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宋末
3355100000085

第85章 河南范家二

“从泉州上岸?”范家领头的这人,面带几丝怀疑的上下打量了一下安源,又微微侧过头去大略的看了看孙洛这支汉洋混杂的队伍。

那人皱着眉头,向身后的一员随从打了个招呼,随员赶上几步,领头人对其附耳说了几句。随员点了点头,赶马往回而去。

“诸位稍等片刻,我们此处正好有一名自管城而来的商家,我将他唤来,与诸位搭个伴一同返回。”领头那人提着马鞭回过头来向众人一抱拳说道。

孙洛虽然不了解这个时代,但好歹也是个五肢健全,智商正常的灵长类生物,对于对方的什么找来人与自己搭伴的屁话嗤之以鼻,这都不用安源解释,孙洛也晓得,这是明摆着呢,对方信不过安源的话,特意找一名管城来的人试探一下,这句话可将孙洛吓得心里咯噔一下,虽然这支淮西军的成员大部分都是河南人,但这些人全都是当年端平入洛,加入宋军的汉人,离开河南已有多年,即使乡音未变,但对于故乡的了解也早已物是人非,这一下试探恐怕要出祸端,想到这里,孙洛强忍着面色,看了看身前的安源。

只见那安源擦了擦胡须一派镇定的对那人道“哈哈,这倒好说,我们也经年未见家乡父老了,倒是不知家里是个什么景象,再说我们人数甚多,加一个少一个又有什么关系。只是....”安源话说到一半,侧过身来指了指身后的英扎为难的道“这几位是我们在海上遇到的朋友据说是来自大秦以西的艾诺利亚,是专程前往哈刺和林朝见乃马真后的。只怕怠慢不得,还要朋友多加关照。”

随着安源的介绍,领队那人将目光集中到了英扎的身上,你还别少,英扎这小子应该也算是老牌的骗子了,对那人看来得目光微微一顿首,看那神情倒还真有些几分虔诚的信徒模样。

“嘶。”那人看过英扎之后,略微的深吸了一口气,这个反应令孙洛等人感到不对劲,若是平常蒙古属地的汉人见到前往朝见的西洋人,按理说不应该是这种表现,可是孙洛也说不出这人的一口气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吸得。看来又得问问李再兴那小子了。孙洛在马上搓了搓鼻子。

不多时,方才回去的那名随员带着一名中年人,两匹马奔跑到了范家队伍之前。

“总管大人,招小人前来所谓何事?”那名中年人在马上向那名领头人说道。

从称呼中孙洛知道原来这个与安源说了半天话的家伙是范家的总管,不过这个总管是官名还是家中的管家孙洛也搞不明白,不过有一点孙洛明白,这小子应该在范家有不小的地位。

“这有几位来自管城的商户,我听说你在等顺路回家的商队,便见你找来与这几位认识认识。”说完长相颇有威严却被嘴边的坑洼破坏形象的年轻管家一指安源,向那中年人使了个极为细微的眼色。

那人马上会意,称了一声是。转马向安源走来。

“这位朋友,不知道你是管城哪儿的?在下管城新乡,王鏊,不知阁下是?”那自称王鏊的中年人笑着向安源打招呼问道。

安源回头向小聂唤了一声,转过头道“在下原是河南平阳府人,当年端平之乱,到了管城,我们这支商队是隶属管城何家老店的,在四年前自泉州出海前往满刺加的。”

“哦。”王鏊显然是知道这个在安源口中的何家老店的,这一声哦,令孙洛悬在半空中的心略微放下了些许,这什么何家老店,孙洛是半点都不清楚,也不知道安源是怎么想的,如果这人真的认识何家老店的哪个人,这一句话可不就露馅儿了?孙洛在心中不断打着小鼓。

王鏊微微皱着眉头道“何家我倒是知道,不知道你们跟的是哪个掌柜的?我当年与何家三掌柜何勇倒是相熟的很,也许你我有过一面之缘。”王鏊说完用一种令孙洛感到诡异的眼神望着安源。

“这个。”安源倒吸了一口气,抬起头面色古怪的看着王鏊,突然笑道“我们何家的三掌柜不是何春,何官人么,怎么出了个何勇,这个小人还真是没听说过,难不成是兄台记错了?”

王鏊听到这话,尴尬的笑了笑道“何春?啊,对对对,我记差了,确实是何春何官人,老弟莫要怪罪,我也是许久未回管城了,对于这些旧时的朋友早也记不得清楚了。”说完对安源拱了拱手,这时聂峰自队伍后赶了上来,安源将小聂招到身边。

“小聂,这是你们新乡的老乡,王鏊,你可认得?”安源笑着对小聂道。

孙洛看到这一幕算是看明白了,原来这个所谓的管城人也不过是个二把刀,方才的说错,完全是在试探,却不想被安源一口道破,看来安源这老小子功课倒是做得精细,只是不知道这帮子兵痞被宋朝廷闲置在江陵已经多年,他们又是从哪里得到了这些消息呢?若说是在李再兴手里,孙洛却是不信,李再兴于这帮人交际不多,也就是今日才在一起赶路,早几日在军营中,李再兴神出鬼没的紧了,况且李再兴一直忌讳着与这帮子淮西军多交往,否则自己又怎么会得了个衡州都监的位置?

却见小聂用管城当地的方言与王鏊交谈了几句,孙洛虽然听不太懂,但也约莫的能知道说的什么,这一时期的河南话已经跟现在的河南话相去不远,只是在一些咬字上更加粗重一些,孙洛在大学时寝室的同学有一位河南人,在他那里孙洛也听了不少河南话,故此,在王鏊与聂峰的,孙洛大致了解到,原来这个王鏊算不得什么管城人,只不过早年经商在管城居住过一段日子,而且所谓的管城应该是在河南的蒲州附近,距离许州相去甚远,孙洛听到这里才算将一颗心放到了肚子里,悠闲地坐在马上等待两边交涉的结果。

王鏊见这些人并无问题,便向安源和小聂告退一声,转身来到那位年轻的总管旁边细语了几句。

那总管闻言,点了点头,见王鏊的试探安源等人已经过关,便也笑着上前几步道“哈哈,这位朋友,既然并无问题,大家不妨先到我范家庄子休息片刻,我看如今天色已经快到午时了,不如我做东为大家略被薄酒,如何?”

安源笑着一抱拳道“这就多些总管,在下安在抗,舔为商队领队,我身后者为是泉州孙洛孙公子,当年于我等一同出海,路上除了状况这才虽我来到了此地。”说完向孙洛一指。

总管随着安源看向了孙洛,孙洛虽然年轻,但好歹也已二十三四岁,在南宋由于男子普遍立事较早,而且孙洛此时蓄着短须,不说话时倒也看着稳重成熟。向孙洛一抱拳总管说道“在下姓范,名振,是河南范家内院总管,此处不远便是我范家的别院,安兄与孙兄若是不介意,便赏脸随我前去。”

安源回头看了看孙洛,孙洛心道,一切都是你拿主意问我作甚,却又不能将这些话说出来,只得笑着道“多谢范总管,一切都由安兄做主便可。”

范振笑着抱拳看了看安源,瞧这个架势是非要众人去他范家别院不可了。

安源便笑着应了下来。一行人随着范振的人马一通前往范家别院。

(这几日一直在忙着车的事,大家见谅,我马上就要回北京了,再回京之后就开始恢复一日一更的状态,还希望大家支持,我也知道就我如今的表现不应该奢求什么,但是这本书维持到现在确实不容易,并非无当不用心,只是确实是事出有因,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