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创伤的理论与研究
33633400000024

第24章 创伤性记忆

当心理学家致力于探索学习与记忆的机制,希望人类能够过目不忘的时候,医学家却长期在研究怎样清除某些患者大脑当中痛苦的记忆痕迹,寻找治愈精神创伤的方法。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表明,创伤记忆可以被“抹掉”,研究人员通过用老鼠做实验发现,当老鼠突然置身于巨大声响中时,大脑杏仁核内特定细胞更活跃。杏仁核位于大脑底部,形似杏仁,掌管焦虑、急躁、惊吓及恐惧等负面情绪。在经历恐惧后几小时内,老鼠脑内一种特殊蛋白质——钙通透性谷氨酸受体会增加。研究人员把老鼠大脑中产生的这种特殊蛋白质移除后,老鼠便不能再回忆起与巨大声响相关联的恐惧。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对受恐惧煎熬的病人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家可以研制出一种药物,用来控制和加强移除钙通透性谷氨酸受体,帮助人们“抹掉”创伤记忆。

记忆的多重系统理论认为,记忆可分为陈述性记忆系统和非陈述性记忆系统,两者包括不同的记忆形式,所受支配的脑区也不同。陈述性记忆系统和海马、前额叶密切相关,负责对事件、事实等的记忆,而非陈述性记忆系统则与纹状体、新皮层、杏仁核、小脑等相关,负责启动效应、条件反射以及技巧和习惯的形成等。从创伤性记忆的临床表现可以看出,创伤性记忆不仅侵犯了陈述性记忆系统(表现为创伤事件在脑内不断重现,对创伤的情节或意义的回忆,甚至出现对创伤事件的遗忘),也侵犯了非陈述性记忆系统(表现为恐惧、逃避反射以及创伤体验等)。

PTSD是由于生命受到威胁,遭遇悲剧导致的精神、躯体症状持续的临床综合征,DSM-IV对其的诊断标准有六项:个体亲身经历或目睹创伤性事件,有强烈害怕、恐惧或无助感;重复体验(创伤事件在头脑中反复呈现,如侵扰、闪回、噩梦等);情感麻木,长时期回避创伤刺激相关事物(如发生地点、其他幸存者等);易唤醒(如过度警觉、易怒、失眠等);时间延续1个月以上;伴随典型社会功能、职业功能或者其他某方面能力的缺失。该标准强调创伤事件的存在,属于典型的刺激—反应模型。重复体验、易唤醒、高度回避三个症状可直接或间接反映创伤事件对记忆的影响。此模型没有关注创伤事件的发生频率。Rubin, Berntsen和Bohni提出的刺激—记忆—反应模型区分了创伤事件与对创伤事件的记忆,认为PTSD的形成不仅由创伤事件导致,更多来自于对创伤事件的记忆。记忆具有多重建构性,易受个体的不同特征的影响,如性别、人格、教育程度、智力、社会经济地位、精神病史、社会支持度等。由于这些特征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并且会受其他因素影响,因此创伤事件对个体的反应也具有多变性。

目前PTSD的研究发现,精神应激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在脑结构方面主要集中在海马、杏仁核和前额叶的研究上,而在功能方面主要通过研究这些脑区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与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 LTD)的关系来探讨应激对认知功能的损害机制。

根据PTSD的诊断标准,结合当事人认知功能和神经脑活动方面受创伤的程度不同,可以把创伤性记忆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轻、中度的精神创伤,不伴随PTSD。轻度的精神创伤更多的是人们常说的心情不好,表现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生活动力下降、不愿与人交往等。当事人的认知行为方面所受影响不大,通过自身调节和社会支持即可改善,不需专业治疗。中度的精神创伤可能表现为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如3个月以上)、悲观厌世、社会性孤独自闭,或睡眠障碍、焦虑恐惧,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易误诊为神经症。这时当事人的认知行为能力会受到较大影响,需要专门针对精神创伤的治疗方法,主要依靠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起辅助作用。

第二类为严重的精神创伤,如PTSD。这种创伤除了上述症状之外,还具有典型的症状,如对创伤频繁的再体验,创伤事件的记忆或画面不断出现在梦境中,或即使在清醒状态也会不断在脑海中重现,好像创伤事件就发生在刚才,当事人处于极度的痛苦和惊恐之中,这就是闪回现象。生活中很多场景也可能成为诱发创伤性记忆的“扳机点”,唤醒对创伤事件的回忆和体验。

更为严重的创伤,特别是童年期创伤,如儿童性侵害,除了上述症状外,甚至会使当事人根本丧失对相应事件的记忆,但非常容易接受暗示而产生不断的闪回和易激惹情绪,甚至成年后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人格扭曲和心理变态。这种情况必须经过严格的精神心理治疗手段来进行治疗。可以看出,创伤性记忆是PTSD的典型症状,对创伤性记忆的研究也必须结合对PTSD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