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抗战之殇
3349300000021

第21章 各奔东西

当专注于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时间总是过的很快的。

胡翼和他们已经到了三年级,经过这三年的学习和锻炼他们都变成了真正的军人,坚定、果敢。

由于黄文安和胡翼所选的科目不同,因此黄文安和胡翼转到了其他的宿舍,周耀辉和刘裕民还在16栋宿舍。

刘裕民觉得胡翼和黄文安还真是比较神秘的,连地方都要换了。

刘裕民猜的没错,胡翼和黄文安这两个人本来就和自己不一样,他们的脑袋里永远都是一些古怪的理论,他们说过的话总是令人那么费解,他们做的事情好像总是很完美,他们并且还时不时的表现出一副很“世故”的样子。

黄文安这个家伙非常傲慢,平时寡言少语,但是对于军事理论,刘裕民是很佩服他的,三年以来他的成绩都是全校第一,他的实战经验要比他的成绩还要受到学校的重视,对于刚刚发展起来的特种作战,黄文安也是很有见地,那天他演讲特种作战战术课题的时候,学校里的三个主任居然亲自来听他演讲,并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他这个人好像什么都知道一点,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傲慢的原因,不过,刘裕民已经习惯了黄文安的这种傲慢。

胡翼有点桀骜不驯,总令人捉摸不定,他说话的时候总是很奇怪,他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在刚起床的一个小时内一句话也不说,而且表情也很难看,好像是另外一个人,他肯定有什么心事,心里面想什么谁也不知道。

他也渐渐明白在国民政府的组织机构里面,还有一种比较神秘的部门,而胡翼恰好就属于这个部门。

毕竟四个人一起度过了三年,四人个之间的情感是很微妙。

由于胡翼身份较为特殊,他已经提前“毕业”,他还有事情要做,郑介民让胡翼来中央军校,一方面是让胡翼成为名正言顺的黄埔系,一方面他的考虑是让胡翼进入一段冬眠时期,他不想让胡翼的名字过早的出现在日军特高科的名单里。

郑介民不排除在日军攻城的那一天,对北平的军统进行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他必须要有所准备和防范,而安排胡翼来南京就是郑介民的准备的一部分。

中国今后肯定会和全面日本开战,那个时候才是胡翼上场的时候,他很清楚,组织新的情报系统要比隐藏旧得情报系统简单的多。

只要郑介民运用得当,胡翼一直都是一个“新人”。

戴笠很早的就盯上了中央军校第十期的军校生,他已经把成绩排名前十的名单拿到了手里,他左手拿着名单,右手拿着这十个军校生的详细资料,安静认真地看了起来。

看名单当然要看第一名,所以戴笠现在看着黄文安的资料,他的眼睛发出了光,他的表情似乎有点兴奋。

黄文安参加过长城抗战,在南天门与日军关东军主力部队正面交手激战五天,他在军校的成绩非常排名全校第一,各项体能指标为优,并且他有一篇关于特种作战的报告,受到了军校上层的赞扬,他的父亲是南京警备副司令,他有着官宦子弟的那种傲慢,但是却没有他们的那种浮夸。

这个叫黄文安的军校生,无论从哪方面都非常符合戴笠的要求,他没想到第一眼看到的这个人,就是自己苦苦所寻找的人,这个人无论是军事知识,军事技能,经验,体能,都符合他的要求,甚至在某些方面都已经超出了他的要求。

戴笠现在已经记下了军校这十个人的名字,在看到胡翼的名字的时候,略微思考了一会儿,他叫来了机要秘书。

“这个叫胡翼的军校生为什么会提前毕业?”

“局座,是郑介民。”机要秘书回答了这个问题。

戴笠抬起头,微微眯着眼,说道:“原来是他,介民他向我提起过,你先下去吧。”

戴笠的记忆力一向并不差,看来郑介民已经在按照自己的要求在华北布置军统新的力量。

戴笠希望更多的人才加入军统,特别是这个黄文安,是时候找他的父亲谈一谈了。

时局越来越紧张,1935年5月,在结束最后一学期的学习后,学员们在第一时间就被分配到了部队,刘裕民和周耀辉从毕业典礼结束到来到作战部队只用了两天的时间。

一二八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上海不能驻军,这里是昆山以西,靠近苏州,88师的驻地离南京和上海都不远。

中央军嫡系部队88师,装备较为精良,并且齐装满员,刘裕民来到了264旅528团1营一连。

88师264旅528团1营一连连长刘裕民,军服笔挺,肩章闪耀,他跨步走进了军营,他除了有点兴奋以外,还充满自信。

在营长带领下,刘裕民来到了一连的营地,连长命令全连集合。

营长环视了一下四周,说道:“我来介绍我们一连今天来的这位少尉,他叫刘裕民,黄埔十期,也许他比你们有些人年轻,但是,单凭军事理论,就是在全团也没有几个人比过他,下面我鼓掌欢迎刘连长。”哗哗士兵们热情的开始鼓掌,士兵们的目光都投向了刘裕民。

刘裕民迈步走到了队伍的前面,他的梦想也是当一名军人,今天,他终于来到了军营。

当梦想成为现实的时候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刘裕民很冷静,军人的责任使他感觉到了一种压迫力,日军的海军陆战队就在上海市区,这就像是你在睡觉的时候敌人拿着刺刀在旁边看着你睡觉。

“今天,我终于来到了军队,88师曾经参加过对日作战,我想你们每一个人都明白,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我想你们每一个人都理解,我们为什么会成为一名军人。”刘裕民顿了顿,接着道:“日本人就在我们的旁边看着我们,我们一刻都不能懈怠,作为军人,保家卫国,抵御外辱,是我们的荣誉和使命,我的要求是,爱国,勇敢,守法,绝对服从命令,我说完了,立正!”

队列立马合步立正。

这是刘裕民新的开始,在来到八十八师的时候,刘裕民忽然变得很忙,他不仅要在团部办理各种手续,还要教新兵们一些战术科目。

上海的天气很湿润,离驻地两个小时的车程就是大上海,这个繁华的大都市,好像每时每刻都散发着诱人的光芒,但是刘裕民看到的是一片乌云,并且这片乌云在上海的上空不断膨胀,并且这种压迫感越发的强烈。

张小影上的的医学院是四年制,所以小影还要上一年学,当她从信中得知刘裕民来到上海的时候,她几乎要跳了起来,她现在又看着刘裕民的信,就像看到他本人一样。

刘裕民当然要去看看张小影,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刘裕民很早地便来到了上海医学院的门口,没想到上海医学院并不难找,现在离张小影下课至少还有一个小时,天气刚才有点阴,现在已经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他并没有带伞。

下课后,张小影赶紧打着伞从校门口走了出来,眼睛不停地寻四下寻找。她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公主袖,圆领,虽然下着雨,但是上海的天气一点也不冷。

刘裕民站在洋装商铺的屋檐下,向校门口这边不停地张望着。

雨渐渐大了起来,声雨听起来软软的,绵绵的。刘裕民想到张小影有点凌乱的短发头的时候,他忽然笑了。

在刘裕民面前走过了好几个撑着伞的学生,但是有伞挡着,刘裕民根本看不清他们,他有些着急,他觉得现在应该直接去校园找张小影。

张小影已经打着粉红色的雨伞走了过来,由于刘裕民没有打伞,并且身穿军装,张小影一眼就认出来了他。

张小影三步并作两步,满怀欣喜地跑过去,迫不及待地踮起脚尖。

张小影在裕民的肩膀上拍了一下,他明明可以够到刘裕民的肩,但还是轻轻踮了一下脚。

刘裕民转过身,由于有雨伞挡着,他看见的是白色的连衣裙,还有一双白色的布鞋,张小影慢慢的把伞举起来,露出了久违了的熟悉的微笑。

张小影目光闪动,他打量着刘裕民,惊奇地问道:“你又长高了?”

两个人有三年的时间没有见面,看去来好像还是很亲密。

刘裕民看着亭亭玉立的张小影,忽然有一种时光错综来回的感觉,她看着张小影忽然有一种很亲密。

刘裕民赶紧一个标准的敬礼,看上去有点夸张,故意问道:“请问这位小姐,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刘裕民一脸认真。

张小影漆黑的眸子一动,“哎呀,还真不认识了,当上了官,眼神都歪了呢?”张小影将计就计,两个从小玩大的朋友开始“针锋相对”起来。

刘裕民接着说道:“你难道你就是张小影,不对,我认识的张小影没有像您这位小姐长得这般漂亮。”

张小影瞪大了眼睛,心里突然心花怒放,她顿时语塞,三年没见,没想到这个刘裕民变得这么油嘴滑舌的。

张小影眨了眨眼睛,眉眼轻挑,微笑道:“嗯,这位先生的意思是说你的朋友以前长得不漂亮了!”

刘裕民看着张小影,顿了顿,叹了口气,“我好像总是说不过你。”

“走吧,这么大的人了,还玩小孩子的把戏。”张小影转脸偷偷的笑了笑。

刘裕民苦笑。

刘裕民觉得他想了很久的开场白并不成功,但是张小影并不这样认为。

张小影看着刘裕民笔挺的身体,暖心的感觉萦绕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