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宋末
3355100000065

第65章 另一名棋手

孙洛终于想到了刘整为什么如此窥视于这支淮西军残部。

抬起头来,孙洛看着李再兴缓缓说道“刘整之所以想要将淮西军掌握在手中,最大的原因便在于,刘整需要握在手中的力量。”

“哦?这话怎么说?”李再兴莫测高深的笑了笑,并不评论孙洛说的是对是错,只是轻声问道。

孙洛用指背蹭了蹭鼻子,吸了口气,明显底气不足的说道“刘整作为北军将领,定然在军中不得重用,尤其是在端平年间襄阳失陷后,北军更是在遭到了南军抵制,刘整若是想要脱颖而出,必须能够吸引上位者的眼球,而淮西军便是一个最好的踏板。”孙洛说到这里,抬起头来略带些不确定的看了看李再兴,想要在这家伙闷骚的表情中寻找到答案,却无奈的只看到了李再兴挂在嘴角上那抹风轻云淡的微笑。

见李再兴并没有想要替自己释疑的征兆,孙洛只得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你方才说刘整之所以需要淮西军,与你我需要淮西军的理由有关,其实便是在于很简单的一句话,借势。你要借的,是当今天下的大势,借此复兴大夏,而淮西军要借的,是你的声势,借此来为这支残部的未来找一条出路,至于刘整,他要借的,却是北军的余势,借此来敲响贾似道的耳朵。刘整出身北军,若是他与淮西军接触密切,我相信这消息定然会传到贾似道的耳中,毕竟当年北军叛乱的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对于北军的控制孟珙从未敢放松一丝,而作为孟珙所看重的贾似道,他又如何会忽视这一点的重要?怎么样我说的对不对?”孙洛疑惑的向李再兴问道,自己的这一番判断虽然能够说服自己,但孙洛还是不敢轻易的相信。

李再兴不知可否的笑了笑,那笑容虽然孙洛已见过多次,可是内心却依然对这笑容讨厌的要死。孙洛搓了搓鼻子,等待李大公子留下答案。

“你小子说对了一半。”李再兴含笑扫了孙洛一眼,蹭了蹭自己略微有些自唇上生出的胡须,慢慢说道“刘整低调的作风与他不断与淮西军联系的行为,虽然看似矛盾,其实却是一步走得极为漂亮的好棋。”

李再兴的评价令孙洛渐渐琢磨到了些许味道,为人低调,行事却又高调,刘整的所作所为背后一定隐藏着极其深远的目的。

“刘整的这一步棋,算得上是一箭双雕,一面令军中的剩余北军皆知道刘整对于旧友的挂念,可谓得名,另一面,便是成功引起孟珙等人的重视,可谓得利....”李再兴放说到这里,却听孙洛开口道“你先等等。”

“为什么说得到孟珙等人的重视便是得力,而且你方才说刘整是为了投到贾似道麾下,可是你怎么知道刘整便不是想要投靠到别人手上,毕竟整个大宋,前途好的不单单是一个贾似道吧?”孙洛自李再兴的话里听出了些许端倪,便开口问道。

“问得好。”李再兴从容的笑着,回答道“首先我先告诉你为什么刘整得到孟珙的重视便是得利,当年刘整号称赛存孝,那可是真刀真枪在两军阵前拼出来的,如今宋蒙之间战火不断,正是用人之际,以往刘整在军中郁郁不得志,最大的原因便在于其北军的身份无法得到上级的提拔,使其一直在军中蹉跎岁月,但是,只要刘整得到孟珙等人的重视,便有升迁的机会出现。”

“为什么?若是刘整与北军接触紧密的消息被孟珙等人知道了,不是应该将这家伙整治一番,怎么会对他有所提拔?”孙洛不明白道。

“这便是刘整高明于你的地方了。”李再兴含笑讽刺了孙洛一句。“刘整看得明白,孟珙在这种时候绝对不会处罚他。原因很简单,北军虽然已经被打散分在了各军之中,但北军却从未真正在宋军中消失,刘整的举动无疑便是将自己放在了整个北军的大背景下,如果孟珙真的对刘整进行打压,很有可能会引来整个北军的反弹。即使这种可能并不大,但孟珙绝对不会冒这个险,而刘整妄图凭借着这个机会进入贾似道等人视线的机会,也就由此达到了。

李再兴的解释令孙洛清晰的明白了刘整的心机,这简直令孙洛难以想象这个人就是刚才坐在自己面前反复道歉认错的猥懦汉子。

“这是其一,至于另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我甚至奇怪为什么你会想不到,贾似道的来历我不是已经对你说过了么?你还要继续问我?”李再兴那种令孙洛内心极度不爽的表情再度映入孙洛眼帘,真的不明白这家伙到底抽了什么邪风?竟然对自己说这是如此简单的问题,可是到底是什么呢?

“不会是因为贾似道的背景吧?”孙洛傻傻的问了一句,“当然不是,”甚至不用李再兴回答孙洛便自己否定了自己的答案,贾似道的背景虽然显赫,但在朝内绝对不是只此一家,比贾似道牛的人物多了去了,刘整为什么就一门心思看准了这家伙,孙洛只得向李再兴讨了个饶,“你就别卖关子了,告诉我得了。”

李再兴笑道“你啊,难道就不能安下心来将这些零碎的细节穿在一起么?想想贾似道的崛起到底是因为什么?”

李再兴的提醒令孙洛找到了方向,贾似道的崛起在历史上是由于其姐贾妃受到赵呁的宠爱,可事实上到底是不是这样。再见到贾似道后,孙洛有些不敢确定,孙洛所认识的贾似道,不但完全没有那种飞扬跋扈的气场,甚至完全称得上待人温和,仅仅从当日贾似道与李再兴的对话中便能看出这个小子绝对不是一个只知道斗虫贪污的庸人,可是这样一个在历史与现实中反差如此之大的人,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令人重视的呢?孙洛脑海中仅仅想到了一个人,便是已经返乡下野的一代权相,史嵩之。

对于这个在南宋理宗朝权利一度达到人臣巅峰的史嵩之,孙洛一直只有耳闻却一直未曾谋面,仔细想想,自己落到如今的这种环境,史嵩之绝对应该背负上不小的责任,当日若非遇上史家的马队,孙洛又如何会认识柄爷,不认识柄爷,又怎么会险些被史家灭口,又怎么会来到临安,又怎么会拿着那张倒霉的西夏山川全图,去和李再兴这鸟厮扯淡,若不和他说话,自己如今又怎么会站在这所军营中与李再兴讨论着这些往日自己根本不曾接触过的事情,将一切归根结底,史嵩之虽然未曾直接,甚至这个人也许都不知道孙洛的存在,但自孙洛离开大理后,便没有一天真正离开了史嵩之的影响,而贾似道的升迁,也同样未离开史嵩之的影子。

嘉熙二年贾似道登进士第,得擢太常丞、军器监。正是京尹史岩之言其材可大用,遂升知澧州。而史岩之正是史嵩之的堂弟。

孙洛这才反应过心神“难道贾似道与史嵩之有什么关系?”

李再兴一手转着已经凉下来的茶杯,轻声道“贾似道与史嵩之之间有什么关系我并不确定,但有一点我确实知道。”

孙洛赶忙问道“是什么?”

李再兴的笑容依旧令人难以琢磨“那边是,刘整的背后也站着一个你我都不知道的人。正是这个人左右着刘整的一切动向,也正是这个人令刘整今日前来找你说话,还是这个人,只怕也有一盘大棋等着再下。只是不知道,此人到底是敌还是友呢?”

孙洛不由得眉头皱紧,这件事似乎越来越复杂了。

(几日未更新,今天开始每日一更,大家请支持我,不用担心,我的状态一定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