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群英录
3365800000048

第48章 四方狼烟天下动

巴陵郡,孙策领两千军马到来。

“主公亲临,速速打开城门。”凌统出列,于城下喊话。

不多时,吴彝仓忙赶到城楼,瞧见果真是孙策本人带兵,虚声问道:“卑职见过主公,不知主公突然至此,有何要事。”

凌统闻言,心生不耐道:“听闻刘备正在长沙与曹操交战,主公欲往支援;汝一名小小偏将,哪来那般废话,为何还不赶紧出城迎接主公,莫非汝想谋反不成。”

吴彝惊诧,一时哑口,略微转身侧望,随即答道:“将军言重了,末将对主公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请稍待片刻,末将这就命人打开城门,出城恭迎主公。”

少顷,巴陵郡城门缓缓开启,吴彝数十现身相迎。

“叩见主公,末将已派人先行府内准备酒宴,有请主公移驾别院。”吴彝等人单膝跪拜。

孙策踱马上前,言道:“众人起身,吴将军有心了,前面带路。”

“谢主公”。蓦然,就在吴彝一行人转身回头的刹那,变故突生。但闻马啼声响,倏见孙策、凌统两人双双出手。

“叛徒,纳命来,”凌统怒涛棍高举,当头一棒。吴彝尚未反应,只觉一阵巨痛,顿时头破血流,毙命当场。

孙策锁定另外一人,霸王枪应声疾刺;乐进察觉异状,双钩上手交叉叠荡,返身相阻;孙策长枪变向劲挑,拨掉对方手中武器,随后枪势再变,横抽而出,枪招衔接,一气呵成;两者实力相差悬殊,乐进毫无招架之力,身中一击,如遭重创,胸口气血难平,瞬间吞败。

乐进,字文谦,冀州阳平郡人士,胆识英烈,能征善谋,当晚诳骗吴彝入局,并成功将其诱降者正是乐进;方才得知孙策亲临,便随吴彝前来观望,恰与凌统一席对话中误以为江东尚不知刘备战败,巴陵已陷;于是乐进临机一念,私下授意,明借吴彝之名摆酒设宴,却于府内暗藏伏兵;只待孙策一至,四下伏兵尽出;届时任由孙策如何勇武,亦成瓮中之鳖,逃生无门。

只可惜计划很理想,现实太残酷,乐进偷鸡不成蚀把米。孙策表面不动声色,但一切皆收眼底。乐进甫随吴彝出城,虽然极力隐藏自己,但其眼神与周身所散发出的气质,孙策明眼一观,便已猜测出此人绝非普通士兵。

潼关烽火现,西凉马超联合韩遂,起兵十万强势叩关;潼关守将曹真死守数日,已渐感力绌,星夜派人往许昌求援。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前西凉太守马腾之长子,人称“锦马超”。马超年少成名,骁猛善战,西凉羌胡无不畏之,敬若神将,其勇武可与温侯吕布比肩。

韩遂,字文约,凉州金城人,善机谋,素有“九曲黄河智多星”之称”,早年与马腾结为异姓兄弟,共同镇守西凉;其麾下有八部将,个个能力出众,非同一般。

曹真,字子丹,沛国谯县人,曹操族子,少年才俊,精兵略;曹操有意栽培,故年纪轻轻便委以重任,把守潼关。

正值多事之秋,兵败逃往辽东的袁谭、袁尚两兄弟,在孙权的从中斡旋以及公孙度的资助之下,两人暂化干戈,同仇敌忾,拢军五万余众,兵犯幽州地界。不过幽州有曹仁坐镇,袁氏兄弟俩固然兵马众多,可仍无所作为,与曹军对峙多日,却无法攻克一城一池。

曹仁,字子孝,沛国谯县人,曹操从弟,好弓马骑***于行军佈阵,尤善防守;其跟随曹操征战多年,立下战功无数,享有“铁壁将军”之盛名。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辛苦训练一年有余,终是小有所成。董袭不负使命,与一名身高超过九尺的壮汉率领一支仅有两千人的步兵队绕道交趾,急速赶往会合地点。这支队伍行军健步如飞,人数虽少,却装备精良,更为罕见的是,崎岖难行的山路对于他们而言如履平地。

董袭,字元代,会稽郡余姚县人,身高八尺,武力过人,擅长统率练兵;孙策决意攻打荊州之前,私下交付了一个只有董袭方有可能如期完成的秘密任务。

荊州道上,于禁领五百虎豹骑成功突破徐庶所设关卡,马不停蹄的朝着襄阳城方向奔驰。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黄巾叛乱之初便跟随曹操至今;为人冷静沉着,不贪功,熟知兵韬武略,乃大将之才。长沙大战后,曹操命令于禁必须冲破刘备军的暗中封锁,与襄阳夏侯惇取得联系。

许昌,荀彧接连收到潼关与幽州军报,发现事态紧急,着手应对部署之余,其亦不得不亲笔书信一封,连夜发出,送至曹操处。荀彧伏案桌前,深思熟想,先前与袁绍开战几乎已倾尽国力,随之又兵伐荊州,无疑于雪上加霜,如今腹地一无兵,二无钱,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荀彧再有通天能耐,此时也是望天兴叹,无力施为。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善内政,精谋略,郭嘉加入以前,其是曹操帐下首席谋臣,被称“王佐之才”;正因为有了荀彧统畴后方,曹操每次才能高枕无忧,安心出征。

四方狼烟世局荡,王侯将相显峥嵘。汉室倾颓,最有可能问鼎天下的三大诸侯,荆州鏖战,胜负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