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抗战之殇
3349300000015

第15章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南京,六朝古都,又是民国的首都,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是承东启西的枢纽城市,长江航运物流中心。

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盘附于东南,以石头为终点的群山,像猛虎雄踞于大江之滨。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这个城市本来就有帝王之都的气质。

中山陵,紫金山,玄武湖、珍珠泉、明孝陵、雨花台、牛首山、灵岩山、太平天国王府都是千百年来沉淀的历史古迹。

南京城内主要河流有长江和秦淮河。长江南京段从江宁铜井镇南开始,至江宁营防乡东为止。秦淮河到南京武定门外分两股,一股为干流,又一股称内秦淮河,由通济门东水关入城。

陆军军官学校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黄埔路,刘裕民和周耀辉终于来到了学校门口,学校的大门用大理石砌成,上面用楷体写着“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在一栋教学楼的前面,聚集了很多人,有四个军官,两个负责登记,两个负责发放军装。

一个年轻的军官说道:“先在这里注册,然后安排你们的宿舍。”

虽然人很多,但是大家排对很整齐,队伍安静,秩序井然。很快念到刘裕民的名字,他把档案袋交给了一旁的军官。

刘裕民和周耀辉来到了宿舍,宿舍还算宽敞,四人间,上下铺,左边还有一张长方形木桌,木桌有的地方已经掉漆,但是被擦得一尘不染,上面整齐的摆放这白色的脸盆,白色的牙缸,白色的毛巾,右边是两个用来放置衣物枣红色木柜。

刘裕民很兴奋地放下行李,一屁股坐在了床上,压得木板咯吱吱的响,他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脸上露出兴奋之色。

这时门口出现了一个穿着西装的人,他的衣着很考究,他走到门口的时候停了下来,他扶了一下礼帽,看了看门牌号,打量了一眼屋内,开口道:“我以为我很早了,原来有人比我还要早。”

他皮肤白皙,上唇微微有点胡须,戴着一条非常考究的酒红色领带。

这个人,竟然是胡翼。

刘裕民看着这个陌生的人,明白了他也是这个宿舍的,他看了一眼周耀辉,又将目光移向胡翼,首先介绍道:“你好,你也是这个宿舍的?我叫刘裕民。”

胡翼走过来,“我叫胡翼。”胡翼打量了一下刘裕民,他看着放在床上的行李,“我还有一个问题,你是准备相当空军还是当陆军?”

“什么空军陆军?”刘裕民一脸迷惑,他不明白胡翼在说什么。

胡翼笑了笑,没有说话。

周耀辉走过来,伸出手,“你好,我叫周耀辉。”

“你好。”胡翼微笑,握住了周耀辉的手,又松开。“看来两位都是北平人。”周耀辉和刘裕民面面相觑。“你怎么知道?”刘裕民和周耀辉无疑承认了这一点。

胡翼说道:“我听出来的。”

刘裕民觉得这个人怪怪的,但是又说不出来那个地方奇怪。“我怎么没有发现你的行李?”刘裕民好奇地问道。

胡翼张开双手,懒懒地说道:“我没有带行李。”

这个人越来越奇怪了,刘裕民疑惑地看着胡翼,没有再问。

刘裕民终于明白了胡翼刚才的意思,他的铺位在左边上铺,他成了一名“空军”。

第四个床位还空着,那个新同学还没来。

几个人准备铺床的时候就有人敲门了,门是开着的,显然这个人是一个很有礼貌的人,这是胡翼的判断。

“进来。”刘裕民转过头喊了一声,就像是一个主人。

进来的这个人对胡翼来说是陌生人,但刘裕民和周耀辉都见过这个人。

他居然是黄文安。

今后他们四个人将要开始三年的军校生活。

胡翼昨天晚上的睡眠并不好,当窗外渐渐有鱼肚白的时候,他意识到天终于亮了,在哨声响之前,他就已经醒了,接着,他就听见刘裕民大喊了一声,“大家快起床。”

刘裕民一咕噜翻起身,在短暂的清醒之后开始找自己的衣服,他听见对面上铺的周耀辉的床板吱吱呀呀的。

刘裕民看着黄文安的床,“咦,他这么早就起床了。”

胡翼当然知道,他听到黄文安在天还没有完全亮的时候就已经起床了,虽然他的动作很轻,但是睡在对面的胡翼还是听到了。

胡翼慢慢的起身,双唇紧闭,在七分钟之内,穿好衣服,洗漱完毕,来到了操场,时间刚好,黄文安很早就站在了队列里,他的身体看起来好像是最笔挺的一个。

胡翼回过头,看到了刚跑出宿舍楼刘裕民。“三班的在这里集合”教官大喊一声,开始清点人数。

“所有学员注意,各班按个子大小排好队,各班教官负责将队列盯齐,”教官大声喊道。

各个班马上开始排队,刘裕民在人群的挤压中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挤来挤去,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刘裕民不知怎么换到了胡翼的身旁,他笑嘻嘻地看着胡翼,胡翼象征性的笑了一下,周耀辉的个字比刘裕民高一点,站在了队列的后边。

“都给我快点!”教官喊了一声,“现在这个队列,就是我以后训练的队列,每个人的前后左右都给我记住。”

“各班注意现在去操场参加开学典礼,都有,向右转,跑步走!”在队列最前面的教官喊道。

全体学员向右转,由于都还没有接受正规的军训,在向右转的时候都歪歪扭扭的,绕过了两栋教学楼,经过了学校大礼堂,来到了操场,操场的四周还站着好几个教官,在看见队列进入操场时,指挥队列进入指定的位置,主席台上也站着两个教官。

刘裕民向后看了一眼,但是没有发现周耀辉,不知周耀辉这小子排在哪个位置,他又看了一眼胡翼,胡翼的双唇紧闭,从起床到现在他还没有说过一句话。

队列集合完毕之后,天已经完全亮了。

今天天气有点阴,灰蒙蒙的,好像要下雨,六百五十多名学员在操场上列队完毕。

突然传来一声口令,“立正!”好有气魄的口令,这种夹杂着方言的口令在这个宽阔的操场上听起来是那么的有力量,每个人都随着这声口令抬起了头,看着前方。

稍—息—

立—正—

向—右—看—齐—

向—前—看—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欢迎各位学员。”张治中环视一周,过了很久,才说道:“我知道今天你们为什么会站在这里,我知道你们在报考军校的时候在想什么,因为我当初也是这样的想法。”

在安静的操场上,这些英姿飒爽的男儿在报考军校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

他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将会参加一场艰苦而又不得不战的战争,并且他们很清楚,他们为什么要战。

“我是学校的教育长,我叫张治中,你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热血男儿,虽然你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我相信你们来到这里定是怀着同样的信念,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名军人,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的时刻你们就要挺身而出,用你们的身躯抵挡敌人的炮火,属于你们的地方就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迎着炮火,冲锋陷阵,这就是军人,马革裹尸笑卧沙场,这就是军人的气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辈军人,中华儿女在列强压迫下已经不堪重负,国家尚未统一,列强还在虎视眈眈,内忧外患,困难重重,男儿们,不管敌人有多么的凶残,不管敌人有多么的可怕,不管敌人有多么的强大,勇敢地拿起你们的武器,瞄准敌人的头颅,向他们发出致命一击,让他们在你们的吼叫声中灰飞烟灭,让他们的鲜血祭奠死去的同胞,让他们魂飞魄散,丢盔弃甲,从今天起,你们要用先进的知识武装你们的头脑,用先进的思想开拓你们的视野,你们的强大,就是****的强大,你们的强大,就是国家的强大,我现在问你们,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声音穿破云霄,直抵苍穹。

张治中讲完之后,神情明显有点激动,深深的敬了一礼,其实张治中刚才讲的话,也是他自己的心声,出现在操场上的这些年轻人,今后将和这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来这里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战争。

他很清楚这些学员将来会出现在最残酷的战场上面,他们的使命将会谱写一段悲壮的历史。

半晌,礼毕,立正。

张治中看着这些年轻充满希望的眼神,从这些果敢坚毅的眼神,他能感受到那生生不息的朝气中有一股热血在不停的翻滚着,在一声声嘹亮清脆的呐喊中,一颗颗炙热的心被跳跃的火焰紧紧的包围。

刘裕民感觉在思潮中那个若隐若现的东西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近,他甚至能够感受到触摸它时的那种激动的向往,那种闪烁明亮的光焰灼亮了刘裕民的脑海,那种花火竟然是那样的闪耀。

胡翼在他旁边真是可以听到他略显急促的呼吸声,他微微侧过脸看了一眼刘裕民。

这时灰暗的天空下起了雨。

军校学制为三年,第一年为入伍生教育,第二年和第三年为理论教育年。

理论教育所学的科目包括术科和学科两大类,术科包括单兵教练、班教练、排教练、工兵勤务、射击、武术体操等;学科除了陆军礼节、步兵操典、步兵射击、野战筑城、通信、卫生学、战术学、地形学、兵器学、瓦斯学、炮兵学、战车学、航空学之外,还设置了三民主义、外交史、中国革命史、外国革命史、中国政治经济概况、法学、人生哲学、数学、物理、化学以及英语、德语、法语、日语等课程,所学的的知识面更加广泛了。

他们始了军人的生活,每天在操场上都是挥汗如雨,站军姿、跑步、枪械组装、武术体***击训练、负重训练、修筑战壕,他们的皮肤一点一点的变黑了,由于拿枪手上也磨出了茧,身体上也到处都是瘀青,但是他们的身体却变得更加强壮。

除了每天的训练外,他们每天还要学习通识政治课程,包括中国国民党史、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中国近代史、帝国主义、社会进化史、社会学科概论、社会问题、社会主义、政治学、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各国宪法比较、军队政治工作、党的组织工作、中国政治经济状况、世界政治经济状况、政治经济地理。他们每天都要记很多的笔记。

胡翼已经用完了六个笔记本了,上面写的密密麻麻,他觉得有很长时间没有写这么多的字了,更重要的是他很乐意去记录这些知识。

这些科目刘裕民都很喜欢,每节课他都听得全神贯注,如饥似渴的吸收者这些先进的思想,每一位同学都步履匆匆,穿梭与各个教室之间,时间本来就很有限,也许那一刻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胡翼与黄文安的交流并不多,但是他们俩个人却最有默契。

黄文安每次下床的时候,不像刘裕民发出那么大的动静,他尽量不去吵醒睡在对面的胡翼,但是胡翼还是可以听见。

胡翼虽然每天都能听见,但是他还是觉得黄文安是一个很有礼帽的人,并且胡翼看得出,黄文安是这届学员中为数不多参加过实战的人。

刘裕民似乎与黄文安很少说话,他觉得跟这个傲慢的人,没什么可说的,他觉得自己说的东西很可能在黄文安那里就变成了小儿科,黄文安通常是用沉默来回应他,他觉得黄文安自以为是的样子真的是非常的讨厌,很不巧他和黄文安还是同桌,刚开开始的时候两个人除了打打招呼,平时基本上没说过什么话,头一个月刘裕民和黄文安相处的好像有点尴尬。

黄文安除了在上课的时候记笔记,在下课他就在看笔记,刘裕民觉得无趣,就去和其他的同学聊天。

黄文安记笔记的速度非常的快,下课后,黄文安看了一眼还在抄写笔记的刘裕民,走出了教室。刘裕民无意之间看到了黄文安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的。

他有点纳闷,他伸长了脖子,扫了一眼黄文安字迹工整的笔记,原来黄文安在记笔记的同时还加上了自己的见解和注释。

这些见解足以让刘裕民感到吃惊,这些都是从课本上无法看到的,他忽然觉得黄文安与生俱来的傲气似乎是有原因的。

心里有喜欢人的周耀辉就是不一样,他好像要比其他三个人更细心一点,在宿舍里周耀辉打扫卫生的次数最多,他去打水的次数也最多,他和胡翼经常将桌子擦的干干净净。

有些时候在他们三个聊天的时候,他会在床上安静地写信,并且他至少会将赵诗婷寄给他的信读五遍。

在学校里的生活紧张又充实,在训练场上的口令,骄阳,汗水,课堂上的知识,思想,顿悟,宿舍里朋友的默契,在学校里的这些天每一天都是那么的不平凡。

每个人身上的军服已经洗了好几遍了,但是看起来还是那么的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