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德育的管理概述
1.学校德育管理观念
德育与德育管理
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阶段推行的道德教育活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而广义的德育则泛指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一种培养学生社会理想人格,造就优秀道德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教育活动。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通过学科教学以及一系列专门的活动对学生施加综合影响的过程。为了使这种综合影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并取得相应的成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应当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总体要求,提出学校德育管理目标、建立德育管理机构、建设德育工作队伍、制定德育管理制度,并且通过对德育实施过程的组织协调和对德育工作的质量评估来确保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任务的完成。
德育管理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一般是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德、智、体、美、劳虽然有着自己的独立活动领域,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其中德育渗透于各育之中,贯穿于各育始终,既为其他诸育提供方向,也为其他诸育提供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曾形象地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在形成的个性对待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态度的体系中始终贯穿着丰富的道德性这一条主导的红线时,学校的精神生活才能成为现实的教育力量。”这就是说,学校中一切活动都应当有德育的意义,德育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而学校德育管理恰恰可以通过其计划组织、调节控制、监督检查等诸多手段,把德育与其他各育在活动内容、时间、方法以及物质条件等方面统一协调起来。这样德育的时空领域就大得多,可以使学生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都受到德育的影响和熏陶,充分发挥各育的综合影响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代中外德育管理审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学校德育与德育管理,都把抓好德育作为建立社会秩序、安定国民、培养国家需要人才的重要手段。尽管各国在德育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加强德育管理却是一个共同的趋势。以往对学校德育和德育管理重视不足的美国,近些年来也频频对学校德育进行干预。美国在1960~1980年间对教育的投资增加了60%,但教育水平反而下降。里根总统对此在国情咨文中说,他们之所以存在教育问题,并不因为花钱不够,而是因为钱花得不得当。美国人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知识与道德是密切相关的,学校有责任像教学生识字、算算术那样认真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1989年,美国“课程发展与管理委员会”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报告,强烈要求加强学校德育管理,认为德育应与学校整体课程紧密结合,融入整个课程(包括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之中,要培养优良的德育师资,还应建立有关联邦、州和地方的统一管理系统。在政府的重视下管目前美国中小学内部有了比较健全的德育管理系统,还建立了学校、家庭、社区互相作用的网络系统,并选择了多种特有的德育途径和方法。与此同时,美国不断鼓励德育研究。历经二三十年的努力,他们逐步形成了道德认知发展论、社会学习论、价值澄清学说、品德教育教程学派等理论和实践。这些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德育的发展,对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和时代更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英国也十分重视德育管理。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进步主义、结构主义等德育观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张取消正规的德育课程,把德育融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但是这一尝试因与英国传统习俗相去甚远而导致社会混乱。为了改变社会现状,60年代后期,英国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组织了两个道德研究机构,探索德育新路子。同时,政府在70年代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拨出一笔可观的经费,资助他们的研究。这两个研究机构编写了两套道德教育教材,即供中学用的《生命线》和供小学用的《起始线》,为学校德育做出了贡献。1978年英国还建立了“社会道德委员会”,并在莱斯特大学成立了“社会道德教育中心”,研制统一的学校德育计划,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活动,提出了许多德育新设想。80年代以来,政府不断强化国家对德育的控制,一次性就投资了两亿英镑,专用于学校德育。以上种种措施,使英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学校德育不力而带来的社会问题。
日本是当代发达国家中最重视德育管理的国家。日本用充足的人力物力进行道德教育,二次大战以来形成了系统化的全国德育体系,对日本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日本学校实行统一的德育管理体制,从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到实验学校的选定等一系列工作,均由文部省统一安排、审定。这种管理体制保证了德育的一致性和国家意志,使学校德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也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消除这种危害,日本从1990年开始,进行了第五次德育改革,重新颁布了中小学德育指挥纲要,强调德育应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德育教学丰富多彩,活泼有趣。另一方面,日本还十分注重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德育管理。1988年2月,文部省在“加强道德教育全国大会”上要求校长发挥组织和领导作用,让家庭、学校和社区各自承担切实可行的教育任务。在日本,德育已成为朝野上下的自觉行动:家有家规,校有校章,公司有公司德行,各行各业都重视德育。可以说,日本的德育是全民德育,日本的德育管理是全民德育管理。
我国学校也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及德育管理。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和德育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课题。面临新的形势,党和政府加紧作出新的部署,1988年6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制定和试行《中(小)学德育纲要》。同年12月,党中央又发布了《****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通知》。这些文件不仅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依据,也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实行科学管理的指南。1990年4月,国家教委又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必须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把做好这项工作作为校长岗位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以德育为核心。在党中央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本着对国家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和各科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结合各项活动和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教育学生热爱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他们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并采用生动的形式宣传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提高觉悟,自觉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在推行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各国始终重视学校德育,加强对学校德育的领导和管理,使德育在某种意义上对政权和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保障和推进作用。
2.学校德育管理的意义
德育首位观
(1)党和国家的需要。《****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都是德育的内容,有“文化”,文化有社会文化和自然科学文化,而社会文化大部分属德育的内容。《决定》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可见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头戏。
(2)是人类社会的需要。人本来就是动物,而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最基本特征是人具有社会的特性,这个社会特性的外在表现就是品德,没有人的品德就没有人类社会。
人的品德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试想象如果人们都不遵守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我们这个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德育为首是父母家长的嘱托。作为父母养育子女,如果子女不孝,对社会无益,反而危害社会,其子女尽管有天大的本事,养其何用?
(3)学生本人的需要。人出生以后就要在一定的人类社会里生活,要在人类社会里生活,就要遵守人类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否则就要到处碰壁。
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开篇就说:大学的目的,在于明显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从天子到百姓,一切都以修养自身为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人才人才先成人后成才,人是第一要义。人才的品格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往往又是进入就业门户的通行证。一所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的毕业生方磊求职经历。方磊在深圳多次应聘,毫无收获,一天,方磊在路边发现招聘库料总管的招聘广告,方磊包着试试看的心理到了那家招聘库料总管的公司,招聘地点设在厂部的大院里,方磊赶到时,早就来了黑压压一院子应聘者,在摆了一长排办公桌的招聘摊位前,人头攒动,应聘者争先恐后鼓动唇舌喋喋不休十分卖弄地向招聘工作人员介绍推荐的各类证书。方磊一看阵势,就知道这次应聘又悬。
方磊在应聘的队伍中排着队慢慢向前挪动着。在队伍旁边,工人用来洗涮的水泥台上,一只未关紧的水龙头流出一股细细的水流,很多应聘者从它旁边近在咫尺的地方不理不睬地走过去,偶尔也有伸出手拧一下,看不起作用也就不再管了。
这时候方磊正在最外围队伍的未端,看着那不停流淌的自来水,虽然水流不太大,却仿佛都流在了他的心上。他又想起在老区的家时,全家靠雨水度日的困境。没经历过那种生活,又怎样体会到水的珍贵。方磊赶过来拧水龙头。水龙头坏了,想止住水流必须从上面用力往下压,可是手一松水又冒了出来。方磊想找块石头压住,但举目四周,空空无物。最后,他解下自己的鞋带,把水龙头与水管紧紧地绑在一起。
方磊正在水管旁边忙活时,忽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回头一看,是一个西装革履的胖老头,老头问他:“你是来应聘的吧?”方磊靠近一步,半转身指着水龙头对老头说道:“这工厂太浪费了,水龙头坏了也不修,任这些水白白地流掉,这样下去,准得有破产的那一天!”
老头笑了,拉起方磊的手:“先生不要发火了,请跟我来”说着拉着他一直走到招聘台前,挥了挥手示意大家静下来,“我是这家工厂的经理,现在我宣布招聘结果。”
方磊愣了。胖老头笑了笑,接着说:“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次我们只招聘一名库料总管。大家再看看这儿。”指了指被方磊用鞋带绑住的坏水龙头,“水龙头一直在淌水,大家过去把它关上了吗?没有!”说着将方磊拉到面前,“只有这位先生看水龙头坏了,用自己的鞋带绑好,因为他懂得,即便是一滴水,也是值得珍惜的。请诸位想一想,对长流水的坏水龙头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的人,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库料总管!”可见老板除重视技能外更重视应聘者的品格。
(4)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是传播文明和创造文明的使者,国家需要教师对一代又一代新人的教育进行安邦定国,德育是安邦定国的一项最基本措施,江总书记指出不仅要以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可见德育是何等重要,教师是吃皇粮的就要为国家分忧,学校是国家办的,学校没有理有不为国家的振兴承担责任。江总书记2000年2月1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
由此可见德育为首是我们教师的首要的教育观念,没有德育为首观念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没有德育为育的教育观,不落实德育为首的校长就不佩做一个校长。