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小家庭大理财
33454200000019

第19章 理财要有大智慧(4)

但是大家看到的都是别人赚钱的时候得风光,普通投资人缺乏专业的技术和经验,也欠缺灵通的消息渠道,对大势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较难在股市中取得稳定收益。如果无法准确的把握买进和卖出的时机,最后哭得就是自己了;此外,炒股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般人白领有点难度。

6.基金

基金其实上就是基金公司把普通人的钱收集过来,找专业的人来买股票或者其他理财产品,最终获取收益。因为主要是由专业人士把控,可以精心选择投资品种,随时调整投资组合,获得更佳的投资回报,因此基金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能力,非个人投资者能及。基金相比普通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规模,基金产品的资金总额非常庞大,可以进行分散投资,通过投资组合达到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基金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是非常值得推荐的投资工具,可以帮助普通投资人降低投资风险,最大化投资收益,因为基金公司要收取管理费,申购赎回费用等等,不妨做长期投资。

购买保本产品需注意两大风险

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一定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低风险投资者可以多配置一些保本型理财产品。保本型理财产品在期限设计、投资回报等方面有其特点,投资者在购买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保本有期限

不少投资者认为保本型理财产品在整个投资期内都可以100%保障本金,即使提前赎回也不会有本金损失;而实际情况是,保本型理财产品对本金的保证有“保本期限”,即在一定投资期限内(一般为3年或5年),对投资者所投资的本金提供100%保证。因此,投资者在保本到期日,一般可以收回本金;如果提前赎回,且在市场走势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存在本金损失的可能。

2.不保盈利

保本型理财产品的保本只是对本金而言,并不保证产品一定能够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保本型理财产品对本金的承诺保本比例可以有高有低,即保本比例可以低于本金,如保证本金的90%,也可以等于本金或高于本金。

电购让你买到更便宜的物品

电购,其实是电视购物的简称。

一提起电视购物,很多消费者会有一些负面的联想,像夸大的宣传,高价低质的商品。事实上,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电视购物都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个重要渠道,商家通过这种方式,向电视机前的广大的消费者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优质的产品以及配送服务。仅美国有线电视网电视购物一年的销售额就达上百亿美元。其中,电视购物公司QVC成立于1986年,在1987年的营业收入仅有1亿多美元,而到2006年已增长到80亿美元。

电视购物这种方式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懒惰创造的市场机会。人性的弱点包含惰性,消费者希望坐在家里,哪都不去,看看电视就可以知道商品信息,打个电话就可以买到商品。

什么是电视购物

电视购物是从美国开始崛起,而早期在美国约有12个购物频道,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成功的商业化。1982年HSN(HomeShoppingNetwork)全世界第一家电视购物公司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诞生,随即席卷全美。

电视购物是一种电视业、企业、消费者三赢的营销传播模式,目前在中国电视购物转型期存在着电视购物频道和电视直销广告相互竞争发展的局面。近两年来,这两种形态一直共生共存,相互竞争市场份额。

2006年8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总局颁发了对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等五类商品(简称黑五类)不得在电视购物节目上播放的法规条令,可以说是电视购物在中国落地以来,第一次被重拳出击,电视购物遭遇严重的信誉危机。

但是,电视购物的方式给消费者所带来的便利却是毋庸置疑的。

随着市场的净化,真正物美价廉的商品会更多地通过电视购物的方式让您和您的家人足不出户即可尽享物美价廉的商品消费和使用的乐趣。

如何规避电视购物风险

1.电视购物最大特点是采用轮番轰炸式的“洗脑”方式激发用户一时的购买冲动,因此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建议用户无论观看何种电视购物广告,都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不要被对方激昂的言辞所感染,尽可能地保持清晰的头脑和逻辑思维,在平静地观看广告时一定要多用反向思维细细推敲,从而判断商家的宣传是否符合常识。

如当前一个热播的××金链广告声称60克的××金链仅售1000元左右,要知道1克黄金就要将近200元,60克的黄金链少说也要五六千元以上,如果是几百元销售,不是假的是什么?

2.如果确实想通过电视购物来购买商品,最好是选择品牌电视购物公司,并选择知名品牌的商品。相对而言,这类企业的产品会让人更放心一些,并且售后也会多些保障。

3.尽可能地多上网了解一下用户对即将购买的商品和相关电视购物商的评价。一般来说,如果用户对某款电视购物的产品不满意,会在网络上投诉或者发表不满的评论,用户通过这些投诉及评论,可以大致了解自己即将购买的产品的质量。当然,用户也应该了解一下大家对电视购物商的诚信评价,如,该商家的投诉解决情况如何、产品出了问题、能否及时退换等。

4.不管购买何种产品,一定要坚持先验货后付款,否则就拒收,因为一旦签收,即便有问题,钱已经到了别人手上,想要回来往往很难。

5.为避免纠纷难以调解,用户要注意保全证据,如妥善保管快递的签收单和付款凭证等。

6.出现纠纷后,如果对方的售后不及时解决,绝对不要让其找理由推脱而延误时间,一定要强烈交涉或者当即寻求外部力量的介入,如选择向315消费电子投诉网这类投诉平台投诉,或者在一些知名论坛发帖,尽可能地给商家压力,以力求尽快解决。

7.电视购物最好先验货后付款,优先选择本地商家。

团购中有学问

什么是团购

团购(Grouppurchase)就是团体购物,指认识或不认识的消费者联合起来,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求得最优价格的一种购物方式。根据薄利多销的原理,商家可以给出低于零售价格的团购折扣和单独购买得不到的优质服务。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消费者自行组团、专业团购网站、商家组织团购等形式,提升用户与商家的议价能力,并极大程度地获得商品让利,引起消费者及业内厂商、甚至是资本市场关注。

团购的理财类产品种类知多少

据了解,目前可供团购的理财类产品种类很多,如理财卡、投资银条、纪念币、千足金条甚至基金、保险、银行理财产品等,统统都成了热门的团购产品。而不同的理财产品在团购的形式上会有所不同,也会存在不同的风险。

银行理财产品团购

一些网站抓住普通投资者的赚钱心理,推出了团购理财产品,而银行和一些正规金融网站组织也推出过团购理财产品。比如之前某银行推出一款团购理财产品,老客户只要带领一位新客户一起团购理财产品,即可以普通客户的购买金额,享受高端客户的产品收益。

但是,由于该款团购理财产品投入市场后销售成绩不佳,最终被终止。这里消费者要注意的是普通团购网站推出的团购,与银行及一些正规金融网站组织推出的团购的区别。

金融理财产品更多的是给投资者未来的收益,而普通团购网站的标的物是物品的出售。一般来说,银行和一些正规金融网站组织的团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购,它和一般的购买理财产品没有差别,其风险一般不是很大。

投资品团购

以黄金为例。某网站推出的金条团购,主要包括千足金和零兑金两种,并以“买就送200元现金券”为噱头吸引消费者,无独有偶,另一个团购网则推出白银,并以低折扣赚足眼球。

两家团购网站的参购人数均达两位数。但是专家并不建议消费者选择投资品的网络团购,因为黄金白银本身属于贵金属,运输存在风险。而且贵金属产品的成色、包装、规格等需要现场鉴定,而普通百姓很难辨别黄金的纯度和真伪。因此,投资者在购买贵金属产品时,选择信誉优质、货真价实的黄金销售渠道至关重要。

基金团购

基金团购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团购理财。2007年,股市处于大牛市时,基金团购曾风靡一时,当时基金的赚钱效应让许多投资者对其热捧。此外,团购可以降低基金的手续费和费率,也一度让投资者的目光投向基金团购。

一些不具备基金代销资格的第三方机构,可能存在一些猫腻。第三方机构是否会为投资者推荐适合其投资目标、资金水平的产品都很难说。更有甚者,网站信息也有可能造假,而且如果是个人在牵线搭桥的话,可能会发生亏损或者不符合投资目标的情况,届时投资者也不知道该找谁申诉。

理财的最佳方式并非追求高超的金融投资技巧,只要你掌握正确的理财观念,并且持之以恒,若干年之后--人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

团购降低了投资门槛

如今理财产品热销,很多第三方理财销售网站又再次打出了“团购”产品的旗号。笔者梳理发现,理财产品团购大多打着两个理由吸引客户:一是利用团购的规模,降低理财产品的手续费和费率,如基金和保险等产品团购。如果按照1.5%的认购费率计算,购买10万元基金的手续费是1500元;如果费率降至0.6%的话,只需600元,就可以省下900元。其实这类团购在保险业是一种惯例,针对团体客户的“团单”费率比个人客户的保单低。现在是借助网络的形式把个人客户集中起来。

而另一种团购,则是由于降低了投资门槛而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如购买信托产品普通门槛需要上百万元,在有些网站打出的团购活动中,只需投资几十万元便可购买。此前极元财富网曾经推出“中铁信托极元汇利1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团购活动,宣称合格投资者只需30万元即可购买,其采用的方式便是凑钱投资。据了解,此信托产品单笔购买30万元至50万元的,预期年收益率为6%,50万及以上的为6.5%。该团购在半个月时间里就有数十名投资者响应,并筹集到1500万元资金。

团购理财产品究竟可不可取

团购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理财方式,在消费过程中的确可以省不少钱,但在吸引人眼球的同时,也引来不少质疑。

团购理财产品究竟可不可取?理财专家表示,这还是要区分来看。一般来说,银行和一些正规金融网站组织的团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购,只是银行和基金公司为抢占客户资源的一种营销噱头而已。

业内人士表示,不少理财产品团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令人怀疑。一些不具备基金代销资格的第三方机构,可能存在一些猫腻。第三方机构是否会为投资者推荐适合其投资目标、资金水平的产品都很难说。更有甚者,网站信息也有可能造假,而且如果是个人在牵线搭桥的话,可能会发生亏损或者不符合投资目标的情况,届时投资者也不知道该找谁申诉。

目前可以第三方支付的基金直销网站很少,如果网站表示投资者可以直接在网站上支付资金时,投资者就必须甄别其真假。如果投资者参与了这类团购,在购买时应索取并妥善保管办理业务时的相关凭证,对于没有正式回单或仅出具手工收据的交易,就要特别给予谨慎对待。与此同时,在购买后也应该养成主动查询对账的习惯。

团购式理财三大风险

风险一:不成团拿不到最佳收益

团购需要人数达到一定的规模才可以成团并进而享受优惠,如果人数达不到,优惠也就不存在。

由于这一团购并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该如何保证所有参与抢购的客户都会严格守约到银行办理开户并办理定存呢?团购结束后,如果到分支行实际的参与人数并没有达到要求的人数,那么此前承诺的年利率会否出现变化?

而活动细则中则注明了:上述利率只供参考,本行可随时做出调整而不另行通知。于开立美元定存时,本行职员会向新客户确定当时适用之年利率。

这意味着,如果客户是瞄准银行团购理财产品的年利率而去,而实际参与人数不足的话,就不能享受到这一预期收益优惠。实际上,其他的理财产品团购也一样,如果最终参与人数不能达到成团的条件,所谓的优惠只是泡影。

风险二:容易产生销售误导

众多的理财产品团购优惠方式主要分为降低手续费、投资门槛以及获得高收益。如参团的保险产品多为保险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甚至高达5%,但是产品本身也蕴含一定的投资风险,如果投资者在了解不够透彻的基础上购买,可能在出现风险后难以接受。

客户到商业银行网点购买理财产品时,都要严格执行风险测评、配置适合的产品这些流程,即使是通过银行网站网购的客户,第一次购买银行方面通常会建议到其网点办理。而团购这类方式,不一定有完善的风险测评系统,而是更多地去宣传产品的特点、优势,从而将产品的收益放大、风险放低,对客户容易产生误导销售。

如某保险公司正在团购的一款产品,团购详情包括推荐理由、产品特色、利率一览、支付方式等,却丝毫没有提有何风险,连常见的“投资有风险”都没有标注。所以,方姓理财经理提醒投资者,通过第三方机构团购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做好风险测评、读懂产品条款、保留购买单据等。

风险三:非法集资难防

不仅是商业银行在推团购,千足金金条、保险理财产品等都推出了相应的团购活动。黄金产品免去了工本费,保险理财产品表示参团可以享受低门槛、高收益、零成本、有保底的保障。

多数理财产品的团购都借助于第三方团购网站。面对火热的团购理财产品潮,投资者在团购理财产品时,除了要关注理财产品本身的投资风险以外,还要看打出团购概念的机构的合法性,以及具体团购模式的合法性。

如说黄金,本身属于贵金属,运输存在风险,贵金属产品的成色、包装、规格等需要现场鉴定,而普通投资者难以鉴别黄金制品的纯度和真伪。同时,如果团购的标的物涉及信托产品,如果这类产品的门槛较低,那么可能会有非法集资的嫌疑,同时资金的具体投向也无从知晓。

有理财专家指出,普通人还是不要轻易尝试“团购理财”,与可能遭遇的投资风险相比,获得的收益不值得一提。

关注CPI

什么是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