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群英录
3365800000034

第34章 卧龙诸葛佈连环

张飞,这位莽汉可是天不怕地不怕,敢与鬼神吕布正面叫嚣之人。正如人之名,树之影,遇上张飞,蔡瑁就算再借十颗虎胆,他也不敢在张飞身前耍横。

毫不犹豫,蔡瑁一拉缰绳,转身便逃。主帅尚且胆怯,望风而逃,何况小卒乎,上万襄阳大军就这般被张飞领数百人给震退了。

“哈…哈…哈…,一群鼠辈,人数即使再多,俺张翼德又有何惧哉。”眼见敌军退去,张飞放声大笑,也不急于追击,先与刘备汇合后,徐徐尾随其后,收拾漏网之鱼。

逃出江陵城,蔡瑁方寸顿失,只顾忙于朝大营方向前进。行至中途,霍见前门一将领数千兵马迎面赶来,蔡瑁心惊失措,待看清来人之后,方才松了一口气。

文聘衣甲不整,身上留有多处伤口,显然刚刚经历过一番苦战。瞧见蔡瑁,文聘急忙下马,跪地请罪,道:“禀主帅,我军大营突然遭到孙策、关羽两军夹击,末将死守不住,只得奋力突围,前来报信;如今孙策、关羽两人正率兵往此处杀来;营寨被劫,乃属下之过,末将甘愿领罚,任凭主帅主处置,绝无半句怨言。”

“什么,大营被夺……,莫非今日,天亡吾蔡德珪乎,”蔡瑁闻言,几近崩溃,哪还有心思降罪文聘。

前有猛将挡关,后有煞神取命,进退两难,性命堪虞。蔡瑁怎么想不明白,原本远在长沙、武陵两地的孙策、关羽、张飞等人为何会突然同时出现在江陵郡,而且目前也无时间细究个中原由。

“主帅不必如此绝望,我军尚有一线生机,”文聘见蔡瑁情绪低落,出言安慰。

文聘一语,让蔡瑁顿时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忙道:“仲业,汝所言何意”。

文聘答道:“末将当年带兵在江陵郡附近围剿盗匪时,发现距离江陵城不远的东北方有一处密林,该密林中有一条小径,此径虽然崎岖难行,倘若走此道,只需一日便能返回襄阳郡地界。”

“哦,此事当真”,蔡瑁大喜道:“仲业赶紧带路,若此番吾能逃出生天,返回襄阳,全赖汝之功,届时吾定当重赏。”

文聘当即上马,于最前头带路。

话说孙策、关羽、张飞三人能及时现身江陵,这一切全是诸葛亮之计策。早在关羽与孙策在长沙郡会面之时,一个迷局便已展开。

孙策攻下巴陵,却止步长沙郡,无故罢兵,种种反常举动肯定逃不过有心人之眼线。诸葛亮事先已经猜到,一旦刘琦于江陵郡宣告自立,荆南四郡亦同时响应之后,襄阳城方面肯定有人会怀疑孙、刘两方已相互达成某种协议,有所图谋,即而必会派人从中作梗,破坏双方关系。果不其然,几日后便在江夏城内抓到细作,并搜出密信,孙策当时也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料事如神。随后,孙、刘双方将计就计,在长沙与武陵两郡上演了一幕怒发冲冠,内哄之战,而孙策、关羽、张飞三人在战斗打响后不久便各自领兵潜回江陵郡埋伏了。就连刘备在江陵郡暴露形迹也是有意为之,因为诸葛亮算准了荆州已经渗入了曹操耳目,而刘备又是曹操生平最忌惮的几人之一,抛出这个饵线,目的就是为了引诱襄阳大军前来攻打江陵,从而一举将其击溃。江陵郡内部藏有奸细,也在诸葛亮的算计之中,所以之前刘备准备偷袭襄阳大营之消息才会走漏给蔡瑁知晓。层层佈计,环环相扣,这就是卧龙诸葛亮之能为。

另一方面,孙策之所以答应联盟,是因为其相信诸葛亮之言,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为将者,最忌盲目自欺,好大喜功,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怠。曹军之强大,毋庸置疑,为抵抗不久之后曹操大军的到来,孙、刘联盟势在必行。荆州既然已经投降曹操,那么在曹军到来之前,先剪除其羽翼,正可消弱对方实力,减少威胁;而且诸葛亮承诺,待击退曹军后,荆南四郡无条件归江东所有,至于荆州其它各地,双方再各凭本事,有能者得之。虽然一切计划周详,但为防万一,孙策还是将周瑜留在了江夏。江夏城对江东而言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只有周瑜坐镇此城,孙策才能安心出兵。

襄阳军队在文聘指引下,一路急行,有惊无险,终过半日有余,渐近襄阳地界。大军行至一处平坦之地,见后方已无追兵踪影,蔡瑁心渐稍安,逐命将士原地休息片刻。

襄阳大军脱离虎口,劫后余生,此时一个个士气低落,萎靡不振,或坐或躺,亦有诸多相拥互泣者,军纪军容早已荡然无存。蔡瑁瞧见这一幕,更显悲戚,同时对刘备与孙策两人恨之咬牙切齿。五万大军出征攻打江陵,结果到此时此地只剩不足两万残军。

正当蔡瑁等人毫无防备之刻,倏然,变数再起,只见无数火矢破空而来,霎时火光四溢,哀嚎遍野。“啊、着火了,有埋伏”,“救命啊”……不少襄阳士兵还未来得及反应便已经失去了性命。战火之下的生命竟是如此脆弱不堪,只能徒劳挣扎。

“常山赵子龙在此,尔等已无路可逃,快快速手就擒”。火光中,但见一员白马银枪骁将,强势杀至。

“主帅快走,某来断后”。文聘于乱军之中将蔡瑁扶上马,自己却跳上身旁的另外一匹战马,挺枪迎战赵云。

“南阳文仲业,试汝之能耐,”文聘大喝,舍命缠上赵云,以求为蔡瑁争取逃命时间。

“来的好”,赵云见蔡瑁已去,追之不及,只好打算先擒下文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