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抗战之殇
3349300000075

第75章 陷阱

赵诗婷匆匆走了进来,“耀辉。”

周耀辉发现赵诗婷的神情有些匆忙,“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日本人发现了我们我们秘密转运货物的行动。”

周耀辉首先问道:“货物是否安全抵达目的地?我们的人是否有损失?”

“货物安全抵达,人员没有损失。”

周耀辉皱眉道:“日本人是如何发现我们的?”

“货物离开苏州码头后,分别向两个方向驶去,同一个商会的货,怎么会向两个方向驶去,日本人发现了这一点。”

“另外的一批货是什么?”

赵诗婷说道:“另外的一批货是军统的货,他们利用了我们的通行证。”

周耀辉皱眉道:“这说明此次行动不是有人泄露给日本人的,而是日本人主动发现的。”

赵诗婷不解道:“这有什么不同?”

“泄漏我们的行动,也就是泄漏他们的行动,说明军统转运的这批货非常的重要,他们只是利用我们的行动作为掩护。”周耀辉叹了一口气,“当时口红在回信上画出‘帆船’,我当时就觉得我们的进展似乎太顺利了,他们就是希望“口红”拿到通行证,原来这一切都是胡翼和陈敬的计划。”

赵诗婷深深吸了一口气,“是我们太大意了,军统在上海经营了这么多年,陈敬又掌控这青帮,控制一个码头并不难,所以他们得知了我们的转运计划。”

周耀辉保持着冷静,“所以我们运出货物后,何汉谋带人兴师动众地搜查苏州码头这一举动也可以解释了。”

赵诗婷气愤道:“他得知日本人发现这次行动之后,他是想将此次行动完全推给我们!”

周耀辉平静道:“你说的没错,你有没有想过,他这样做还有一种含义。”

赵诗婷忽然问道:“什么含义?”

“就是告诉我们日本人已经发现了此次行动,让我们赶快做好应对之策。”

赵诗婷不说话了。

周耀辉接着说道:“此次行动的全部过程他了如指掌,他完全可以在转运行动完成之后联合宪兵队对我们发动突然袭击,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反而让何汉谋兴师动众地在一个已经没有价值的码头进行搜捕。”

赵诗婷眼神看起来有些复杂,她转过身,“不管怎样,为了防止损失,立刻转移人员,进入冬眠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周耀辉点了点头。

在情报的世界里欺骗本来就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为,更何况是欺骗日本人。

胡翼的胆子的确很大,但是在悬崖边行走若没有过人的胆识谋略,随时都可能摔得粉身碎骨。

胡翼这样做,是为了要转移日本人的视线,使军统金蝉脱壳,那军统那批货物又是什么?

何汉谋暗地里一直和陈敬秘密保持着联系,对于梅机关特务的一举一动何汉谋会秘密通知陈敬,所以陈敬一直隐蔽的都很好。

在淞沪会战爆发之际,戴笠将黄文安调回南京,命令陈敬展开秘密潜伏上海的工作,在胡翼吸引了日本特务机关大部分的注意力的情况下,陈敬少了很多麻烦,在青帮的掩护下,他组建起新的联络点来效率非常的高。

新的组织,新的机构,新的上海站站长,戴笠让陈敬担任新建上海站站长是有原因的,他不仅是军统内部的一员老将,并且他的身份较为特殊,他还掌握这一部分青帮的势力,现在政府已经退出了上海,在上海工商两界和一些资本家和青帮势力肯定会受到日本人的收买,那些唯利是图贪生怕死的资本家很少有人会顾及什么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有了陈敬对青帮的控制,戴笠相信这样的不利因素会减少许多。

戴笠希望在即使是在沦陷区他也能得到他想要的情报,控制他想要控制的力量。

青帮的大佬们听到日本人打了过来,有的卷钱溜到了香港,有的隐姓埋名当起了小市民,有的投靠了日本人摇身一变成了伪政府的官员,而陈敬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时机,他所控制的势力进一步扩大。

依靠青帮的力量,戴笠甚至拥有了自己的军队。

在杜月笙的领导下,上海的青帮在抗战中也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上海青帮几千人以及爱国工人组成的“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在上海外围配合正规军参加了战斗,虽然没有接受正规的训练,但这些爱国的青帮势力作战英勇,同时伤亡也非常惨重,杜月笙听闻之后潸然泪下,其中牺牲的很多人都是他的门徒,后来这些人被改编成为正规部队,归于戴笠的麾下,称为“忠义救国军”。

作为情报机关,戴笠居然有了自己的军队,这在其他国家是非常罕见的,在情报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组织和权力会膨胀到现在这个程度,与******的默许是分不开的。

陈敬非常善于利用这些门徒,这些门徒在陈敬的指挥下开始了各种盯梢的任务,他们虽然没有军统特工那么专业,但是他们在上海土生土长,比军统特工更加熟悉上海,也更加灵活。

目前陈敬控制着上海滩三分之一的赌场和舞厅,这些地方通常都会有酒和女人,有了这两样东西同样也会吸引很多日本人军政高官,而很大一部分情报就是来自这里。

在陈敬布置好军统在上海的潜伏工作后,就接到了戴笠的命令,运出青帮的在上海秘密囤积的黄金。

青帮这些年积累了很多黄金,于是戴笠决定趁着青帮现在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将青帮这些年搜刮民脂民膏的钱上缴国民政府,支持抗战。此事也得到了杜月笙的默许,杜月笙认为,捐给政府,也算是为抗战出一份力,绝不能将这笔钱留给日本人。

陈敬接到戴笠的命令后,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机会,直到隐藏在苏州码头内部的人侦知共产党要将食盐运出上海,便很好的利用了这次机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将这批黄金趁乱运了出去。

不过陈敬还是低估了日本人,没想到这么秘密的安排还是被日本人发现了蛛丝马迹。

当初利用共产党作为掩护就是为了应对最坏的情况,既然日本人已经发现,这件事情当然要做另外一种解释。

这件事绝对不能让日本知道真相,如果这样,胡翼的身份就会暴露,军统的潜伏计划就会失败,所以胡翼就把军统变成了共产党,黄金变成了食盐。

不过有的时候,食盐的确是黄金,甚至比黄金还要珍贵。

对八路军来说食盐就要比黄金还要珍贵。

景子接到了胡翼的电文后,回电:“愚蠢,立即侦查,务必抓捕共党分子。”

景子命令梅机关的特工也开始调查这件事情,很快景子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共党是通过码头将货物运走的,那他们怎么会有通行证?

胡翼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便沉了下去,景子找到了最重要的一条线索,接下来,景子要通过这张通行证找到问题的源头,然后顺藤摸瓜。

这时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共产党有一张只有特工总部和梅机关才有权利开出的通行证,那会是一种什么情况?

为了不露出破绽,胡翼立即打电话同景子沟通此事,探听虚实,并按照景子的思路做出相应的行动。

胡翼手握着电话,“知道了,景子小姐,我把最近十天开过通行证的这些人信息都找了出来,给我一点时间,我相信我们要找的人就在这些人当中。”

“我相信你的能力,胡先生,将军也很信任你,还有一天的时间,我期待着你的消息。”景子挂断了电话。

胡翼拿着电话,久久没有放下去,他的计划出现了问题。

现在日本人开始怀疑76号有共党的卧底,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两个问题了,第一个问题是76号有共党的卧底,第二个问题是这个卧底会暴露胡翼的身份。

这是一个假设,我们可以用逻辑的方法来推断一下。

首先,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军统将一批黄金秘密运出了码头,第二件是共党秘密将一批食盐运出了码头。

其次,是事情的经过,梅机关方面:军统的行动被他们发现了;而76号方面:这是****特科的行动,他们通过故意在苏州码头调度室留下军统旧密码本这一障眼法,将此次行动推向军统。

最后,是双方对于事件的结论,梅机关方面:既然秘密运输货物的是共产党,并且共产党使用了通行证,你们76号内部有共党的卧底,我对你们的忠诚度表示严重的怀疑。

76号方面:已查明秘密运输货物的不是军统,而是共产党,而且我也搞明白了你们没有弄明白的事情,那批货物是食盐,我们的忠诚度是没有问题的,是共产党在挑拨离间。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但是其中却包含了很多衍生出来的推理,梅机关、76号、****特科,每个人心里都由一本账,这就是问题最复杂的地方。

在证据确凿,情报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发生两个结果,一个是最坏的结果,另一个是最好的结果。

那么这俩个结果对谁来说是最好的,对谁来说是最坏的?这就是逻辑陷阱。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个国王要处死一批囚犯,让每个人都说一句话,说真话要被砍头,说假话要被绞死,有一个犯人说了一句话,国王无法判断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就把他放了。

那个犯人说:我要被绞死。

那个国王好像就是景子,那个犯人好像就是胡翼。现在梅机关已经陷入了逻辑陷阱,不过国王仍然是国王,但是犯人至少还要做一次选择。

宋璇和胡翼两人都行走在独木桥上,宋璇绝对不能暴露,在日本人调查之前他必须找到一个替罪羊。

胡翼立即拨了一通电话,叫来了何汉谋。

何汉谋穿着黑色的风衣走了进来,“主任。”

“去共产党的那个药店,把他们的老板抓过来,记住,只抓他们的老板,给你半个小时。”

这个也许是胡翼的第二步棋。

何汉谋弓着身子问道:“主任准备要对共产党动手?”

胡翼抬起头瞪着他,“是不是你所有的问题我都要想你解释一遍。”

何汉谋打了一个机灵,正色道:“是,主任,半小时之内我把人带过来。”

宋璇看着何汉谋飞快了走了出去,还带上了行动组的人,他们要去干什么?

她有一种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