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宋末
3355100000157

第157章 皈依

也许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总是比别人慢一步,其实不是你动作慢,而是的脑袋没别人转得快。这句话,现如今孙洛理解的绝对比别人清晰,当然,除了别人脑袋转的太快的可能之外,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你实在是反应太慢了。

哲蚌寺深红色的院墙外,孙洛一脸无奈的看着李再兴,天色以黑,作为见不得光的二人,自然没机会在阳光下站在人群之中,只有夜晚才算得上安全。哲蚌寺近两米高的院墙,在李再兴的眼中与没有相差不了多少,一踩院墙旋身便跃了过去。只是苦了孙洛,三爬五跳得才艰难翻过。

蹭了蹭黏在裤腿上的泥垢,孙洛不爽的在心中默念了两遍三字经。这宋朝的衣服是在是烦人,尤其是自己身上这身衣服,深黑色的缎子料,一点都不贴身。

哲蚌寺孙洛已经来过一次,此次再来倒也算得上轻车熟路,带着李再兴三晃两晃便走到了萨班老喇嘛的精舍之前,方到门口便听到屋内萨班那干干巴巴,充斥着异族味道的汉语传来。

“孙小友即带友人前来便请入内一叙吧。”

孙洛回头看了看李再兴,李再兴面带玩味的稍稍点了点头,孙洛一推门,二人走了进来。

屋内点着一盏昏暗的油灯,浓重的膻味夹杂着淡淡的奶香飘进了孙洛的鼻中。

萨班老喇嘛盘坐于地面厚厚的毯子上,年幼的卓贡帕巴与恰那正端正的跪坐在一旁,手中翻动着一卷厚重的竹简。吐蕃的造纸比不得汉地,大部分古卷都是用木简镌刻而成,虽然不方便携带,却也极好保管。

两小儿看的极为认真,孙洛与李再兴推门而入,也并未引起两人的重视,孙洛倒是并不好奇,因为依照藏人的习俗,在诵经之时不论发生什么,都不能够分神,不然会视为对佛陀的不敬。

看着面带微笑的萨班,孙洛双手合十道“见过萨迦班智达。”身后的李再兴只是微微躬身算是向老喇嘛行了一礼。

“看小友步履沉稳,向来内伤应该早已痊愈,而修为又有所精进,真是可喜可贺。”萨迦班智达说着伸手一摆将两人引致一旁的毯子上坐下。

孙洛笑着道“多谢上师关心了,上次若无上师相助,只怕在下也难以如此之快的复原。”

萨迦班智达并不急着言语,只是点了点头,便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李再兴。

李再兴面对着萨迦班智达的目光,笑了笑开口道“寒暄的话,这么快就说完了?我以为班智达并不打算这么快同在下说话呢。”

萨迦班智达闻言一笑,黝黑的脸上密集的皱纹如同觅食的鱼儿般聚合在了一起。

“谁敢无视大白高国的后裔呢?只是初次相见,我自是难免要谨慎些,有些话,总是要想想才好说的。”

所谓的大白高国,指的便是西夏的,党项人尚白,许多时候都自称大白高国,大白上国。不过这种说法向来只是党项人自己叫一叫,其余诸国是不曾承认的,而萨迦班智达能够一口道破李再兴的身份,这就真的着实令孙洛心中大讶。

只见李再兴合十了双手一脸正色没有丝毫被人叫破身份的尴尬,恭声对萨迦班智达道“早年我亦曾起过皈依之念,只可惜一直不得机会,今日得遇上师,实乃三生之幸。”说着,李再兴一撩衣袍自地上起身,跪伏与萨迦班智达身前,正声道“望上师许弟子皈依。”

李大少爷的这一举动,不单令孙洛吃了一惊,便是萨迦班智达也明显有些没反应过来,老者深邃带着蒙蒙白色阴霾的眼神中竟然吐露出了几许错愕。

孙洛印象中得李再兴绝对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杀伐果决容不得丝毫犹豫,就这样的人喊能说自己一直存着皈依的心念?孙洛真是不信,可是李再兴搞这么一手明显是覆水难收,说出去的话,在这种场合怎么可能收得回来?李再兴是为什么?

其实孙洛的这个想法显然是错的,因为吐蕃与党项的关系向来紧密,西夏建国之前,李明德曾经派使者前往宋朝河东地区的五台山进香,并向宋求赐佛经,而景宗李元昊更是被史书称为“晓浮图学”,在建国后更组织僧侣用新创的西夏文翻译佛经,并在首都兴庆府动修建高台寺,甚至于西夏的没藏太后更曾经出家为尼。西夏在早期信仰中原佛教,中期是回鹘佛教,在后期则是吐蕃佛教,也就是现如今的藏传佛教,而李再兴所谓的早年便有皈依之念,算不得瞎说,因为党项皇族李氏向来有这个传统。

而李再兴这个所谓的皈依,却真的有些门道在里面。所谓的“皈依”佛教徒修行中是一项基础入门,就是把自己的身心全都寄托在对方身上,在对方的指引下修炼,已达到超脱轮回,登彼极乐的目的。而在藏传佛教的教义中,皈依的对方,只能是三宝。

所谓的三宝,即是‘佛、法、僧’。佛陀,是梵文中‘觉’的音译……‘觉’是‘断、利、智’,是二障清净、智慧皆圆满。而拥有这样的大成就者,便是被称为佛;‘法’就是佛陀宣讲的教诲教法;‘僧’不是普通的僧人,而是已经成就了的圣僧,已经了悟了的比丘。这三宝之中,前两者的意思都需要由第三者“僧”来转达、阐发的,所以‘僧’就是佛法在世间的代言人,其地位自然至高无上,其所说的每一句话,自然都是如真理佛法般的存在。皈依的人,都要听从这个“僧”的意思。

现如今,李再兴跪在萨迦班智达的面前,这个所谓的“僧”指代的便也就是李再兴面前这个满脸皱纹的老喇嘛。

孙洛虽然不明白李再兴这么做的意思,但清楚的知道,李再兴做事向来不会无的放矢的,今日搞的这一出皈依,肯定有李再兴的意思,只是不知道到底李大少这一次又是搅得哪一手。

萨迦班智达自然不是孙洛这样的小白,瞬间便明白了李再兴的意思,神色之间略微的有些沉重,眉宇中透着几丝凝重,思索了片刻,终于面容一送,伸手按在了李再兴的头顶之上,为其灌顶,并开口在一段梵音吟唱之后,用圣水撒在李再兴的头顶,算是接受了李再兴的皈依。

其实按道理说,还应该为李再兴赐下法名,不过两者显然都有意的错过了这一段。

其实在这一时期的藏传佛家,远没有后世的那么兴旺发达,孙洛所熟知的转世活佛制度,在这一时期还没有形成,这一时期藏传佛家的各大教派采用的都是家族式传承方式,如藏族历史上最早形成的教派宁玛派的传承最初是家庭世代继承,宁玛派的创始人“三素尔”就是祖孙三代,素尔波且之后是由其养子穷·喜饶札巴袭养父之业,再后由素尔穷之子卓浦巴·释迦僧格领导宁玛派。

而萨迦班智达所隶属的萨迦派采用的是基本上以昆氏家族为基础的家族内部传承方式。如萨迦派的第二代领袖贡噶宁波便,是该派创始人衮却杰波的儿子,第三代的索南孜摩和扎巴坚赞,都是贡噶宁波的儿子,至于如今的这位萨迦派第四代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老喇嘛正是是扎巴坚赞的侄子。至于为来萨迦教派的领袖,应当是从卓贡帕巴与恰那之中选择一个优秀的出来。其余血脉之外的人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在后世,既活佛转世制度形成之后,教首弟子的名头不单单拥有宗教地位,甚至于在藏地还拥有无上的政治地位,不过,在如今南宋末期,李再兴这个连法名都没有的弟子,所拥有的顶多也就是一个与萨迦派亲密的关系,其余的,却真没什么。

在萨迦班智达的灌顶结束之后,李再兴俯首恭声道“李再兴拜见上师。”说罢起身微笑着看着萨迦班智达道“日后还望上师多加教导才好。”

李再兴这话说得不伦不类,不过萨迦班智达却丝毫未显示出什么不妥,仿佛这是理所当然的一样。

“汝乃宿慧,你我彼此之间多加探究,也该对彼此大有裨益才是。”

李再兴微微一笑道“这倒是上师垂怜了,不过我有一友人,对我教向来崇敬,对上师亦是仰慕非常,未止上师可否降下法身与其一会?”

此话一出,孙洛心中一动,这才是今天跑来搞了这么多的主题啊,李再兴这小子,是打定了主意要讲萨迦班智达与蒙哥这两大巨头扯在一起了,只是不知道萨迦老喇嘛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按道理老喇嘛不会看不出来李再兴的意思,不过至于见的是谁,他怕是猜不出来了吧?

这些都是孙洛在心中胡乱的琢磨,却听萨迦班智达稍稍一顿,平静的答道“佛光普照四海,任何有心向佛之人,都不会受到阻挠的,老衲这便应下了。”

(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