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班主任带班技巧
33927500000019

第19章 美育和体育管理(6)

9.学校美育的价值

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美是一个感性具体的存在,它一方面是一个合规律的存在,体现着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方面又是人的能动创造的结果。所以美是体现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能够引起人们特定情感反映的具体形象(包括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艺术形象)。美是事物的一种客观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

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丰富多彩的美的事物进行鉴赏,从而发展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良好的审美能力,主动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由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情感的开发与升华,只能通过情感的作用。人们在欣赏艺术或其他美的事物时,其想象、情感、认识等各种心理能力便被激发而活跃起来,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或悲哀、或喜悦、或愤怒、或警觉、或感到崇高,或觉得渺小,然而最终都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也就是说,获得了审美享受。恩格斯这样描述文学作品给劳动者带来的审美享受:“……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贫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的寒碜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这是文学作品的娱乐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艺术欣赏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娱乐方式。

优秀的艺术作品还可以从精神情操上陶冶人,提高人,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全面的和谐发展的个性。审美活动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情感和理智相和谐的精神活动;在审美活动中,由于艺术形象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真与善、个性与社会、必然与自由的分裂和对立在它内部得以消除而实现了和谐的统一,即实现了美。所以,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还学到了真,习得了善,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了趋向真善美的意愿,陶冶和提高了他们的情操,从而使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学校美育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挖掘优秀艺术作品和美的事物的价值,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教育和发展。

审美教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它以潜移默化的、“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实现净化人的心灵的目的。因为它寓理于情,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活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学生乐于接受。19世纪俄国作家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曾指出艺术典型对人的巨大影响:“在新的典型的影响下,同时代的人不自觉地养成了新的习惯,接受了新的观点,有了新的姿态,一句话,渐渐把自己改造成一个新的人”。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树立什么样的生活理想,对于一个学生的一生和对于社会来说都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它与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有密切关系。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向人们昭示出人生的意义。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青年学生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他们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

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学生的一种精神素质发展过程,使之养成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使不同内容的教育在学生身上形成有机的统一、整合,使外在的影响,内化为学生协调的心理因素,促进学生心理结构的循序完善。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为一个有机体。

有利于拓展学生认识领域

“艺术反映生活”道出了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它终究是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我国清初文学家黄宗羲说:“诗之道甚广,一人之性情,天下之治乱,皆所藏纳”。说明艺术反映着客观世界,或客观的社会关系和历史的客观进程,也反映人的主观世界——人的思想、情感、情绪等。宇宙和人生中的任何领域凡成为人类活动的对象都可以成为艺术描写的对象,因而也都可以在艺术中以不同的方式得到反映。在现实主义的叙事性作品中,不仅生活的本质规律得到深刻的揭示,而且生活的存在形式也得到尽可能真实的描绘。这就在为人们提供审美价值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近乎历史文献的价值,后人也就可以既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它们,也可以从历史的、经济的、民俗学的或其他的角度来研究他们,赞赏他们。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既从审美道德角度,又从历史的角度来称赞狄更斯、巴尔扎克等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的高度成就的。同样,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既从审美的角度,又从历史的角度和民俗学的角度去欣赏或研究。如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得到美学上的享受的同时,也可以了解一千多年以前的开封百姓的生活等。浪漫主义艺术不能像现实主义那样提供对客观生活外观的忠实描绘,但却能给人们提供一个时代人们的理想、幻想和激情的生动表现。它同样可以给欣赏者以知识和智慧的启迪。

无论是何种艺术方法、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的作品,无论它多么怪诞,都有其相应的现实基础,因而也必然以不同的方式折射出现实生活的某些特征,表现出艺术家精神世界的某些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认识价值。通过学校美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审美中,扩展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丰富学生的知识。

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

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密切相关,从思维的发生学来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的教育和培养。美的具体存在形式,丰富的艺术作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具体形象的认识对象,对这些具体形象的研究和把握,能丰富学生的表象,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效益

在学校教育中,贯彻整体性教育原则对于提高教育效益、实现教育目的具有很好的作用。充分发挥美育的组织功能,在美的欣赏和创造过程中,培育和发展学生的阶级和民族意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情,在实践活动中,培养青少年的纪律精神和能力对提高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和学校管理工作效益,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无比的优势。因为,一方面优秀艺术作品融注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需要广大观众、听众和读者的共鸣。共鸣就意味着思想感情的沟通,意味着艺术家与大众在对生活的某些方面的见解和态度上取得一致。正如高尔基说的:“任何艺术,不管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都有一个目的,就是启发人的某种感情,培养他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艺术的这种社会组织功能,使它成为联结阶级、民族或人类的精神纽带,在启发青少年的阶级和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情感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集体性艺术活动的形式也具有良好的组织功用。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认为,群众性的艺术活动,与群众性的庆祝或礼仪活动一样有着类似的社会效用,即能使人们“直接地深切地体验到把他们作为社会团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力量”。着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也认为:“在部落的盛大集会中,共同舞蹈和歌唱时审美经验的沟通,装饰艺术和名贵品的展览,有时甚至于食物的积累中,都可以把一个团体在强烈情感之下团结起来”。艺术或美的事物的这种作用,在美育过程中,一旦转化为学生的需要,就可以对他们的纪律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提高他们在集体性的教育活动中的行为一致性,从而降低教育管理的投入,提高教育管理的整体效益。

六、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

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知识结构的综合化,而不囿于某一学科的单一知识,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教育的精髓是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智慧是从灵魂中引发出来的。智慧是知识、修养、经验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的一种素质。美是运用客观规律以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创造的实践活动的实现;是在合目的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或结果上所表现出来的对人改造世界的能动的创造性、智慧、才能和力量的实现的肯定。当客观规律不仅为人所认识,而且被运用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它的感性具体的存在形式成为人的能动创造的活动必须掌握的东西,并成为对这种活动的肯定的时候,才具有了美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不管干哪一行,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不可能真正做好工作,成为优秀人才。创造是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审美教育过程中,青少年通过审美知识学习、艺术作品的鉴赏,领略艺术创造者的创造智慧、才能和能力,加深对艺术品所反映事物的理解,提高自己艺术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对事物理解的旧有的思想和方式。这样长时期的熏陶,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完善的能力,按照美的规律开展社会工作。事实也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学校美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使个体成为一种立体。美育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人的身心的健全发展,所以,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塑造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10.学校美育的现代建构

当前学校美育面临着重新定位和建构的紧迫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乃是基于对时代条件、文化背景和教育领域发展趋势的认识,有着非常现实的依据。

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这一特殊的历史分界线上,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正在坚定不移地将人类社会推向工业化的进程,这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长足发展,同时也为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困惑,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物质与精神彼此失衡的情况愈演愈烈,高新技术带来的物质奇迹淹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的隔膜压抑了人们交流思想、传递感情和相互对话的天然需要,日趋精细的劳动分工导致人的能力的片面化、单一化,人的精神生活已经失去了对于物质生活的对抗性、超越性和批判性,反而被物质生活所同化、所收买,文化艺术变成了为物质需要进行辩护和论证的单面领域。中国的现代化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正在奋起直追加入这一世界性的进程,在历史舞台上展现出一幅热气腾腾、有声有色的壮观场面,同时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所遇到的困惑在我们这里也开始露出端倪。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向往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高新技术与深厚感情的平衡,谋求以情感的柔性来调剂技术的刚性,呼吁以个人价值体系的发展来弥补技术的非个人性质。西方不少有识之士对此开出了各种各样的药方,但是问题最后都归结到教育。约翰·奈比斯特提出学校教育应加重价值观教育的份量,以期“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阿尔温·托夫勒认为学校应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套作为选择目标和决定行动之标准的价值观,以利于在未来生活中技术与价值之间相互产生积极影响。路易·多洛指出,当今学校教育“应该再一次回到人的身上来”,使学生有可能选择最适合于自己个性发展的价值观,技术进步只有纳入一定的价值体系,才能全面推动文化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育决不是多余的。

由此可见,当代西方未来学家、文化学家大都趋于这样一种共识:在工业化社会中教育应当进一步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文导向,促进人的情感、个性、价值观得到健全的发展,使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和谐地协调起来,构成一种合理、完满的文化品格。当然我们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体制不同、国情各异,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上述西方学者所揭示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提供的方案,对于我们所思考的问题显然不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