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抗战之殇
3349300000070

第70章 小纸条

12月13日,光华门前线阵地失守,疯狂的日军冲入南京城,中国军队虽然仍在奋力抵抗,但是抵抗的势头在逐渐减弱。

528团的部队越打越少,刘裕民命令部队与日军展开了巷战,逐街逐屋,与日军进行争夺。

南京的民房在日军的炮火声中一个一个倒塌,不少老百姓被活埋在瓦砾中,日军现在已经不是在进行攻城作战,他们是在杀戮。

日军的轰炸机将城门炸毁,在坦克的掩护下,日军开始蜂拥进城,528团在中华门北街依靠建筑物处与冲进城内的日军血战。

日军坦克并没有跟进,双方展开激烈的对射,日军没有建筑物的掩护,一时无法靠近528团的阵地,双方开始对峙。

中华门附近堆积的油桶和沙袋被日军清理完成,日军的装甲车和坦克开始进城,坦克和装甲车停在了528团阵地的前方,刘裕民看到日军的装甲部队,立即命令部队向后方撤退,分散布防于各个街口。

调整完设计参数之后,日军坦克开始炮击,火光冲天而起,民房轰然倒塌,在滚滚烟尘中,坦克掩护着日军开始向528团阵地挺近。

528团在街口的重机枪开始向日军射击,不到十秒钟的时间,一发炮弹袭来,机枪阵地淹没在硝烟中。

528团十五个狙击手分别在六个屋顶上狙击日军步兵,日军一时没有找到目标,伤亡大增,进攻停滞了下来。

廖林观察着前方的战况,“团坐,我们我重武器损失殆尽现在无法阻止日军进城。”

过了很久,刘裕民用沙哑的声音道:“用手榴弹,继续打。”当他接受日军进入南京城的这个事实的时候,心在滴血。

“是。”廖林一个用尽全身力气的立正。

****将手榴弹捆起来,埋伏在屋顶上,待日军坦克行进过来的时候,拉出引线,将手榴弹扔下,炸毁日军的坦克,日军步兵将手雷人向屋顶,528团的伤亡大增。

在巷战中,日军的坦克和大炮不能发挥火力优势,****与日军展开了拉锯战。

三辆坦克被炸毁,将路口阻塞,528团抓住这个机会,对日军的阵地进行反冲锋,重新夺回了部分失去的阵地。

日军的后续部队也从缺口冲了上来,兵力再次得到补充,朝528团阵地进行猛烈地反扑,528团官兵一个一个的倒下,日军的炮兵部队也已经进城,疯狂地向居民区炮击,中华门附近的居民区的民房一片火海,日军夷平房屋后,步兵开始推进。

刘裕民亲自在第一线作战,进攻心切的日军在528团最后一个机枪阵地面前伤亡惨重,刘裕民和廖林都端起中正式向日军射击,528团仅剩的两门的82毫米迫击炮,准确的向日军还击,打光了所有的炮弹,在燃烧的房屋前面堆满了日军的尸体,日军在这里受阻。

日军急于消灭南京城中国军队最后的抵抗力量,架起了机枪和迫击炮,与528团展开对射,在这个很小的巷子里面,双方激烈的交火,残破的墙面已经被鲜血染红。

一阵混合着泥土的疾风掠过,一发炮弹在刘裕民身边爆炸,他身边的一个机枪手被高高抛起,重重地落在瓦砾上,鲜血慢慢地从身体的破裂出涌出,刘裕民抖落身上的泥土,一阵耳鸣传来,他要紧了牙关,用力摇了摇头使自己保持清醒,他第三次装填完子弹后,上膛,举枪,继续向日军射击。日军发现守军火力明显减弱,步兵立即进行冲锋。

刘裕民命令道。“交替掩护后撤。”

528团迅速地闪进了另一条巷子,这条巷子比刚才的那条巷子更窄,更深。刘裕民命令将四挺机枪架设在高处,进行逐次抵抗,自己和廖率率领剩下的人,在旁边药店的二楼阻击,药店的招牌被日军密集的子弹打的木屑横飞。

刘裕民在二楼进行了简单的布置,他向窗外忘了一眼,看到眼前的景象,剧烈的咳嗽起来。

伴随着沉闷爆炸声,很多民房都在燃烧,腾空起的滚滚黑烟让整个南京变得阴沉、昏暗,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咳嗽过后,刘裕民的脸色变得很苍白,眼神中充满了悲伤之色。

日军就像疯狗一样跟了上来,子弹裹挟着劲风击中墙壁,泥土横飞,528团在二楼的四挺机枪立即猛烈地还击,日军顿时被打的血肉飞溅,鲜血顿时将墙面染红,日军部队向后撤离。

在难得的间隙,官兵们立即开始装填子弹,二十分钟过去了,日军居然再没有发动进攻,528团的官兵战至现在,只剩27人。

廖林看着远方血红的天际色,慢慢地脱下钢盔,“裕民,看来我们要死在这里了。”

刘裕民看着廖林,将目光移向远方血红的天际线,过了很久才说道:“记得你说你要请我喝酒,看来这个愿望不能实现了。”

廖林说道:“不错,从战争开始到现在我们好像一天都没有闲下来过。”

刘裕民咽下一口口水,沉默了很久,用沙哑的声音说道:“你现在在想什么?”

廖林深深吸了一口气,“我现在很想念我的家,很想念我的父亲母亲。”

刘裕民酸涩的一笑,“等打完仗以后,我们都能回家。”

廖林问道:“你现在在想什么?”

刘裕民回答道:“我现在也想家,想我的父母,也想起了和我从小一起长大朋友。”

“朋友?”

刘裕民说道:“没错,我清楚地记得在四年前她问我,你知道当军人意味着什么吗?我当时对她说,我知道。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那天天很热,我就在她的家里,她穿了一件粉红色的上衣,她的头发还是很乱,当时我就在想,我在战场的最后一刻,我那时会干什么?我那时会想什么?”

廖林忽然问道:“你说的那个人是不是张小影?”

“是的。”

廖林看着他,眼睛已经湿润,“那你现在想到了吗?”

“我当时并没有想到,不过,我现在想到了。”

“想到了什么?”

“我现要做的就是继续战斗,我现在想的就是回家。”

廖林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嘴唇抖动,泪水顿时夺眶而出,廖林握住了刘裕民的肩膀。

刘裕民说道:“我有很多的朋友,并且我也相信他们,就像是相信你一样,我真想和他们一起回到家里,告诉我父母,告诉我的家人,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

朋友,这是多么温暖的字眼,就像是漫长冬夜里的暖光,黎明到来时绚烂的朝霞。

“好,我们一起作战,一起回家。”廖林紧紧握住了刘裕民的手,指节因为发力而变白。

刘裕民坚定地看着廖林,“一起作战,一起回家。”

刘裕民一直都有自己的信念,此刻他发现,在死亡面前,这种信念反而越发的平易近人,越发的简单朴实,在死亡面前他们不在恐惧,与其说他们的勇气击败了恐惧,还不如说他们已经失去了恐惧的理由。

回家的却是有很多种解释的,刘裕民这里提到的回家无疑是最感人的一种,当一个饱经沧桑的男人,平静站在你的面前,用沙哑的声音认真温和地对你说:“我们回家吧。”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也许在他面前,你所有的不快和伤悲都将会被他这句简单的话所包容。

什么东西最重要呢,我们说不清楚,且让我们记住他们曾经说过的话,记住这些英勇的爱国将士曾经奋战至最后一刻,记得他们曾经说过,回家。

日军突然发动突袭。

日军秘密潜入528团阵地的后方,从背后展开突然进攻,灼热的弹雨划出转瞬即逝的弹道,在进入身体的那一刻黑暗已经吞噬一切…

528团最后的27人全部阵亡。

刘裕民和廖林的尸体被日军拖了出来,日军将血肉模糊地尸体围起来,脱下了刘裕民和廖林身上的军服,因为中校和少校的军服就是他们请功的证据。

刘裕民的脸色虽然被鲜血染红,但看起来还是很平静。

有一个纸条从刘裕民的衣兜里掉了出来,在寒风的吹拂下,一直飘到一个燃烧的民房面前,寒风将纸条吹开,纸条上面留着刘裕民的清秀的字迹,上面写赧然着四个字:我也爱你。

那天刘裕民将那页纸撕了下来,装进了自己的衣兜。

每当他想起张小影的时候,他就会拿起这张已经褶皱的纸,上面隐约可见沾满了些许泪水。

那天没有让张小影看到这四个字是刘裕民一生最大的遗憾,他将这张纸条放在了离心脏最近的位置。

纸条被寒风吹到了燃烧的火焰里,化为灰烬。

难道这是这个纸条的使命吗?张小影会不会看到?

这个充满灵气的小纸条宁愿化为灰烬,也不愿日军将它玷污,它是多么的勇敢,就像张小影一样。

中华门前的巷战结束,528团全体官兵壮烈殉国。

中校刘裕民,年仅23岁,少校廖林,年仅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