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续编_3
33337100000067

第67章 禮政六貢舉(3)

今若遽罷是典。非國家博采人材之意。又不能不借其言以觀其行。則惟於保舉者。嚴其不當之罰。而所經被舉者。即於文章詞賦求其言之有本而可見施行。方與是選。使人不得謬膺斯舉。而所舉確有實在。若夫武科。亦選舉之一途。使斥技能而講學問。似屬儒者迂論。然如古六韜三囗司馬尉繚之書。亦當考其本末。究其得失。其歷代名臣良將。所用兵謀兵法。正正奇奇。均歸諳練。庶不同材官技士之為。而得備腹心干城之用。是亦宜於未經應舉之先。務端其教者也。且夫法之既久。獘即以生。獘之所叢。法不能制。所恃上之人先其作養。實心以求乎下。下之人承其教化。實心以應乎上。而風俗於以囗厚。人材於以輩出。斯今不異古。而得躋於三代之隆焉。至若詳其節目。防其流獘。不至徒法而為法所困。尤在乎行之得人哉。

育才說軍機說帖

李棠階

今天下吏治頹敗。積習深固。牢不可破。實由於士習之不端。而士習之不端。則由於學術之不正。故為治必先得人。欲得人必先造士。欲造士必先正學術。古之學術。道在明倫。功在慎獨。無他務也。後世學術。訓詁詞章。源遠而流益紛。今天下多故。正窮變通久之會。舊章宜稍為變通。以求實濟。如翰林本儲材之地。今惟從事於律賦試帖。敝精勞神。虛靡歲月。而實無所用。竊謂宜今教習庶吉士課以實學。由身心以達於時務。即大學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正軌也。以此為本。治經治史治事。及濂洛關閩諸儒等書。次第參求。皆歸於反己。總以辨義利為先。精研力踐。使腳根真站得住。他日當事變。臨利害。庶不至於搖奪。課期仍照舊。課題及 廷試皆以論策。論用經史性理等書。策用時事。皆令絕去忌諱。暢所欲言。以覘其底蘊。各部院堂司各官。皆有公事日相接見。因以知其人之才具。獨翰林掌院學士。終年不與諸翰林相見。除門生故舊外。面且不識。何由知其人之賢否。似宜令查明編檢講讀共若干人。除 內廷行走外。每十人為一班。每十日進署一次。掌院與相接見。講論正學。各抒所見。皆不得無故不到。可藉以知其人之所長。薦舉備用。庶不至大誤。簡便可行。較有實濟。新議章程。應請以同治二年 殿試後為始。

國子監本以教士。宜慎擇祭酒司業等官。督率各堂。認真訓課。除文詩外。兼課論策。亦以經史性理諸書出題。平常宜分日講說。獎精勤。懲游惰。戒浮華。務躬行。要以漸敦實學為歸 國家設教授教諭訓導等官。原以教訓士子。今則闒囗充數。惟知索取贄禮脩儀。貪鄙無狀。魚肉士子。諸多不堪。庠序為士人進身之階。今日之士即他日之官。不慎教於始。何以責治行於後。宜慎擇各直省學政。令倡明正學。督飭各教官認真教導。從事於格致誠正之功。要求實用。勿徒循故事。其教官之能舉職者。隨時保薦。不稱職者。隨時甄劾。不必定待大計年分。使皆知自愛。互相濯磨。并飭各教官。分日於本縣市鎮地方。設立公所。宣講   聖諭十六條。反復開導。使愚民稍知道理。趨向有定。一切邪教自不能入。所謂經正則庶民興。於化民成俗之方。不無裨益。凡此皆似賒而實急。認真辦理。必有成效。養士之本。儲材之方。似不可忽也。

恭查  恩詔內。有各省地方官公舉孝廉方正一條。今將及一年。舉者寥寥。一縣之中。不下千百萬家。一郡更難數計。豈竟無一人足當其選。只緣實在能稱此四字者。必不求人知。地方有司。又無虛己求人之誠。及相士之識。如子游所稱澹臺滅明者。遂祗據寍缺勿濫之例。含混了事。間有舉者。又每以夤緣得之。其名則是。其實則非。宜令中外大臣各舉所知。但實在名實相稱者。不論紳士布衣。皆可入選。不必待地方官而後舉。舉之本以實行。不以文詞。亦更不必考試。其原係科甲者。較原資稍優錄用。其餘皆酌量以教職用。年老及文理不通者。勿令來京。如漢時存問耆老之意。使有司賜酒米以為士民勸。使天下知 國家用人。不拘一格。必更有瑰瑋卓犖之材。出於其間。以備任使。視特開別科。更張創始者。較為簡便。

科場議一

陳澧

文章之弊。至時文而極。時文之弊。至今日而極。士之應試者。又或不自為文而勦襲舊文。試官患之。乃割裂經書以出題。於是題不成題。文不成文。故朱子謂時文為經學之賊。文字之妖。其割裂出題。則經學賊中之賊。文字妖中之妖也。然則考試廢時文。而用經說史論。不亦善乎。時文弊極矣。而不可驟廢也。經說史論善矣。而不能驟行也。大凡變法者。漸則行。驟則不行。今之士人。不習為經說史論。一旦用以考試。束手不能下筆。必譁然以為奇異。而俗士之居大官者。出而阻撓之。是故時文不可驟廢。經說史論不可驟行也。時文之弊有二。代古人語氣。不能引秦漢以後之書。不能引秦漢以後之事。於是為時文者。皆不讀書。凡諸經先儒之注疏。諸史治亂興亡之事蹟。茫然不知。而可以取科名得官職。此一弊也。破題承題起講提比中比後比。從古文章無此體格。而妄立名目。私相沿襲。心思耳目。縛束既久。錮蔽既深。凡駢散文字詩賦。皆不能為。此又一弊也。前之弊大。後之弊小。當先去大弊。考試仍用時文。而去其代語氣之法。以能援據諸儒之說。引證諸史之事者。為上。且時文家於題有子曰孟子曰者。本可不代語氣。奈何猶不引後世之言。證後代之事哉。今時文家亦用書卷。如用三禮。今特并引三禮注疏耳。用左傳。今特並用史記漢書耳。其所謂破題承題起講提比中比後比者。仍而不變。雖欲委以不能而不得也。而又無可勦襲之文。則割裂之題。皆不必出矣。如是。則士人漸讀書。至考試三科。讀書漸多。乃使之去其破題承題起講八比之陋格。於是出經題。即成為經說矣。出史題。即成為史論矣。自然而成。其勢易易也。於是選古人經說史論之精醇者。板刻頒示以為之法。又三科以後。經史之學盛。文章之道昌。如是。士習醇而人才出矣。

科場議二

陳澧

今之試士。第一場以四書題八股文及八韻詩。第二場以五經題八股文。第三場對策。其法備矣。然行之久而有弊。有當改法者。其一五經題當試經解也。八股文代古人語氣。古之文章。本無是體也。四書文不能驟變。所當變者。五經文也。夫經說者。必根據先儒之說。而後不失於杜撰。必博考先儒之書。而後不失於固陋。又必辨析先儒之說之異同而擇其善。而後不失於駁雜。今使之代古人語氣。不能引證先儒之說。應試者。挾一坊刻五經標題足矣。是適以困讀書之人。而便不讀書之人。故曰五經題當改試經解也。其一當復專經之舊例。又當增周禮儀禮公羊春秋穀梁春秋為九經。夫禮記為儀禮之傳。朱子之言也。今但以禮記試士。是用傳而棄經也。孔穎達曰。周禮為本。儀禮為末。則周禮儀禮又不可廢也。朱子論春秋三傳。謂左氏長於述事。而公穀長於經義。然則公穀二傳又不可廢也。班固曰。古之學者三年而通一經。三十而五經立。此殆以意為之。試問自漢以來。兼通五經者幾人。夫以二千年中寥寥無幾人。而悉以責之天下科舉之士。無怪其粗疏蔑裂。有通五經之名。而無通一經之實也。如曰不然。試問衡文者。曾見五經皆通之卷乎。夫治五經而不通。不如治一經而通。今謂宜以九經試士。會試十八房。每一經二房。鄉試卷多者亦如之。卷少者九房皆均分其中額。以杜士之避難趨易。昔時各經中額。皆以卷多少為準。故士皆治易詩書。而不治禮春秋。如均分中額。則經文少者。治之易而卷多難中。經文繁者。治之難而卷少易中。則無避難趨易之弊矣。如是。則經學必盛。試觀乾隆以前專經之時。經學盛於今日。其效可也。其一改對策為史論。而命題以 御批通鑑輯覽為準。夫對策者。所以觀其人博通今古也。然而古今之書。浩如囗海。即問十對五。亦難其人。於是考官皆舉淺俗習見者為問。使人易對。明知能對者亦非可貴。遂置之不閱。而士亦鈔襲習見之語以待問。且又明知主司不閱。而皆信筆空寫數行以塞責。此而不廢。甚無謂也。夫士不可不知史事。前代之治亂興亡。與夫典章制度。前言往行。有益於人者甚大。但二十四史之書太多。資治通鑑。亦復繁博。且作史者人非聖賢。不能無偏。惟   御批通鑑輯覽。書不多而事備。又經   聖人之論定。以此命題著論。則士必通知古事。有益政治。與陳陳相因之對策。相去天淵矣。又問策一道。往往舉十餘事。易於鋪排成篇。史論則以一人一事為題。非通悉此人之事囗。此事之本末。不能成篇。夫論一事而精通。固勝於對數十事而鈔襲也。其一試詩改為試賦。或不廢論。但增試賦。夫士通經史。原不必以賦見長。然八股文經解史論。或可場外預擬。以其無韻也。詩雖有官韻。而一韻亦可以預擬。賦則限以八韻。雖同題而不同韻。則不可以直鈔。其於鑒別真偽為最易。當以第三場試之。如其賦不通。則四書文經解史論。非其自作可知也。如是。則四書文為一場。經解為一場。如不廢詩。則第二場并試之。史論及賦為一場。其法盡善矣。又自來以四書為一場者。以尊朱子故也。然朱子所作者注也。以經而論。則五經為孔子所誦述。而論語中庸大學。乃孔子與弟子之言。孟子又在其後。五經先於四書。於義為當。朱彝尊嘗有五經題為第一場之議。採而行之。尤善之善者也。

科場議三

陳澧

今之科場。士子多者至萬餘人。人各為十四藝。試官不能盡閱也。於是三場專重第一場。視二場三場無足重輕。甚至有不閱者。故士皆專力於四書文。而成荒經蔑古之風也。歐陽文忠有論更改貢舉劄子云。貢舉之法。用之已久。則獘當更變。然臣謂必知致獘之因。方可言變法之利。今為考官者。非不欲精較能否。而常恨不能如意。患在詩賦策論。通同雜考。人數既眾。而文卷又多。使考者心識勞而愈昏。是非紛而益惑。當隨場去留。而後可使學者不能濫進。考者不至疲勞。其法云。凡貢舉舊法。若二千人就試。常額不過選五百人。今臣所請者。寬其日限。而先試以策而考之。可去五六百人。以其留者次試以論。又如前法而考之。又可去其二三百。其留而試詩賦者不過千人。於千人而選五百。則少而易考。不至勞昏。考而精當。則盡善矣。縱使考之不精。亦選者不至太濫。竊謂文忠所云。試最善之法也。今學政及府州縣之試士。即此法。鄉試會試。誠當仿而行之。第一場去其文不佳者。其留者視中額三十倍以為準。乃試第二場。又去其不佳者。其留者視中額十倍以為準。乃試第三場。然後取中如額。歐陽公以二千人為率。故試策試論。所去皆四之一。今科場人數多至萬人。如第一場第二場僅去四之一。則文卷仍多。考官不能盡閱。且文之佳者。亦斷不能及四之三也。其第一場第二場所取必限以數者。慮考官苟且自便。於第一場僅取足中額。而第二場第三場無去取也。今學政試正如此。故其二場三場皆虛設。此法行。則考官於二場三場卷可盡閱。且二場三場皆所以定去取。且亦不能不盡閱。而士於二場三場。皆所以決得失。其用力必篤。十年之後。通經博古之才。必漸多矣。且三場通閱。考官固勞。三場連試。士亦甚勞。其入二場三場。皆疲乏之餘。往往有績學工文。而不能發抒者。如每場後得以休息。則亦可以盡其才也。此法於考官及士皆甚便。必可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