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从汉奸到英雄
3357700000019

第19章 周来山走了,流言来了

周来山走了,近乎灰溜溜地被赶走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被哄得已经近乎对他言听计从的少爷翻起脸来象翻书一样快。虽然少爷并没有表现出太冷漠的样子,并且告诉他们,到城里给日本人办差,好处大大的。但周来山心里明白,这是变相的发配的驱逐,少爷眼中的疏离他还是能感觉到的。

走出了杨家园子,周来山再次回头望了一眼,咬了咬牙,转身而去。他恨杨国权,平日的讨好和奉承都抛在了脑后,翻脸无情的对待他;他恨杨老太太,这个老死婆子,少言寡语却是精明过人,扶植亲信,挫败了他觊觎杨家财产的计划,使他不得不从长计议;他恨庞百川,恨周大龙,恨虎子,这些都是老婆子的帮凶,没有他们帮着,杨家也不能支撑到现在。

“周爷,少爷刚才说和宫本先生约好了,咱们今天便要到城里侦缉队报到。”一个周来山的亲信很不满地在旁抱怨起来,“这也太急了,怎么也得回家收拾收拾,安排一下吧!”

“就是,这明摆着是赶咱们走,咱们就偏不去,又能把咱们怎么样?”另一个亲信附和着说道。

周来山瞪起了眼睛,对这两个没头脑的家伙很是恼怒,训斥道:“你们脑袋里装着草吗?杨家是呆不下去了,再把日本人得罪了,咱们就无立足之地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咱们暂且忍耐一下,到了城里好好办差,争取得到日本人的看重,这才是东山再起的第一步,你们连这个都看不明白吗?”

“周爷说得对,现在可是日本人的天下,靠着日本人更能飞黄腾达。”周来山的表弟赵柱子冷笑着说道:“少爷把咱们送到日本人手里,也未必不是咱们的机会。”

“柱子说得对。”周来山赞赏地点了点头,说道:“不过,你们要记住,到了侦缉队,在摸清楚日本人的喜好之前,千万不要说杨家和少爷的坏话。一来,少爷和宫本私交甚好,咱们新来乍到,难以得到宫本的信任;二来呢,说不好听的,咱们就是杨家的家奴,家奴叛主,可是大忌。等过段时间,咱们在城里立足了脚跟,看清了风色,再行动也不迟。”

“周爷的话,大家都听清楚了?”赵柱子狐假虎威地咋呼道:“听清楚就马上回家安排,中午咱们在渡口会合,坐船去城里。周爷的为人,大家伙都知道,跟着他,肯定吃不了亏。”

周来山故作豪爽地一拍胸脯,说道:“我还有些积蓄,愿意跟着我的兄弟,每人发两块大洋的安家费,不愿意跟着我的,我也不强求。以后见面,大家还是好朋友,好兄弟。”

能让杨老太太想尽办法提防,让庞百川等人视他为眼中钉,周来山并不是浪得虚名,他在拉拢和发展亲信方面也确实很有些办法。如今要去城里了,他自然也不想人单势薄,他要在侦缉队里占到一席之地,可不想只作一个小小的听差。

…………………

对居于上位的杨国权来说,很多事情并不需要自己亲自去办,有庞百川和杨家的老人帮衬,他只需要制定出计划就行了。杨老太太似乎真的撒手不管事了,任由杨国权以家主的身分发号施令,甚至连杨国权要反水抗日的事情都不闻不问,好象根本不知道似的。但杨国权知道,这等大事绝对是瞒不过老太太的,庞百川肯定会向她报告,这是跑不了的。

杨国权不想费脑筋去猜测老太太的想法,也不想费时间去探老太太的心思,因为他只确信一条,那就是作母亲的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诚的,也是这世上最可信赖的感情。当孩子遇到危险时,母亲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哪怕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计划进行得很快,随着杨家园子的粮仓里的粮食被装车运往几里外的卧虎岗,一个似是而非的流言开始在杨家园子里散布开来。杨家少爷做了个梦,梦见洪水从西而来,汹湧不可阻挡,将这方圆百里尽皆淹没。为此,杨老太太心神不宁,特意请来了白马滩的张神仙,卜卦测吉凶。张神仙掐算之后,认定此乃外龙犯境,与本地河神斗法争胜,也是上天假杨家少爷这个忠厚之人的梦而降下的警示灾难的预兆,要设坛作法,祭拜河神,或许能免生灵涂炭的惨剧。

虽然没有报纸广播,但流言扩散的速度依然让人感到惊讶,起码杨国权便认为这很神奇。按照“流言的强度=事件的重要性×对事件的不明确性”这个公式,就不难理解,当自然灾害或社会****等危急时刻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更加焦虑不安。这时候,出人意料的事情就会不断发生,而且,流言通过口头相传,就会出现流言讹传,进而扭曲本来的事实。

“神仙打架,那是闹着玩的吗?不得惊天动地,怒浪滔天啊?”

“没看过《水漫金山》哪,虾兵蟹将到处都是,平地水深过丈,沿河两岸一片汪洋,人畜皆难逃一劫。”

“嘿嘿,神仙打架,咱们凡人是没有能看见的,倒是这祭拜河神的花销都要摊到咱们老百姓头上了。”

“这是老规矩了,谁张罗,谁就能发上一笔。听说杨家少爷已经买了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小丫头,那就是给河神准备的。”

“这兵荒马乱的,还折腾什么祭神,还让不让咱老百姓活了?”

“嘿嘿,这么些年,谁管过平头百姓的死活了。不过,说真的,杨家正把东西往卧虎岗上运,还在园子外挖壕建圩墙,没准真有水灾呢?”

“真有水灾,那可就惨了,这眼瞅着地里的庄稼还没收,被水一冲,别说今年的租子交不上了,连一家人的嚼谷都要泡汤喽!”

“看这水情,这天时,不象啊!没准就是吓唬咱们。”

“现在说什么都早,还是看杨家怎么折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