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处好人际关系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33507000000013

第13章 轻松自如的日常生活沟通(5)

丧失了亲人的人需要哀悼,需要经过悲伤的各个阶段和说出他们的感受和回忆。这样的人谈得越多,越能产生疗效。要顺着你朋友的意愿行事,不要设法去逗他开心。只要静心倾听,接受他的感受,并表示了解他的心情。有些在悲痛中的人不愿意多说话,你也得尊重他的这种态度。一个正在接受化学治疗的人说,她最感激一个朋友的关怀。那个朋友每天给她打一次电话,每次谈话都不超过一分钟,只是让她知道他惦记着她,但是并不坚持要她报告病情。

3.说话要切合实际,但是要尽可能表示乐观

泰莉·福林马奥尼是麻州综合医院的护理临床医生,曾给几百个艾滋病患者提供咨询服务。据她说,许多人对得了绝症的人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们说些“别担心,过一会儿就会好的”之类的话,明知这些话并不真实,而病人自己也知道。

“你到医院去探病时,说话要切合实际,但是要尽可能表示乐观,”福林马奥尼说,“例如‘你觉得怎样?’和‘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这些永远都是得体的话。要让病人知道你关心他,知道有需要时你愿意帮忙。不要害怕和他接触。拍拍他的手或是搂他一下,可能比说话更有安慰作用。”

4.主动提供具体的援助

一个伤恸的人,可能对日常生活的细节感到不胜负荷。你可以自告奋勇,向他表示愿意替他跑腿,帮他完成一项工作,或是替他送接学钢琴的孩子。“我摔断背骨时,觉得生活完全不在我掌握之中,”一位有个小女孩的离婚妇人琼恩说,“后来我的邻居们轮流替我开车,使我能够放松下来。”

5.要有足够的耐心

丧失亲人的悲痛在深度上和时间上各不相同,有的往往持续几年。“我丈夫死后,”一位寡妇说,“儿女们老是说:‘虽然你和爸爸的感情一直很好,可是现在爸爸已经过去了,你得继续活下去才好。’我不愿意别人那样对待我,好像把我视作摔跤后擦伤了膝盖而不愿起身似的。我知道我得继续活下去,而最后我的确活下去了。但是,我得依照我自己的方法去做。悲伤是不能够匆匆而过的。”

在另一方面,要是一个朋友的悲伤似乎异常深切或者历时长久,你要让他知道你在关心他。你可以对他说:“你的日子一定很难过。我认为你不应该独立应付这种困难,我愿意帮助你。”

巧妙地拒绝朋友,避免麻烦

生活中的确不乏这样的人,他们不善于拒绝别人,担心拒绝会伤害彼此友谊,于是经常违心地答应别人的要求,结果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自己也经常觉得不自在。

而聪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则游刃有余。他们知道,学会拒绝别人,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1.聪明的人知道何时该对朋友说“不”

诚然,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是重要的。尤其是主动的帮忙更会受到欢迎。但是,如果您是被某种心理的压力所迫,对一切都点头答应,实际上是在屈服于另一种性质的某些动机,例如需要得到别人接受或赞扬,害怕给别人带来不快和麻烦,希望别人对您感恩,有朝一日得到报答,等等。懂得珍惜时间,就应该学会说“不”。

在以下场合,聪明人知道该说“不”:

(1)当别人所期待的帮助是完全出于只考虑他个人利益的时候。假如一个朋友打算请您深夜开车送他到机场。而你确信他可以“打的”去,而如果你去送他,不但影响一夜睡眠,还会影响次日安排,你就要考虑拒绝。当然,如果他是顺路想搭你的车,只是要你等他几分钟的话,你就应尽力帮忙。

(2)当有人试图让您代替完成其分内工作时。偶尔为别人替一、两次班关系不大,如果形成习惯,别人就会对你产生依赖性,变成你义不容辞的义务。

(3)你准备晚上写点东西或做点家务,朋友却邀请你去打牌。如果是千里之外的朋友偶然来聚当然另当别论。

当然,生活中的类似场合远不止列出的这些,总之,只要聪明人考虑到可能给自己带来某些不方便,就会考虑说“不”,除非因此会给别人带来更大的麻烦。

也许你会说:我何尝不想拒绝,但该怎样拒绝呢?聪明人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1)立即答复,不要使对方对你抱有希望。

要打消为避免直接拒绝而寻找脱身之计的念头。请不要说:“我再想想看”,或“我看看到时候行不行”等等。明确地告诉对方:“实在抱歉,这是不行的。”

(2)如果您想避免生硬的拒绝,就提出一个反建议。

假如朋友打电话问道:“今天晚上去跳舞吧!”你不想去,就可以说:“哎呀,今天上午可不行,改日我邀请你吧。”

(3)不要以为每次都有必要说明理由。

在很多时候,你只要简单地说一句:“我实在有更要紧的事要做。”就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谅解。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过多参与不必要应酬的危害,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该拒绝别人,并且在拒绝的时候采取正确的方法,我们就能因此而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不至于因此而发生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2.稍微做一下考虑再回答

若是朋友邀请你:“你下个月三号有没有时间?”若你马上拒绝地回答:“那一天我已经预定有事了。”会令对方非常失望。即便你真的有事,也不应该毫不思索地抛下一句拒绝的话,然后什么也不说,如此让对方感觉他拜托你的任何事,你都会立即一口回绝。你不妨换个口气讲,把回答的时间拉长,稍微做一下考虑,然后再对他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预定的事,但说不定那天乡下的亲戚会来找我。”稍微考虑一下时间,表示你重视他的邀请,只不过是因为不能确定,或者真正有事才不能去,如此对方知道你有了解他的意思接受他的诚意,即使被拒绝,也不会太伤心。

3.表示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小王马上要买房,托小张想办法给凑弄点钱,小张直截了当地拒绝说:“我哪有办法,我妹妹想买房,钱还不够呢!”尽管说的是实话,也会影响朋友之间的交情。如果换一种说法:“买房是件大事,凑钱是不容易。前两年我还有点钱,现在不行了,都套在股票上了,我妹妹前天刚来找过我,我也没敢答应。”

这样一说,对方就会理解你的难处,也就不会强求你了。

4.拒绝邀请时,把不可能说在前头

刘先生好不容易下个星期六有空档,和太太约好去度假。顾客却又邀约打高尔夫球。刘先生诚恳地回绝说:“啊,真可惜!”按着他解释道:“如果早一点通知我,也许还有办法……”把自己已有约的意思传达给对方了解,然后,在对方还想说明之前,立刻拒绝:“承蒙您的邀请,实在对不起。”

在这个情况下,对方也不好再强求。

5.建议可行的方案替代不该做的

小王请好朋友小李帮他去打架,为他被车间主任欺侮的未婚妻报仇。小李问小王:“你爱你的未婚妻吗?”

“爱,当然爱,不然我就不理这件事儿了。”小王回答说。

“爱就好。可是如果你感情用事,并不是爱她,而是在害她,她不会为此而感谢你,相反会恨你。坏人总是要受到惩处的,这要靠法律。车间主任的行为是犯法的。这样吧,我帮你和你的未婚妻运用法律的手段来惩处车间主任吧,我相信,法律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的。”这样做,才是真正地帮助了朋友。

宴席上说话文明得体有节制

酒席宴会是交际应酬的场所。在这些场所讲话,也应做到文明、得体;应注意戒掉粗俗、虚伪和不文明的做法和用语。那么在宴席上说话应注意什么呢?

1.戒假意客套,过分劝酒

酒席上的欢快融洽,应当是以诚相待为前提。不顾别人的酒量和身体状况,一味劝别人多喝,甚至打定主意,不把别人灌醉誓不罢休,就有失待客之道了。喝酒应遵循“喝足不喝吐,喝好不喝倒”的原则,有所节制才好。

2.戒感情用事,互相吹棒

宴席上宾主欢聚一堂,猜拳行令之时,很容易感情用事,用吹捧之词,给对方编织一顶顶高帽子戴。比如,对方是官场人物,甚至是公认的以权谋私,也要恭维是“德高望重,有口皆碑”;对方是个厂长,哪怕是连年亏损,濒临破产,也吹捧为“经营有方,前途无量”对方是一个爱好业余写作的人,哪怕是只发表过几篇小作品,也说他是“著名作家,作品深受青年喜爱”,等等,这种以廉价的颂扬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实不可取,不但别人听了难受,就连被吹捧的人也知道你是假意。

3.戒贬损他人,恶语中伤

对别人抱有成见,平时无表露机会,酒席上来个党同伐异,借酒发挥,尽情宣泄,变着法向别人头上扣屎盆,出口成“脏”,恶语伤人。这些皆是低级趣味,也不利于团结。

4.戒自吹自擂,自我抬高

酒席上在老朋友面前,借酒盖脸,虚荣心发作,不管天高地厚,说什么:“他出几本书算什么,我是不写,我要写比他多出10倍。”“他写那书,我一年写10本,我不写,嫌降低人格。”“我们机关高级职称一大堆,我看上的没几个。”“我当年发表的作品引起了全省讨论,要是干下去,现在早进《人民日报》了。”如此目空一切,自命不凡,会让人耻笑。

5.戒谈论公事,失去原则

有些领导干部在喝酒时,同他人谈论机关公事,造成泄密或暴露领导内部分歧,给下级有空子可钻,影响了班子团结。还有个别领导,在酒席上乱许愿,答应给某某什么职务,事后又不能兑现,影响极坏。

6.戒污言秽语,酒后失态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头脑像腾云驾雾,言语随意,感情失控,什么刺激讲什么,甚至边说边动手脚,丑态百出,什么下流话都讲。有的还污辱同桌妇女。若有人指责,便以“喝醉了”解脱。此类人物酒后恶行,有伤风化,令人侧目。

7.戒借酒浇愁,牢骚满口

有些人平时有些怨气,便借酒浇愁,大发牢骚,指责别人如何不对,直至辱骂领导。这样做,使别人无法插言,闹得不欢而散。

酒席宴会应成为文明应酬场所。宴会上,朋友叙旧,洽谈生意,同行学友,交流知识,都会使宴会气氛和谐,更有价值。真正做到,亲切而不粗俗,热烈而不轻佻,欢快而不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