于疮疡伴有红肿热痛者及痄腮,外伤血肿等。

【药物】芙蓉叶、生大黄、赤小豆等份

【制法】将上药分别研极细末(过120目筛)。每取药末3份,加凡士林7份,调和为膏备用。

【用法】视疮形大小摊布于消毒纱布上敷贴,每日1换。

【注意】使用时,宜厚而摊布均匀为佳,溃后余肿,可取四边周敷,外伤血肿者,皮肤破损处应避之。注射引起硬结者,亦应避开针孔处,头颈部皮脂分泌旺盛处,应取本散制成水糊剂涂敷。

【来源】南通市中医院。

19.治阳证肿毒膏

【主治】适用于诸疮肿核。

【药物】马前子200g 大黄、生地各100g 薄荷、玄参、黄柏、黄芩、栀子、血余各50g 蜗牛10个

【制法】以上用麻油煎去渣,滑石末收。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清·叶天士,《公选良方》。

20.青敷膏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药物】大黄、姜黄、黄柏、白芷、赤芍各2 500g 天花粉5 000g 青黛750g甘草1 500g

【制法】上药共磨细末,过筛,用蜜水或饴糖调成糊状备用。

【用法】涂棉纸上,敷患处。

【来源】徐福松,南京中医学院。

21.胶贴方

【主治】适用于疮疡红肿已溃或未溃。

【药物】胶1片

【制法】水渍软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人民卫生出版社。

22.蟾酥丸Ⅰ

【主治】化腐消坚。适用于诸恶疮。

【药物】蟾酥、雄黄各10g 轻粉、铜绿、枯矾、寒水石、胆矾、乳香、没药、麝香各5g 朱砂15g 蜗牛21个

【制法】将蜗牛捣烂,其他为末和匀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人民卫生出版社。

23.蟾酥丸Ⅱ

【主治】化腐消坚。适用于诸恶疮。

【药物】蟾酥、乳香、没药、雄黄、巴豆霜各10g 冰片、朱砂各5g 轻粉2.5g 麝香5g

【制法】共为细末,面糊为饼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国书店影印,(《疡医大全》)。

24.铁箍散

【主治】适用于肿疡,阳疮。

【药物】五倍子50g 大黄20g 芙蓉叶30g

【制法】共为细末备用。

【用法】醋调敷患处。

【来源】朱丹溪方。

25.铁箍散方

【主治】适用一切肿痛。

【药物】南星、草乌、白及、白蔹、黄柏、天花粉、吴茱萸、白芷、白矾各50g 芙蓉叶100g

【制法】共为细末备用。

【用法】以鸡蛋清调敷患处。

【来源】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6.琥珀膏

【主治】适用于一切皮色不变漫肿无头,但未成脓者。

【药物】大黄100g 郁金、南星、白芷各50g

【制法】共为细末备用。

【用法】取药末适量,以酒、蒜汁调敷患处。

【来源】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人民卫生出版社。

27.蛤蟆散Ⅰ

【主治】适用于肿毒恶疮,久不收口。

【药物】硫黄15g 胡椒10g

【制法】共研细末放入大癞蛤蟆口内,黄泥包煨干后去泥,研成细末备用。

【用法】外搽患处。

【来源】鲍相璈,《验方新编》。

28.紫金锭

【主治】消肿止痛。适用于疮疡初期,无名肿毒。

【药物】山慈姑100g 五倍子50g 千金子50g 朱砂、雄黄、麝香各15g 大戟75g(一方无朱砂、雄黄,有全虫)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中药制剂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全生集方》)。

29.熊胆丸

【主治】适用一切恶疮。

【药物】熊胆、蛇胆、芦荟各25g 黄矾0.5g 麝香、牛黄各0.5g 冰片5g

【制法】共为细末备用。

【用法】搽于患处。

【来源】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0.碧玉散

【主治】适用于燕窝疮出现色红、疙瘩者。

【药物】黄柏末、红枣肉(烧炭存性)各25g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取药末适量,以油调敷患处。

【来源】清·吴谦,《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

31.千锤绿云膏

【主治】适用于远年疠疮。

【药物】松香250g 乳香7.5g 没药12.5g 血竭5g 铜绿12.5g 杏仁10g 孩儿茶1.5g 蓖麻子100g 麻油100g 乳汁2盏

【制法】共捣千锤成膏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明·龚廷贤,《寿世保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2.将军铁箍散

【主治】适用于诸毒疮红肿突起。

【药物】南星、大黄、苍耳根、盐霜、白梅各50g 白及、白敛、防风、川乌各25g 草乌、雄黄各15g

【制法】共为细末,以苍耳根、霜梅捣烂拌药,如干用醋再调。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清·叶天士,《公选良方》。

33.狼毒膏

【主治】适用于诸痒疮。

【药物】狼毒、槟榔、硫黄、五倍子、川椒、枫子肉、蛇床子各15g

【制法】共为细末,用香油1大杯,煎滚入皮硝,再下胆汁1个,与药末搅匀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人民卫生出版社。

34.黄连消炎膏

【主治】清热消肿,润燥止疼。适用于各种疡疮未破。

【药物】黄连15g 黄柏15g 生地30g 当归尾15g 紫草9g 香油500g 黄蜡120g

【制法】将前5味药混合在一起,放在香油内浸泡24小时后煎枯去渣,滤油后加入黄蜡烊化妆膏备用。

【用法】将膏摊在敷料上,敷患处。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

35.蟾蜜膏

【主治】解毒。适用于对口。

【药物】飞盐0.5g 葱白3根 活虾蟆1500g 蜜50g

【制法】共捣如泥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国书店影印,(《公选良方》)。

36.二味拔毒散

【主治】消肿,止痒,收敛。适用于湿疹诸疱,红肿痛痒,疥疮等。

【药物】明雄黄、白矾各等份

【制法】上药研末备用。

【用法】用清茶调化药末,蘸搽患处。

【来源】清·吴谦,《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

37.四方散

【主治】祛风散湿,消肿止痛。

【药物】生南星10g 生半夏10g 生川乌10g 生草乌10g 生白附10g 生狼毒10g

【制法】上药干燥,混合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匀即可,

【用法】醋调,外敷。

【注意】本品有大毒,禁内服。

【来源】梁锡恩、宋钦兰,广西中医学院。

38.阳毒内消散

【主治】活血化瘀,消肿,化痰解毒。适用于疮疡阳证。

【药物】麝香、冰片各6g 白及、南星、姜黄、炒甲片、摔冰各12g 轻粉、胆矾各9g 铜绿12g 青黛6g

【制法】共为细末备用。

【用法】掺膏药内贴患处。

【来源】顾伯康,《中医外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药蔹启秘》)。

39.天山仙丹

【主治】适用于十大恶症久不愈者。

【药物】轻粉50g 水银15g 朴硝50g 樟脑25g 石膏50g

【制法】上药研极细末备用。同时用井水调和涂于碗内,于阴处干透,用竹片刮下,再研细备用。另用大碗一只,以皮纸糊于碗口上,将药粉摊于纸上用艾绒盖药上约半纸厚,四面点火,将艾燃着,药面见热即降下,候冷吹去艾灰,将纸撕去,药在碗底刮下收用。

【用法】外敷疮口。若久不收口加狗头骨灰少许于丹内合匀,撒于疮口立效。

【来源】张觉人,《外科十三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0.大宝散

【主治】适用于热汗浸渍成疮,痒痛不止。

【药物】黄芪100g 当归100g 荆芥穗100g 地骨皮100g 木通100g 白矾50g

【制法】为细末备用。

【用法】每用50g水煎洗。

【来源】明·王肯堂,《六科证治准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