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九转之末代皇帝
3392000000059

第59章 (12)说降孙传芳

1928年3月,隐藏的暗流终于爆发了,战争又要降临这个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上了。

蒋介石再一次为北伐做足了准备,他任命冯玉祥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之后又任命李宗仁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自己为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集结兵力达100万人,其中第一集团军就有18个军29万余人,冯玉祥则辖28个军31万余人,阎锡山所辖人数虽然少,但也有15万余兵力。

奉系的安国民亦号称百万,实际只有40多万,共分为7个军团,分别以孙传芳、张学良、张作相、吴俊升、张宗昌等为军团司令,采取对京汉路、津浦路取守势,对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鲁西一带取攻势,欲先破国民军最弱的阎锡山再由山西向河南进攻对冯玉祥形成合围之势。

然而京汉路的张宗昌部早在对冯玉祥部进行的豫东、豫北战役中,锉伤了锐气,这一次又被冯玉祥集中优势兵力仅一天张宗昌的9万多人就被打的仓皇逃窜,张宗昌见大势已去,不得已退出济南,总撤退时竟没有通知孙传芳,以至孙传芳三面被围,

孙传芳也就因为这样,其主力几乎被国民军全歼,只好与张宗昌往北逃撤。

张作霖见二人兵败,忙从吉林、黑龙江调来吴俊升、姜登选部,在京汉线的保定、长辛店设下两道防线,以防国兵军攻打北京。

蒋介石的国民军攻入济南直逼北京,使日本人非常担忧,土肥原一面先张作霖施加压力,让他放弃北京天津,一面又怕国民军打下北京天津之后再趁机夺了东北三省。

张作霖此时此刻根本不理会土肥原,眼下战况激烈,如丢了北京天津,怕再无出头之日。于是土肥原就恨上了张作霖,更加深了除掉张作霖的念头。

5月,土肥原指示驻山东的日军故意与驻扎在济南的国民军制造摩擦,日字师团长福田彦助率领他的第6师团主力抵达济南,于是在济南市出现了中日两军驻扎的异常状态。

随后,日军又寻事开枪击毙军民十余人,而且缴了国民军一团人的枪械并圈禁于邮电局内,蒋价石得信后,立即下令,严禁中国军队抵抗日军,且要一并退出日军的警戒区。

蒋介石已经看出了日本人的阴谋,下令北伐军退出济南,渡黄河绕道继续北伐,但日军却步步紧逼,用飞机轰炸、大炮轰击过河部队,造成重大伤亡,南京政府的一再妥协,换来的竟是日军的步步紧逼。

之后,日军又发动了向北伐军的总攻击,国民军被迫应战,相持三昼夜,日军竟未能占到便宜。

最后,以蒋介石以维护两国友谊及东亚和平为由,不得不妥协和日本人签订了让出济南的协定,当****兵突围出城后,日军随会就在济南制造了济南惨案,在济南惨死在日本人手上的中国军人、百姓6000多人。

这下也推迟了蒋介石北伐的日期,为张作霖部署兵力赢得了一定的时间。

济南惨案引起了全国各界的强烈反应,中国人民在全国掀起了空前的反日浪潮,各大城市各界群众及学生们,纷纷****罢市举行游行请愿,杨革听到消息之后也大感吃惊,他当着宪开等人的面对着昔日比较亲日的罗振玉说道:“你看看,这就是你成天说的日本友邦,现在还友吗?我告诉你,这还不算什么,以后日本人更加无耻,会制造更多比这更厉害的惨案!”

众人也都忿忿不已,杨革立即公开发电,强烈遣责日本军队这种惨无人道的屠夫行径,日本人应做出赔偿,国民军不能屈服于日本的淫威之下,要及积对日作战。

他这种声明,软弱而无力,只能表达自己的一种态度,一种对日仇视的态度,一种为国为民的态度。当然,非常的软弱而又无力,软弱的连日本人都不搭理他。

蒋介石打算放弃北伐,与奉张集团划江而治,自己集中兵力对日作战,但却遭到了多数人的反对,特别是冯玉祥,反对最为激烈,冯玉祥对日军占领济南并不怎么看重,他只希望占领京,津,扩大自己的地盘,因此,他原意承担进攻北京的任务。主张绕道,避开日军。

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吃了败仗,急忙向蒋介石救援,冯玉祥却为了报前日直奉联军讨冯时,阎锡山的围堵之仇不肯发兵。

蒋介石无奈只得命李宗仁,白崇禧率师北上解阎锡山的围。

孙传芳的败兵屯在滦川一带,离溥仪非常的近,溥仪曾一度担心孙传芳会向他发难,但此时的孙传芳已经自身难保,自己的九万人的部队,现在仅剩下三万多人,孙传芳打算向东出关,进入东三省,将士们却均不愿出关,他们大多是山东人,故土难移。

蒋百里得到了消息之后,发电对溥仪说道:今天予我时,孙传芳部撤退至此,不若皇上劝其归降,则我保安军又多一员大将矣。

溥仪闻说,马上命蒋百里从归绥去一趟滦川,亲自劝孙传芳归降。

蒋百里立即动身去滦川见到了孙传芳,孙传芳已猜测了蒋百里的来意,他知道蒋百里投了溥仪的事情,但蒋百里昔日曾是自己请来的高级顾问,如今投降却要受他的节制,不免心有不平。

蒋百里见到孙传芳之后说道:“孙大帅,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孙传芳微笑着调侃蒋百里道:“托皇上的福,倒还留得一口气,倒是蒋参谋长一向可好?”

蒋百里也调侃着回应道:“哈哈,托皇上的福,蒋某也还留得一口气。”

两个寒喧了一会,蒋百里切入正题:“近日听说孙大帅兵败济南,我为大帅感到不值,不知大帅是否还想东山再起?”

孙传芳叹了一口气道:“若不是张宗昌,我也不落此败!东山再起怕是没有希望了。”

蒋百里又说道:“那大帅以后做何打算?”

孙传芳试探着问道:“蒋先生给我孙某指条明路?”

蒋百里说道:“我建议孙大帅去南边投老蒋!”

孙传芳颇感惊讶,怎么这个蒋百里不劝自己去降溥仪,反而会劝自己投国民党呢?

他急忙对蒋百里说道:“哦?蒋先生请指教!”

蒋百里慢慢的说道:“如今蒋介石势大,投奔蒋介石方可保自己身家性命,以后学学吴大帅潜居天津租界弄花拾草,这辈子也能落个轻闲自在!”

孙传芳说道:“我这还有三万兵,难道他老蒋还不重用我?”

蒋百里回答:“想当初你孙大帅坐拥四省,麾下三十万兵的时候,去投老蒋当然会重用你,可现在你已是败军之将,难道你投靠他,他还会把你的四省还给你?”

孙传芳摇头道:“投蒋介石看来不好,我这还有三万人马,倒可以与他再来一战,蒋先生还有其它的明路吗?”

蒋百里见他果然还有争霸之心,就笑道:“那就是被冯玉祥赶出宫的皇上了,皇上年青有为,且有一颗难能可贵的爱国之心,自从收复了蒙古之后,全国的老百姓都对他非常爱戴,而且现在溥仪正缺像大帅这等擎天柱地的人才,大帅肯去,皇上必会视大帅为倚仗重臣,将来大帅东山再起有望,封王封侯有望了,大帅不妨考虑一下。”

孙传芳装作考虑了一会,笑道:“溥仪现在人单势孤,我投了他怎么能东山再起?倒不如我去投张作霖,东山再起,岂不是更加的有望了?”

蒋百里闻言大笑。孙传芳疑道:“蒋先生笑什么?”

蒋百里回答:“我在笑孙大帅痴人说梦,张作霖尚且以臣礼事溥仪,你去了岂不是臣下之臣了?张大帅那里岂是缺兵少将的地方,你孙大帅去了又有什么地位?且不说张大帅会不会重用你,就是他的手下,能不排挤你吗?眼下溥仪是人单势孤,但这正好是孙大帅的好机会,如果现在投奔,必会成为股肱重臣,况且,溥仪在国内不乏支持者,苏联人,日本人可都在支持着溥仪呢,可以说,只要振臂一呼,必会一呼百应!”

孙传芳显得有些顾虑的说道:“眼下溥仪也不知道能不能长久,如果现在投他,南京那边再打过来,怕是应付不过来。”

蒋百里回应道:“如今外蒙古也是溥仪的,且还有苏联人背后支持,实在不行也可以退到外蒙,我们生产的坦克想必你也听说过了吧,坦克在国内非常之少,就是在东北军也仅有十几辆,而我们却有二百多辆,装备了两个坦克师,我们用坦克四个小时内打下了八千人守卫的库伦,以我们这样的军力,自保还是有余的,如今我们缺少的就是领兵打仗的统帅,孙大帅,你还犹豫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