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独自徘徊在天堂与地狱之间
33464100000006

第6章 纸上富贵一场梦

投机者随着价格的上涨而越来越乐观,随着价格的下跌而越来越悲观,因此从本质来看,只有少数投机者能保持常胜不败。

——本杰明·格雷厄姆

我们渴望的事情不可能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也不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总之永远不会令我们感到幸福。

——拉布吕耶尔

1995年5月18日,国债期货一关门,大量的游资就立刻掉转枪口,杀入上海、深圳股票市场……在此之前,这两个市场一直在低位震荡,半死不活。也许是国债期货市场狂热的牛市氛围、投机者凶狠的操作手法传染了股票市场。连续三天,上海股票市场就像吃了兴奋剂,一下子从600多点涨到了900多点。虽然我一直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国债期货市场上,但从来没有真正忘记过股票市场。我在投机资金的分配方面也比较明智,大多数投入到股票市场,小部分从事国债期货交易。只不过从1994年10月到1995年518行情之前,股票市场的走势实在乏善可陈……没有赚钱的机会。我手中持有的大量股票,要么被套牢,要么只是赚点小钱,我确实没有兴趣一天到晚盯着它们。每天在国债期货交易的刺激、兴奋使我几乎完全忘记了自己手中还有一大堆股票存在。在股市大涨的行情出现时,我心理上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

当上证指数涨到900多点时,我手中持有的股票有的已经翻了一倍多。有一只股票我买入价是8元多,这时已经涨到了19元多。短短几天,我原来的那些股票仿佛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我突然拥有了庞大的账面利润,这个数字甚至超过我在国债期货327品种上赚的钱。

那几天,不只是我一个人,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国债期货市场上那种汹涌的、垂直的上涨走势将在股票市场重演。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多头将进行“逼仓”式的买入,完全不给那些赚了点小钱就逃跑的空头们任何低价买入的机会。手中没有股票的人,要么不惜代价,高价追买,要么你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赚大钱,自己像个傻瓜一样被市场行情所抛弃。

我也不可能免俗,满脑子充斥着这些极为乐观的想法。我当时认为,这一波行情涨到1200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在市场连续飙升的走势中,我虽然拥有庞大的账面赢利。但抛出的股票数量却极少,还不到总数的20%。我等着卖高价,到1200点再抛。

又是一次意外事件!股票、期货市场的意外事件总是来得不是时候,这次也一样。当我拿着计算器,正在统计市场到了1200点时我会赚多少钱,并且设计着怎么样花这些还没有到手的利润时,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意外事件把我拉到了冰凉的现实世界。股票市场涨到927点的那天晚上10点多,我突然接到上海一个朋友打来的电话,他告诉了我一个坏消息,国务院可能觉得股票市场这几天又玩得有点过火了,出台了一项政策,严厉打击股票市场的过度投机。

第二天上午,股市一片混乱。上海股指跳低开盘100多点,而且还在不断地下跌。一夜之间我庞大的账面利润不翼而飞。我像做了一场梦,刚要拿到一笔大钱,突然醒了,一切又随梦而去。虽然那一天如果我全部卖出,还会有一点收获。但是,前一天900多点时我都没卖现在回到了700多点,我抛出股票的兴趣一点也没有了。

这是一个最典型的纸上富贵的案例。

那一天,我惟一操作的一只股票是鞍山信托,这件事说起来至今还令人难以置信。

在上海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中,我最喜欢、情有独钟的股票是鞍山信托。在1994年、1995年中,鞍山信托作为当时市场中惟一的一只金融类股票,价格波动一直非常活跃。它的底部大约在七八元,顶部大约在十三四元附近。每年有好几次,鞍山信托都会在底部和顶部之间来回游走,给投机者良好的交易机会。鞍山信托在股市中的表现,有时候像个独行侠,并不怎么理会市场大盘的走势,而是有自己的运动节奏。所以,一个投机者只要稍有一点耐心,在它的波动区间的中部以下位置买入,即使暂时被套住也不要紧,过一段时间不但能解套,而且还有钱可赚。鞍山信托的这种市场走势特点,非常适合像我这样的中短线交易的投机者。那几年,我确实在这只股票上赚了不少钱。记得1994年10月的股市黑色风暴中,我上午6.8元买的鞍山信托,下午在9元附近获利抛出。

在这次股票暴涨行情出现以前,我手头一直就持有大量的鞍山信托,大约是17万股。上海股市涨到900多点的那一天,不知什么原因,鞍山信托停牌休市一天。这意味着,那一天持有鞍山信托的股民,只能眼瞧着其他股票在暴涨,自己手中的股票却因为没有交易,无法分享市场这种普遍性的涨势。如果那一天不停牌,以鞍山信托庄家的实力、气魄,这只股票涨个两元钱应该毫无问题。

令人惊奇的是,在重大的利空消息袭来的这一天,其他所有股票一开市就跌得惨不忍睹,几乎完全抹杀了前一天的涨幅。鞍山信托一复牌却上涨了两元,好像是为了弥补昨天因为停盘而没有上涨的委屈。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天鞍山信托开盘时的走势格外抢眼。其他股票的价格,又回到了700多点的位置。鞍山信托的庄家似乎还没有从强烈的牛市情结中清醒过来,没有意识到当天市场出现的重大变故。依然把鞍山信托的价格推到了相当于上证指数900多点的高度。而且,盘面上的买单数量极大,好像有几十万股。

开盘不到5分钟,我就把自己手中的17万股鞍山信托全部“送”给了庄家。

前一天晚上,当朋友告诉我股票市场不妙的消息时,我的心情糟糕极了,我立刻意识到市场完了。我对第二天的股市行情一点兴趣也没有,也不再抱任何希望。但做梦也没有想到,我手中的17万股鞍山信托能以这么好的价格脱手。我不知道那一天庄家是怎么想的,庄家的实力毋庸置疑,但是他为什么要把价格推到这么离谱的位置呢?也许惟一合理的解释是,任何投资者都会有不清醒、犯傻的时候,庄家也一样。

那一天,当我把自己手头的鞍山信托全部抛光以后,鞍山信托的市场价格还在高位停了大约10分钟。也许是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过了一会,庄家好像突然从睡梦中清醒过来。盘面上几十万股买单一下子撤得干干净净。不一会,鞍山信托终于低下了它高傲的脑袋,重新回到了现实世界。到收盘时,鞍山信托不仅把开盘时的涨幅全部抹去,还稍稍跌了一点。

本来,那一天我的心情非常糟糕,庞大的账面赢利得而复失,我在梦中富贵了一场,结果却是两手空空。因为鞍山信托这戏剧性的一幕,我的心里也好受了一些。倒不完全是因为我在鞍山信托上赚了一点钱。有时候,一个投机者对某一笔交易是赚是赔可能并不太在意,判断对了行情,而且及时采取了果断的行动,这样的交易经历,往往使投机者更为兴奋、愉快,不这种感觉简直令人陶醉。

在我的期货投机生意中,曾经无数次饱受市场庄家操纵、逼仓之苦。1995年的苏州红小豆、北京绿豆,1996年的海南咖啡,1997年的天津红小豆,2000年的大连大豆,2004年的上海橡胶等品种,都让我吃过或大或小的亏。有时候,当我因为明显的市场操纵而受到损失时,自己的感觉就像是大白天在警察局里遭遇了抢劫。

在股票、期货市场,没有庄家,市场走势往往清淡乏味,投机者没有良好的交易机会,所以会盼望庄家的介入。但是,庄家来了以后,一旦庄家的行为过分霸道、出格,市场中的所有人,包括散户、交易所、庄家本人,又会身受其害,结果往往难以收拾,甚至危及市场的生死存亡。国内期货市场至今在金融领域没有理直气壮的一席之地,社会公众形象不佳,主要应该归咎于多年的市场恶性操纵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很多年来,在国家高层眼里,期货一直是个令人头痛的孩子。

我在股票、期货的投机交易中,利用市场庄家的愚蠢,或者过分出格的操纵行为赚到钱的次数并不太多。鞍山信托上的意外成功、2000年1月大连大豆市场的愉快经历、2003年上海橡胶市场中的高额回报,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股市行情的暴涨暴跌,在把有些人送到天堂的同时,也总会把有些人打入地狱。1995年5月18日开始的这一波行情,上海股指从600多点涨到900多点,然后又回到700多点,时间不过短短4天。

我的股票是在很早以前买的,而且也从来没有奢望市场在很短的时间内给我巨大的回报。股市突然暴涨,我拥有了可观的利润,但没有在市场高点潇洒出局,固然令人遗憾。但是,毕竟我没有实实在在的损失,甚至还有点收获。和我的一位朋友相比,我简直是幸运极了。

股票也好,期货也罢,从事后看,市场走势那么清晰、简单。但是,一旦你身临其境,立刻就会发现,过去已经结束,未来却永远像一个谜。市场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一切都是那样的不确定。

国债期货关闭引起的股市暴涨,不但是我,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股市的前景非常乐观,涨到1200点是一件很轻松的事,而且时间不会太久。在狂热、乐观的气氛中,许多股票涨幅高达100%,这似乎更加印证了人们的看法,未来的一切几乎稳操胜券。确实,假如国务院没有出台后来的那样一个政策的话,结果还真的难说,也许股市真的能涨到1200点。

我的那位朋友是在暴跌行情发生的前一天来到股市的。记得他在我那里呆了一会,问了一下我对股市的看法,就匆匆回到自己的操作室。

也许是时间仓促,来不及调动足够的资金。他把自己带来的1500万元全部买成股票以后,又找营业部的罗总商量,给他100%的透支。罗总当然不会拒绝这种大客户的要求,也不敢让他不高兴,我的那位朋友可是各个营业部争抢的衣食父母。

结果,那一天,他在900多点时一下子买了3000万元的股票。他买股票时的那种气魄、胆识,成了当天营业部中最精彩的热门话题。比市场价格高好几个点,一出手就是几十万股,也许那根本就不能叫做买股票,而是横扫千军,令观者心惊胆颤。

当天下午,营业部中所有报单小姐都在为我朋友一个人忙碌。3000万元资金要在一个下午全部变成股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她们忙着为他查询交易结果,统计成交股数。让我感到有趣的是尾市我想卖出10万股四川长虹,竟然没有人理我,没人给我报单。

收市以后,营业部的机房从下午三点开始,一直为我的那位朋友打印交割单,一直到晚上十点才结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我的朋友惟一能做的事也就是等待,等待市场快一点涨到1200点,那就大功告成,皆大欢喜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天开始市场就急转直下,我朋友抱着一大堆高价买入的股票,一下子就变得不知所措。

大暴跌发生以后,大约过了一周时间,我朋友对上涨已经完全失去信心。就像当初买入时的情形一样,他又在几天之内把3000万元买入的股票全部抛到市场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但是,他那股壮士断臂的潇洒之气,依然给营业部的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我知道他赔钱了,但不知道他的损失有多大,因为涉及隐私,我也不便问他。一年以后他告诉我,那一波行情中他带去的1500万元,因为透支交易,最后亏损超过80%。经此一役,他元气大伤,一般人也许觉得他已经很难翻身,然而,他却抓住了1996年、1997年新股申购的暴利机会,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